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6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104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7篇 |
废物处理 | 145篇 |
环保管理 | 205篇 |
综合类 | 1613篇 |
基础理论 | 479篇 |
污染及防治 | 814篇 |
评价与监测 | 130篇 |
社会与环境 | 131篇 |
灾害及防治 | 1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35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208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讨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原理。以液位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了“基于规则”和“规则架+ 规则体”两种方法建立专家系统的过程及知识表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2.
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Ⅳ级各占4/9、2/9。说明前两类基本属中等强度劳动,后两类大部分属重强度劳动。 相似文献
953.
广州市区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广州市区广东电视发射塔和广州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电视发射塔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座电视发射塔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两座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层建筑敏感点窗外电磁辐射水平随着楼层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从经济、能源、交通结构三大领域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异同点,探究了结构性特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的空气质量最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差,空气污染程度自南向北呈现阶梯状上升态势;能源规模和结构、工业规模和结构、交通规模和结构同步呈现自南向北逐步偏化石燃料、偏重工业、偏公路运输的结构性特征,与空气污染的阶梯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从时间来看,空气污染呈现历史性发展和累积特征;从空间来看,重工业规模大、比重高,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高,汽车保有量和船舶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高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大气污染重于珠三角的内在结构性主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分区施策和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5.
956.
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海藻酸钠与1%明胶混合作为包埋剂固定啤酒废酵母,研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吸附Cr(Ⅵ) 受吸附时间、起始pH 、固定化菌体浓度、Cr(Ⅵ) 起始浓度及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 最佳吸附条件为:pH 2,Cr(Ⅵ) 起始浓度100 mg/L ,固定化菌体浓度2 g/L,吸附90 min 。此条件下Cr(Ⅵ) 的吸附率可达96.8%。Pd2+等并存离子可抑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 的吸附。用1 mol/L盐酸洗脱固定化啤酒废酵母所吸附的Cr(Ⅵ) 3 h,解吸率为93.6%。 相似文献
957.
采集了阳泉市城区2017年10月15日~2018年1月23日PM2.5样品,分析了优良天和污染天PM2.5及其化学组分特征,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法(EF)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PM2.5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污染天二次无机离子(SO42-、 NO-3和NH+4)在PM2.5中的比例为23.83%,是优良天的2.43倍,污染天二次无机污染严重,污染天人为源相关的元素Cd、 Sb、 Sn、 Cu、 Pb、 Zn和As富集程度大于优良天;主要的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分别是燃煤29.26%、扬尘23.83%、机动车19.34%、二次源16.01%和工业源11.57%,其中,污染天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20.57%,高于优良天时17.82%,而燃煤源的贡献23.04%明显低于优良天时33.75%,静稳天气时机动... 相似文献
958.
959.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的活性艳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变相法,以FeSO4.7H2O∶KBH4=1∶2(摩尔比)为固相介质,0.06 g/mL CMC(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液相介质,固液比1∶2,反应2 h制备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采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包覆型纳米铁去除活性艳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活性艳蓝(浓度100 mg/L)pH为5,包覆型纳米铁的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活性艳蓝的去除率可达96%。通过研究机理,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60.
Zhen Yang Yabo Shang Xin Huang Yichun Chen Yaobo Lu Aimin Chen Yuxiang Jiang Wei Gu Xiaozhi Qian Hu Yang Rongshi Che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2,24(8):1378-1385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3-chloro-2-hydr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TA) modifi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denoted as CMC-CTA)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ion degrees of CTA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content of carboxymethyl groups in each CMC-CTA sample was kept almost constant. The solubility of the various flocculants showed that, higher cationic content of flocculants caused a better solubility. The flocc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kaolin suspension as synthetic water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degree of CTA w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ationic content, the flocculants were demonstrated better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and lower dosage requirement. Flocculation kinetics model of particles collisions combining zeta potential and turbidity measurement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ationic content of the flocculants on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flocculation mechanism in detail. Furthermore,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using raw water from Zhenjiang part of Yangtze River at the pilot scale showed the similar effects to those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