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79篇
综合类   1694篇
基础理论   471篇
污染及防治   1001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PM2.5的健康危害、毒理效应与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尤其是细粒子(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因粒径小、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PM2.5的毒理效应与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文献检索与分析,系统梳理了PM2.5危害导致的疾病类型;介绍了PM2.5毒理研究的主要实验手段;讨论当前认知的PM2.5毒理效应(包括PM2.5不同组分、不同来源、不同季节的影响);汇总PM2.5毒理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的原理、特点、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解析目前研究认为的五种主要的PM2.5毒理作用机制。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PM2.5毒理实验、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PM2.5健康危害的准确评估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2.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对袁河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在袁河干流及支流38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营养盐离子及重金属等14项水质指标.同时,采用Bioenv分析、Mantle检验与方差分解等方法,揭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在子流域和缓冲区对水质变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层次分割理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特征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袁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不显著,氮、磷营养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变化具有河段差异,上游污染物浓度低于中、下游.②空间格局在在近距离缓冲区(100 m、300 m)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63%),土地利用结构在远距离缓冲区(3000 m)和子流域尺度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33%),二者交互作用在过渡带(500 m、1000 m)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56%).③在近距离缓冲区和过渡带,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对水质变化的解释能力依次为:林地 > 农田 > 建设用地;在远距离缓冲区为:农田≈林地>建设用地;在子流域依次为:农田 > 林地 > 建设用地.其中,林地的连通性特征(ENN_MN指数)、农田的边缘密度特征(ED指数)和建设用地的形状特征(LPI、LSI指数)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特征,占各自空间格局解释率的37.8%、31.2%、53.8%.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是驱动袁河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加强1000 m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的管理对保护流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3.
微塑料(粒径<5 mm)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收集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水处理厂在漓江支流桃花江的排口(S1)、桃花江和漓江干流的汇合处(S2)和支流汇合处的下游(S3)的表层水体、沉积物以及4种典型淡水生物样品,研究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淡水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生物中微塑料的检出率为94.2%.污水处理厂在漓江支流桃花江的排口S1(2.7 n ·ind-1)淡水生物中的微塑料平均丰度显著高于排放口下游的漓江干流桂林市区河段S3(1.9 n ·ind-1,P<0.05).S1和S3生物体中的微塑料粒径均以<0.10 mm为主,占比分别为46.0%和30.5%.生物体中的微塑料仅有纤维一种类型,S1中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3生物中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丙烯.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淡水生物中微塑料累积.  相似文献   
894.
在南昌市三种类型环境区域(混合区、道路区域以及郊区)开展PM_(2.5)中NH_4~+和空气中NH_3的同步采样监测,分析PM_(2.5)中铵盐及其气态前体物的分布特征,探讨氨气的转化与细粒子铵盐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2014-2015年采样期间南昌不同区域空气中NH_3浓度和PM_(2.5)中NH_4~+浓度较高;NH_3浓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反映了不同环境区域NH_3源强的差异;NH_4~+浓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道路区域、郊区高于混合区,源于道路区域和郊区的气态前体物浓度高;NH_3/NH_4~+比值郊区道路区混合区,反映NH_4~+的形成受前体物(SO_2、NO_x)影响大;NH_3浓度春秋冬夏,说明NH_3源强受各季气象条件的影响大;NH_4~+浓度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反映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对铵盐的生成、清除和分解的影响不同;然而,NH_3/NH_4~+比值春夏秋冬,NH_3/NH_4~+比值季节分布与NH_4~+浓度季节分布呈相反的趋势;NH_3浓度昼、夜分布有差异,受昼夜间温差、太阳辐射、源强、逆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NH_4~+浓度日变化各季节有差异;NH_3/NH_4~+比值日分布与NH_3浓度日分布相似;不同季节PM_(2.5)中铵盐形成的受控因素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态前体物和温度、湿度;NH_4~+/SO_4~(2-)的比值(1.5),表明铵盐充足;铵盐形式主要为硫酸铵、硝酸铵,硫酸氢铵较少。  相似文献   
895.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运用瑞利分馏方程,论文构建了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以分析城市污水的微生物脱氮效率与活性.实验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监测,确定了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验证模型在不同出水无机氮组成情况下的适用性,本研究监测了反硝化限制作用、硝化限制作用、氨化限制作用3种情况下的脱氮效能.结果表明,这3种情况下的脱氮效能均可以通过测定活性污泥的δ15N值,利用该评价模型预测.为验证该模型在不同脱氮能力下的适应性,本研究设置了3种典型工况,测得的3种工况下活性污泥的δ15N值分别为13.97‰、8.33‰和4.47‰,利用评价模型得出的脱氮效率分别为96%、71%和22%,与实际脱氮效率吻合度高,污泥脱氮活性也呈现递减趋势.说明该模型对于具有不同脱氮能力的水处理系统均适用.该模型可避免复杂的布点监测等过程,仅通过污泥的δ15N值即可了解整个系统的脱氮能力及污泥脱氮活性,对污水处理厂的强化脱氮具有指导意义;为评价污水处理过程中氮的去除效果提供了更为便捷、准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6.
