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30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81.
基于COPERT模型的重型柴油货车排放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分析了COPERTⅣ模型中不同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结果对主要输入参数的敏感性.以COPERTⅣ模型为平台,以重型柴油货车为研究对象,分别模拟了不同行驶速度、排放标准、燃料含硫率、累计行驶里程、车辆负载、道路类型、道路坡度、是否执行I/M制度等情景下的排放因子,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对CO、VOC、NOx、PM、SO2等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0~45 km/h为速度变化的敏感范围,国2及国4排放阶段相较于前一阶段排放因子有较大幅度下降等.  相似文献   
882.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是控制石化企业设备与管线泄漏的最佳可行技术,检测数据准确度对于企业核算VOCs排放量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VOCs排污费征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中国石化企业工艺装置特点和LDAR检测数据特征,设计了一套LDAR检测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4套石化装置的LDAR检测数据准确性进行抽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反映企业LDAR检测数据准确度,客观体现不同企业、不同装置在LDAR检测管理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被认为是应对事故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方法。本文讨论了构建该类系统的现实需求,并根据其关键模块所采用的技术,分类别地介绍了现有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惠管理系统的开发情况和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4.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投加MCMP能促进渗滤液COD、NH3-N、TP的去除,在反应时间72 h,间歇曝气36h,接种量(VMCMP:V水)为1/8000,进水pH值8时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37.56%、72.74%、51.56%。MCMP技术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表明:同单纯使用MCMP菌处理渗滤液相比,以陶粒为填料的MCMP生物膜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去除率达到65.23%,对COD和NH3-N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5.
环糊精可通过形成可溶性包合物的形式,使有机污染物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生物利用度是影响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多数有机污染物水溶性差,并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常集中于水相的微生物对其降解作用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886.
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中均匀布点,采集土壤样品75个,对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表明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μg/kg、52.76μg/kg,含量范围分别在1.35—803.72和2.73—1036.90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广州地区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较高。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六六六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滴滴涕在菜园土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87.
仿生生物载体改善农村微污染饮用水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近几年新兴的仿生生物载体技术,该技术以培养发展本土微生物为核心,通过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发展,达到良好的生物净化的目标,并着重介绍了仿生生物载体技术治理的贵州大方县一个农村饮用水源的应用状况,实践表明:仿生生物载体技术在微污染水治理方面具有投资运行费用少,技术管理要求低等特点,对欠发达的城镇、农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8.
提出了机械制造综合废水污染处理方案。为了减少投资,减少总占地面积和降低运行成本,将涂装废水、机加工切削废液、饭堂的生活污水等混合起来进行集中综合处理。为了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进行了预处理工艺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的试验数据,并将这些结果和生化处理经验,应用于机械制造厂的废水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89.
为提高细水雾对氨气的洗消效率,研究了两种复合型酸性添加剂MZ—1和MZ-2对细水雾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洗消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和自适应相位多普勒速度计系统(LDV/APV)测量了含有MZ添加剂的细水雾和纯细水雾的雾滴粒径及速度的变化。通过小尺度模拟实验比较了含添加剂的细水雾和纯细水雾洗消氨气的效能高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洗消剂中各成分之间的物理化学耦合作用提高了细水雾的洗消效率:表面活性剂组分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了雾滴粒径,增大了细水雾与氨气的接触面积,而酸性电解质组分则可以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洗消剂的化学洗消作用。  相似文献   
890.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construct a three series barrier system to tre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richloroethylene (TCE; 500 mg/L) in synthetic groundwater.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three reactive barriers using iron fillings as an iron-based barrier in the first column, sugarcane bagasse mixed with anaerobic sludge as an anaerobic barrier in the second column, and a biofilm coated on oxygen carbon inducer releasing material as an aerobic barrier in the third colum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removal of TC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aquifer down gradient of the barrier system, a fourth column filled with sand was applied. Residence time of the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by a bromide tracer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idence time in the column system of the control set and experimental set were 23.62 and 29.99 days, respectively. The e ciency of the three series barrier system in removing TCE was approximately 84% in which the removal e ciency of TCE by the iron filling barrier, anaerobic barrier and aerobic barrier were 42%, 16% and 25%, respectively. cis-Dichloroethylene (cis-DCE), vinyl chloride (VC), ethylene and chloride ions were observed as metabolites following TCE degradation. The presence of chloride ions in the e uent from the column system indicated the degradation of TCE. However, cis-DCE and VC were not fully degraded by the proposed barrier system which suggested that anoth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fter the barrier treatment such as air sparging and adsorption by activated carbon should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