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81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978篇
基础理论   303篇
污染及防治   448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6 毫秒
921.
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s key to reducing ground-level ozone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OAs). Several receptor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pportion sources, but an intercomparison of these models had not been performed for VOCs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mpared VOC sources based on chemical mass balance (CMB), UNMIX, and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models. Gasoline-related sources,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an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were identified by all three models as the major contributors, with UNMIX and PMF producing quite similar results. The contributions of gasoline-related sources and LPG estimated by the CMB model were higher, and petrochemical emissions were lower than in the UNMIX and PMF results, possibly because the VOC profiles used in the CMB model were for fresh emissions and the profiles extracted from ambient measurements by the two-factor analysis models were "aged".  相似文献   
922.
太湖十八湾嗅味物质变化规律及除嗅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湖泊水体中嗅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解决湖泊水体的嗅味问题,本研究选取太湖十八湾围隔水域作为调查对象,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8月,对嗅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和二甲基异茨醇(MIB)的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geosmin的含量和MIB的含量在冬春季节较低,夏秋季节较高,随季节波动明显,MIB是主要的致嗅物质。为调控臭氧稳定性,降低臭氧衰减速率,室内实验采用硅藻土来吸附夹载臭氧,使臭氧分解速率常数由0.036/min降低到了0.015/min,由此制得了臭氧-硅藻土,并用该材料处理模拟嗅味物质水样。结果表明,10 min时,geosmin和MIB的去除率分别为73.4%和46.6%,高于对照中的45.9%和20.5%,30 min时,geosmin和MIB的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到96.1%和79.7%,本研究结果为解决湖泊等天然水体的嗅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3.
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EPA QA/QC的要求,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水中汽油检出限为0.04mg/L。水中苯系物检出限为0.003-0.005mg/L,土壤中汽油检出限为0.5mg/kg,土壤中苯系物检出限为0.005-0.008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106.8%。变异系数为2.1%~4.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24.
基于南充市主城区6项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研究了2014-2020年南充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级和首要污染物的时序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防治的开展,南充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出现首要污染物的天数逐年减少,空气质量逐步提高。受污染物节律性影响,空气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空气质量最差,春季次之,夏季污染相对较轻,秋季最轻。首要污染物类型的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冬季出现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春季和夏季次之,秋季最少。春、秋、冬季以PM2.5污染为主,夏季以O3污染为主。从全年来看,与O3相比,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为突出。在持续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时,精细化协同管控细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将有助于现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925.
基于从有限元模型导出的多自由度系统和实测台风数据,对深圳地王大厦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比较研究了振幅相关阻尼与一系列常数阻尼对各种强度的台风激励下结构响应的影响。探讨了振幅相关阻尼的等效常数阻尼的存在性和特点,它与激励强度的关系和在脉动风平稳和非平稳条件下的特点,以及用它来进行超高层结构设计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6.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首先介绍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并设计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最后应用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对"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城进行了航拍,获得了107张高清晰的航空照片。通过图像拼接和几何校正,对比震前的卫星影像,对灾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7.
以水泥-膨润土为主要材料,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辅以碳酸钠,聚乙烯醇(PVA)等外掺剂制备一种低渗透性,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好吸附阻滞效果的防渗浆材(即PBFC防渗浆材)。通过该浆材的吸附阻滞试验及SEM微观分析探讨了其吸附阻滞作用机理。SEM图显示,掺入PVA可使水泥水化反应更充分,从而提高浆材吸附性能。PBFC防渗浆材的PVA掺量为1.5 g/L时,其渗透系数最低可达到0.7×10-8cm/s。通过PBFC防渗浆材吸附阻滞作用的有效发挥,垃圾场渗滤液中部分有害成分的浓度达到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且PVA掺量为1.5 g/L时,渗滤液有害成分的浓度值降到最低,这与PVA对防渗浆材渗透系数的影响是一致的。PBFC防渗浆材对铅、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阻滞率接近100%,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28.
采用基于欧拉框架下的Small Slip Model颗粒拟流体模型和Three Layer Model壁面沉积边界条件,并运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方法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内亚微米颗粒污染物的输运和分布结构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洁净室内颗粒污染物的输运和分布特征受空气流场的制约,尤其是室内存在的回流区和旋涡区,对污染控制和排除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颗粒的湍流扩散作用在对流作用较弱的区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机理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提高模型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9.
彭柯  董志  邸琰茗  郭逍宇 《环境科学》2021,42(11):5424-5432
微生物群落在沉积物和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水生态系统与沉积物之间污染物质交换的桥梁.但非常规补给水源扰动和闸坝、衬砌截流为主的城市河道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对比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以高度人工化的北运河京津冀段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高通量测序结果对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沉积物较水体具有更高的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β多样性则表现为水体中微生物群落较沉积物群落的相似性更高.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在水体与沉积物中无显著差异,且在两种生境条件下均为优势类群.α变形杆菌纲(α-Proteobacteria)、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在水体中的丰度较高,而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δ变形杆菌纲(δ-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则在沉积物中有着更高丰度.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为主的水体类群和厌氧菌为主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930.
营养盐硅在全球海域中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全球海域浮游植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以硅藻和甲藻两大类为主,而硅藻是浮游植物的主体.以中国近海的海湾生态中浮游植物的组成为例子,发现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大约占80%~99%,甲藻在浮游植物中大约占20%~1%,其它藻类仅仅占5%~1%.通过硅藻和甲藻的生理和生态行为机制以适应不同的水环境的综合研究,发现硅藻的生理特征很大的优越于甲藻等其它非硅藻,这样,在营养盐供给充足的条件下,硅藻理所应当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根据光照、水温、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和营养盐N、P、Si的生物地球过程,发现营养盐Si决定浮游植物生长的生理特征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过程,揭示了硅藻与甲藻相互交替的变化过程.目前,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海中营养盐N、P在迅速增长,营养盐Si受到限制,水域呈现富营养化.那么,采取何种措施使海洋生态能够持续发展,这是人类面临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