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标:安全(security)、应用(Practice)、视野(Eyes)、语言(English)、展示(Demonstration) 背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加快提高中国地震局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根据《干部教育培训丁作条例》和《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和科技司(国际合作司)司于2009年3月3日-5月7日组织了这次赴美国芝加哥进行的地震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班。  相似文献   
52.
以龙葵(Solanum nigrum L.)为材料,水培法设置了5个镉质量浓度:0、10、25、50、100mg·L-1进行试验.在处理17d和34 d时,分别对其根系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中低质量浓度(10~50 mg·L-1)的镉促进龙葵根系生长,表现在处理17 d时其根长、体积均随镉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加;高质量浓度(100 mg·L-1)的镉抑制根系生长,表现在处理34 d时其根长、体积、直径低于对照,根长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10 mg·L-1促进效果明显,表现为处理34 d时其根长、体积、直径均达到最大值,100 mg·L-1抑制程度加剧,表现为其根长、体积、直径均急剧下降;(2)0~50mg·L-1的Pro含量和质膜透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100 mg·L-1MDA与Pro含量1均显著高于对照,1 00 mg·L-1的质膜透性在处理34 d时比对照增加了 58.7%.说明高质量浓度镉使龙葵积累了大量的MDA和Pro,对龙葵表现出毒害作用,而龙葵作为超积累植物对镉胁迫表现出一定的耐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53.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及致畸诱变作用。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2、4、8、16和32μg·L-1)芘(pyrene)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60、72和84小时,分别测定其死亡率和畸形率,并观察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芘对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2~32μg·L-1浓度范围内,不同暴露时间段,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随着芘浓度的增大幼虫畸形的比例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8和32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同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60h后趋于稳定,LC50值为43.50μg·L-1。研究结果表明,芘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4.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伴随人类的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消耗已经超出其自身恢复能力,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改变,探索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阐述了以市场为中心和以政府为中心两种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55.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锰浓度(0.005,2,4,8,16mmo.lL-1)胁迫下龙葵和小飞蓬的根和叶中的植物螯合肽(PCs)和类金属硫蛋白(MTLP)的诱导合成量.结果显示,随着锰浓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先略高于对照,而后逐渐下降.锰胁迫诱导植物产生的PCs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含量较少;而PCs产生的前体物质谷胱甘肽(GSH)和MTLP的诱导量与锰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锰浓度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两者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TNP-SH)和GSH在8mmol·L-1锰浓度下达到最大值,总体上龙葵的含量比小飞蓬大.MTLP的含量随着锰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龙葵在8mmol·L-1锰浓度时含量最高,而小飞蓬叶和根分别在2mmol·L-1和4mmo.lL-1时即达到最大,之后下降,且龙葵的MTLP含量大于相应浓度下的小飞蓬的含量.实验表明GSH和MTLP对不同锰处理浓度的响应都较敏感,故可作为植物耐锰胁迫及鉴定土壤锰污染的参考指标.随着Mn处理浓度增大,龙葵受Mn胁迫的影响比小飞蓬小,说明其耐Mn水平较小飞蓬高,更适合用于Mn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56.
以海南洋浦湾海域的8个位点为监测对象,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表层海水中14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了PAHs的不同季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污染来源,并与国内外其他河口及海湾海水中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洋浦湾海域水体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14种PAHs总质量浓度范围为426.52~1 006.30 ng/L,平均总质量浓度为569.95 ng/L,其中萘的浓度最大,占PAHs总量的59.8%。2~5环PAHs分别占总浓度的59.8%、18.4%、20.6%、1.2%,5环在部分采样点中未有检出,6环均未检出。该海域PAHs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均值690.70 ng/L)和春季(均值625.66 ng/L)PAHs含量明显高于秋季(均值481.94 ng/L)和夏季(均值481.51 ng/L),其中冬季各样点平均含量最高。旱季水体中PAH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雨季。工业码头和港口PAHs浓度低于渡口、渔港等生活区。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进行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春、夏、秋季洋浦湾表层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冬季生活区主要为高温燃烧和石油的混合源,工业区则主要来自石油源。  相似文献   
57.
超声与碱预处理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有机质剩余污泥(VSS/SS为0.42)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与碱(NaOH和CaO)预处理对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加碱和未加碱时污泥上清液中pH值、ORP(氧化还原电位)、SCOD、TP和NH3-N等随超声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处理30~120 min范围内,超声加碱处理可使污泥上清液中ORP明显下降;超声加碱处理可明显提高污泥上清液中的SCOD释放量,且加NaOH比加CaO更为明显;NaOH加超声处理可促进污泥中TP的释放,但CaO加超声处理则与此相反;无论是否加碱,超声处理对污泥上清液中NH3-N释放影响较小;超声加碱处理剩余污泥可明显改善污泥絮体,使其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58.
实验采用共沉淀法,以无机盐SnCl4·5H2O、Sb2O3、Gd(NO3)3为前驱体,制备稀土Gd掺杂SnO2/Ti多组分涂层阳极。研究了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的电极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的电化学降解特性,以考察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阳极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涂层阳极进行了SEM、XRD、XPS等表征及阳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分析并讨论了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阳极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沉淀剂对稀土Gd掺杂SnO2/Ti电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以氨水为沉淀剂所制备的电极电催化性能较好,稳定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59.
UASB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特性,采用有效容积为10 L的UASB,研究了启动运行过程中COD和SO2-4降解情况、出水VFA和pH值、产气量及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保持进水COD为1 500 mg/L,SO2-4浓度为100 mg/L,将HRT由24 h缩短至12 h以提高负荷,经历55 d成功启动了UASB反应器;当HRT为12 h,进水COD和SO2-4负荷为3.0 kg/(m3·d)和0.20 kg/(m3·d),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89%,出水VFA为3 mmol/L,产气量达9.5 L/d,颗粒污泥的SMA为86.4 mL/(g VSS·d)。  相似文献   
60.
稀土Gd掺杂SnO2-Sb涂层阳极电催化氧化甲基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无机盐SnCl4·5H2O,Sb2O3,Gd(NO3)3为前驱体,制备了稀土Gd掺杂SnO2-Sb涂层阳极。以稀土Gd掺杂SnO2-Sb为阳极电催化氧化处理甲基橙溶液,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溶液的pH、溶液温度及稀土Gd掺杂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Gd掺杂SnO2-Sb涂层阳极对甲基橙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在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为4g/L、电流密度为0.06A/cm2、甲基橙溶液的pH为3、溶液温度为25℃条件下,氧化降解1.0h甲基橙降解率为92.21%,氧化降解2.5h甲基橙降解率为9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