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98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33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91.
对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中一种最为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房屋——多层砌体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分析研究,简要介绍六种常用的多层砌体震害预测方法,易损性概率分析法或称为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延性系数判别法、模糊类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结构理论计算法,在详细调查房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方法,提出相应的震害预测的分析方法。对郑东新区砌体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做出该地区的震害矩阵,并给出该地区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及相应震害面积。  相似文献   
392.
地铁隧道不同排烟风速对火灾烟气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地铁隧道过江段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大涡模拟火灾分析软件FDS对相同纵向风速条件下,排烟道内不同排烟风速对地铁列车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设计单位对在排烟风机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当纵向风速设定为1m/s时,排烟风道内排烟风速为5m/s即能达到较好的地铁列车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93.
<正>近年来,攀枝花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方针,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在宣传防震减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搭建了一个有利于更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平台,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防震减灾  相似文献   
394.
为研究气泡雾化细水雾灭火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利用自行研制的气泡雾化细水雾系统进行了以汽油油盘火为火源的灭火试验,改变气泡雾化细水雾喷头的压力和流量,记录不同工况下的灭火时间、火焰温度、辐射热和火焰形态的变化,对气泡雾化细水雾的灭火过程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灭火过程的主要灭火机理和压力与流量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泡雾化细水雾针对汽油油盘火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其灭火过程可分为瞬时灭火、短时间灭火和长时间灭火3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灭火过程有不同的主要灭火机理.  相似文献   
395.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编写格式、结构和引用文件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其主要的指导性文件为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国家军用标准、军队部门标准编写的主要指导性文件为GJB0.1—20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1部分: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写规定》、GJB0.2—20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2部分:军用规范编写规定》和GJB0.3—20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3部分:出版印刷规定》。GJB0.1-0.3-2001与GB/T1.1-2000、GB/T1.2-2002相辅相成,技术内容基本一致,但标准格式、结构和技术要素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396.
富氧条件下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氧条件下,用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是最近十年来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此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催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和催化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97.
膨润土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质土壤腐殖质含量低,影响了土壤肥力.文章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利用膨润土的吸附和粘结功能,研究了膨润土不同用量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在促进松结态腐殖质分解、加速紧结态腐殖质合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土壤系统的内稳性.施用膨润土促进了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中HA的积累,提高了HA/FA比.胡敏酸红外吸收光谱表明,膨润土能使其脂肪族物质增多、芳化度降低.膨润土具有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特性,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98.
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与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544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苗期平均5.5~12.3℃,孕穗期平均17.8℃)冷害下,按籼粳、稻作区进行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与孕穗期耐冷性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苗期耐冷性与孕穗期耐冷性密切相关,苗期耐冷性强的材料表现为孕穗期株高、剑叶长和宽、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较长、穗粒数较多,耐冷性较强.通过对苗期耐冷性的严格选择,可以间接获得孕穗期耐冷性较强的材料.(2)苗期和孕穗期耐冷性在籼粳间、稻作区间差异明显.籼粳间均表现为粳稻强于籼稻;稻作区间苗期耐冷性为滇中一季籼粳稻区和滇南单双季籼稻区最强,滇中一季籼粳稻区和滇西北高寒粳稻区孕穗期耐冷性较强,揭示了水稻苗期与穗期耐冷性的形成演化机制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399.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black, a new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black smoke from the industrial coal-burning ceramic kilns by wetting was brought forward. The carbon black in the flue of coal-burning ceramic kiln was collected for the experiments, and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edimentation and wettability state of the carbon black, the complex solution of the coagulant and surfactant was applied. After a serie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complex solutions with better effects were chosen. Then, the sedimentation percentage of carbon black treated by the selected complex solutions was measured. The optimized complex solutions included Na2SO4 (100 mmol/L), sod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 (SDBS) (1.2 mmol/L) and polyacrylamide (PAM) (40 mg/L). After carbon black was absorbed, the complex solutions were clear and colorless. The complex solutions can be recycled, and the sedimentation percentage of carbon black is 94%.  相似文献   
400.
A new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hich is named herein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CFBBR)”,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This process was composed of an anaerobic bed (Riser), aerobic bed (Downer) and connecting device. Influent and nitrified liquid from the aerobic bed enters the anaerobic b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anaerobic bed, completing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The system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inflow loadings and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s ranging from 200% to 600% was examined. From a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optimum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was 400%. With a shortest total retention time of 2.5 h (0.8 h in the anaerobic bed and 1.5 h in the aerobic bed) and a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 of 400% based on the influent flow rate,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were found to be 88%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SCOD were 3.5 mg/L and 16 mg/L, respectively. The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 (VSS) concentration, nitrification rate and denitrification rate in the system were less than 1.0 g/L, 0.026-0.1 g NH4 +-N/g VSS·d, and 0.016–0.074 g NOx ?-N/g VSS·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