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30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介绍了国外某海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振沉超长钢护筒、快速旋挖成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32.
为了探讨壬基酚和辛基酚对大鼠体内(5-HT)代谢的影响,为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依据.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低剂量组(50 mg·kg-1·d-1),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高剂量组(150 mg·kg-1·d-1),每组5只,连续7d灌胃染毒,建立染毒动物模型.灌胃次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低剂量染毒组(p<0.01);染毒第7天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染毒第3天(p<0 01)尿液中5-HT浓度随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有剂量-毒性效应和时间-毒性效应关系;尿液5-HT可作为评估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大规模人群暴露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533.
选取具备良好硝化能力的活性污泥为试验对象,考察其在不同强度(0,0.15,0.39,0.62和1.16μE/(L·s))及不同时间(0,1,2,3和4h)的长波紫外(UVA)辐照下,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UVA辐照强度的增加对NOB活性产生显著性影响(P<0.01),而对AOB活性的影响则微乎其微(P>0.05),且随UVA辐照时间的延长,AOB与NOB之间活性差异越大.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UVA辐照下NOB的衰亡速率(b=0.6938h-1)远大于AOB (b=0.1423h-1),NOB对于UVA辐照的耐受性低于AOB.UVA辐照下AOB与NOB活性差异可能与UVA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有关,即UVA辐照能够诱导微生物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激增,对细胞膜形成氧化性损伤,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加速微生物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534.
基于北京市3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收集的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NO2、CO、O3、PM2.5、PM10)数据,对2018~2020年北京市5个交通站点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并与11个城市评价站点及2个背景点(密云水库、定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3a间各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除PM10外,交通站点各污染物浓度降幅均大于城市评价站点.2020年交通站点NO2降幅最大,比2018年下降了31.37%.除个别时期外,5种污染物浓度在交通站点比城市评价站点普遍高出3%~50%.且以NO2最为突出.(2)2018~2020年各监测站点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不同.O3夏季高、冬季低,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6月;其余4种污染物浓度基本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2018年3月受沙尘及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浓度出现了极高值.(3)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污染排放的影响,比较了5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2019年同期相比,疫情后三个阶段的NO2下降最为显著.交通站点NO2、CO、PM2.5平均降幅比城市评价站点高出了4.81%、10.21%、4.38%.  相似文献   
535.
为评估“2+26”城市在疫情期间的减排效果,基于NAQPMS模式和情景模拟的方法,分析了2020年1~3月及疫情前后空气质量特征,对气象、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及社会经济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研究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2020年1~3月,“2+26”城市空气质量级别优良率为59.6%,同比上升10.9%;PM10、PM2.5、SO2、NO2、O3-8h-90per和CO-95per平均浓度分别为108,76,14,36,109μg/m3和2.3mg/m3.疫情期间(1月24日~3月31日) PM10、NO2、PM2.5和CO浓度比疫情前期(1月1~23日)同比降幅明显.气象条件造成沿燕山和太行山城市PM2.5浓度约上升1%~8%.重污染减排促使区域性污染过程减少了2次,“2+26”城市PM2.5季度均值降低约6~26 μg/m3.受春节和疫情综合影响,机动车排放量大幅下降,但焦化、火电等重点行业实际污染排放量变化不大,散煤燃烧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536.
秸秆收贮利用体系建设的困境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秸秆收贮利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加强秸秆收贮利用体系建设,应强化政府对秸秆收贮利用体系建设的规范和引导,整合秸秆收贮利用各环节的相关资源,并拓宽秸秆利用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37.
目的 对运行环境逐渐复杂的××飞机滑轨内腔进行加速腐蚀试验的研究。考虑到外部环境对滑轨内腔的腐蚀影响,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江津地区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以更好地模拟实际运行条件下滑轨内腔的腐蚀过程。方法 设计江津地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以外露部位防护涂层加速腐蚀试验环境参考谱以及相应环境的分析为依据,根据参考谱的参数制定方法,针对江津地区的特定环境条件,设计本环境谱的编制依据。进一步确定湿热、紫外暴露、温度冲击、低气压以及盐雾等参数,得出系统的××飞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结果 成功形成了系统的××飞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综合考虑了江津地区的环境特点,并参考了外露部位防护涂层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的相关参数,通过对湿热、紫外暴露、温度冲击、低气压以及盐雾等参数的确定,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滑轨内腔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腐蚀过程。结论 该环境谱可为飞机制造商和维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以评估滑轨内腔的腐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更准确地模拟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腐蚀过程,能够提高飞机结构寿命的预测准确性,从而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和维护。这项研究对于改进飞机设计、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8.
如何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成为当前我国不少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位于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源头的浙北天目山区,在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通过对浙北天目山地区生态保护与其他土地利用冲突及其协调的机理分析,试图寻找太湖流域上游山区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可选途径,探索自然保护区有效管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机制,并提出解决这些冲突的办法:修正保护目标,调整保护政策;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在不同的功能区施行不同的土地政策;把生态旅游作为解决土地利用冲突的突破口;探索社区共管模式,力争在扩大社区参与的前提下,实现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39.
孔径调变对MCM-41分子筛吸附VOCs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nTAB(n=8,12,16)为模板剂,分别合成8-MCM-41、12-MCM-41和16-MCM-41介孔分子筛,并以甲苯、邻二甲苯、均三甲苯为吸附对象,考察了介孔分子筛动态吸附VOCs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可以成功地把MCM-41分子筛的孔径调变为4.1、3.2和2.4 nm.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MCM-41孔径减小时,其对低浓度甲苯、邻二甲苯的吸附量大幅上升,均三甲苯存在孔道扩散效应,其吸附量增加不明显.吸附等温线表明,在2.4 nm孔道内,3种芳烃分子均属于典型的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当孔径大于2.4 nm时,芳烃分子出现明显的多层吸附和毛细凝聚现象.  相似文献   
540.
为快速检测出天然气管道堵塞位置、长度及堵塞程度,解决天然气输运管道中堵塞定位难题,探讨压力脉冲波法管道堵塞检测的可行性与效果。搭建长220 m的压力脉冲波堵塞检测实验系统,进行多组连续性长堵塞检测实验和水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性长堵塞检测实验中堵塞前沿反射信号为负压波,堵塞后沿信号为正压波,且波形清晰可辩,其多组实验的堵塞位置、堵塞长度及堵塞率的平均检测误差分别为0.23%,0.75%和2.67%;水堵反射信号清晰可辨但波形复杂,其多组实验的堵塞位置、堵塞长度及堵塞率的平均检测误差分别为0.78%,9.61%和43.28%。实验结果有效地证实了压力脉冲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并为压力脉冲波法堵塞检测现场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