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8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7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8篇 |
废物处理 | 105篇 |
环保管理 | 97篇 |
综合类 | 1049篇 |
基础理论 | 324篇 |
污染及防治 | 659篇 |
评价与监测 | 94篇 |
社会与环境 | 51篇 |
灾害及防治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稀土元素(简称稀土)用量较大的废FCC催化剂和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两类废催化剂中稀土的成分和回收方法。从废催化剂中回收稀土普遍采用先浸出、后分离提纯的方法。浸出普遍采用无机酸(多为盐酸),分离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化学沉淀法等,最后经焙烧得到稀土氧化物。为从废催化剂中高效回收稀土,可着重考察新浸出机制的引入、分离方式的选择、分离试剂的应用,以及浸出和分离条件的优化,从而为实现工业化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采用连续搅拌槽反应器系统(CSTR)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进行低浓度SO_2长期暴露试验.结果表明,SO_2在植物可见伤害阈值以下抑制了莱豆生长,叶片气孔阻力随S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植物一旦脱离SO_2污染的环境,气孔就恢复到正常水平.切除子叶的菜豆生长明显受抑,但对SO_2敏感性和留子叶菜豆相同.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观。本文论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观产生的背景与内涵。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的观念,必须采取2个行动:一是改变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体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决策体制。在最高决策层,要采取经济与环境融合决策体制,在这个背景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将顺利通过。二是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运行机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运行机制。京津冀等地协同治理雾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树立经济与环境共生观念,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将慢滤池用于污水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利用一套小试装置研究了水温对慢滤池性能的影响。对比慢滤池在冬季和夏季的运行数据,结果发现:从夏季(23~25℃)转到冬季(10~14℃)时,慢滤池对浊度、COD、色度和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12.5%、26.5%、22.9%和5.8%。水温下降后,虽然慢滤除污染物的整体效果下降,但却对各污染指标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水温对COD去除影响最大,而对浊度去除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慢滤进水浊度较低的情况下,水温对色度去除的影响程度会位于对COD去除和浊度去除的影响程度之间。无论温度如何变化,慢滤均能保持良好的细菌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活性炭对含铅废水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采用静态法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铅废水,考察了活性炭对含铅废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对铅离子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 in;吸附等温方程为:Ce/qe=0.4298+0.0594Ce(25℃),该方程符合Langmu ir型吸附模式,不同温度下吸附平衡参数0RL1,表示该吸附为有利吸附。实验数据应用数学模型拟合,二级相关系数R2=0.9998,显示吸附过程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较好;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Hθ大于零、△Gθ小于零,证实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Sθ大于零,表明铅离子在固液界面有序性减小、混乱度增大。△Hθ值很小,说明该过程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暴露于0.08、0.21和0.88 mg·L-1石油烃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技术检测不同暴露时间扇贝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对照组中石油烃背景浓度为0.04mg·L-1.结果显示,低浓度(0.08 mg·L-1)的石油烃短期(<7 d)内即可导致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并且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大和暴露时间的延长,DNA损伤程度增加,石油烃浓度达0.88 mg· L-1时,DNA损伤程度已非常严重.3d恢复实验后,各浓度组DNA损伤又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研究表明,彗星实验是检测石油烃对海洋贝类D 相似文献
1000.
南京市臭氧、VOCs和PANs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3—2016年基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以及省建大气多参数站所获取的南京市O_3、NO_2、CO、VOCs、PANs观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南京市O_3第90百分位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比2013年上升33.3%,超标天数中O_3引起的超标占比增至32.0%。南京市区大气中非甲烷总烃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则与之相反;在5—9月,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在日变化过程中出现峰值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醚、醛、酮类,且O_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生成存在有一定的线性关系。VOCs/NOx比值表明南京市处于VOCs控制区,因此对NO_2浓度下降不敏感,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连续3年上升,夏季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未显著下降,这些现象是城市O_3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