温度与循环热冲击对聚酰亚胺涂层耐蚀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聚酰亚胺涂层对N80钢的防腐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方法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在N80钢表面获得一种聚酰亚胺防腐涂层,通过高温浸泡实验评价涂层在不同温度下、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通过循环热冲击实验评价涂层的耐热冲击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前后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热重分析(TGA)表明,聚酰亚胺涂层的热分解温度(t_(d5))为518℃。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和SEM形貌观测表明,腐蚀介质温度越高,耐蚀性能下降越快,涂层在3.5%Na Cl溶液的耐蚀性能比在25%HCl溶液中更好。涂层在经过不同温度的循环热冲击之后,表面无破损。结论聚酰亚胺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冲击性能,温度和腐蚀介质对涂层的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7.
针对白云岩岩溶作用过程研究较为缺乏、白云岩地区的化学剥蚀速率报道较少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黄洲河典型白云岩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流域水化学径流法,通过获得的2015年3月~2016年3月水文年内钙、镁离子的月平均浓度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流量数据,结合白云岩流域的水化学稳态行为,计算出该白云岩流域的化学剥蚀速率为46.91 mm/ka,与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白云岩流域的化学剥蚀速率相当,但比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流域的化学剥蚀速率高38%。这主要是因为在自然条件下,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在地域尺度上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溶解平衡态,进而使白云石较高的溶解度成为影响其化学剥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8.
对纺织染整、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各行业生产废水及城镇污水厂处理设施出水中的TOC(自动仪器监测)与COD(实验室手工分析)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并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各行业生产废水中TOC与COD值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且废水组成成分越单一稳定,其相关性越好,同行业废水中TOC与COD回归方程的斜率b较为接近。利用TOC自动在线监测值换算所得的COD值,准确性和稳定性高,能满足水质实时连续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99.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某油田集输系统化学助剂中有毒物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0.
Batc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derive the rate laws for the proton-promoted dissolution of the main vanadium (III, IV and V) oxides at pH 3.1–10.0. The release rates of vanadiu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queous pH, and several obviou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release behavior of vanadium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V2O5 and vanadium(III, IV) oxides. In the first 2 hr, the release rates of vanadium from V2O3 were r = 1.14·([H+])0.269 at pH 3.0–6.0 and r = 0.016·([H+])? 0.048 at pH 6.0–10.0; the release rates from VO2 were r = 0.362·([H+])0.129 at pH 3.0–6.0 and r = 0.017·([H+])? 0.097 at pH 6.0–10.0; and the release rates from V2O5 were r = 0.131·([H+])? 0.104 at pH 3.1–10.0. The release rates of vanadium from the three oxid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at pH 3.8, pH 6.0 and pH 7.7.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vanadium (III, IV and V) oxides (33.4–87.5 kJ/mol) were determined at pH 3.8, pH 6.0 and pH 7.7, showing that the release of vanadium from dissolution of vanadium oxides follows a surface-controlled reaction mechanism. The release rates of vanadium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vanadium oxides dose, albeit not proportionally. This study, as part of a broader study of the release behavior of vanadium, can help to elucidate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vanadium and to clarify the fate of vanadium i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