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813篇
安全科学   325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192篇
综合类   1705篇
基础理论   54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14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38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不同形态氮含量,探讨了水体中水化学组成特点、各形态氮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型从上游到下游由Ca-HCO3型转变为Ca-SO4型.NO3--N浓度由1.06mg/L增至6.13mg/L,NO2--N和NH4+-N仅在中游和下游地表水中检出,表明地表水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到的人为影响强烈;地下水沿流动方向水型由Ca-HCO3型依次演进为Ca-SO4和Ca-Cl型.NO3--N的含量(0.62~23.47mg/L)明显高于其在地表水中的含量.局地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旱地、城镇用地、水田)对附近地表水体NO3--N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旱地与水田地下水中NO3--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地下水NO3--N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一般,NO3--N超出背景值1.4倍,中游地区NO2--N和NH4+-N污染严重,达到Ⅳ类水标准.地下水中ORP、DO、Cl-浓度和各形态氮组成特征表明由于反硝化作用,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O3--N浓度逐渐降低,而NO2--N浓度上升到0.041mg/L.  相似文献   
562.
空气资源观雏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空气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将其区分为“同质”和“异质”2部分,从大气环境容量的角度对空气资源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空气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初步方法。最后还探讨了空气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63.
Membrane bioreactors (MBR) are highly efficient at intercepting particles and microbes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reclamation. However, many pathogens can accumulate in activated sludge due to the long residence time usually adopted in MBR, and thus may pose health risks when membrane integrity problems occur. This study presents data from a survey on the occurrence of water-borne Giardia pathogens in reclaimed water from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ith MBR experiencing membrane integrity failure, and assessed the associated risk for green space irrigation. Due to membrane integrity failure, the MBR effluent turbidity varied between 0.23 and 1.90 NTU over a period of eight months. Though this turbidity level still met reclaimed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5 NTU), Giardia were detected at concentrations of 0.3 to 95 cysts/10 L, with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effluent turbidity and Giardia concentration. All β-giardin gene sequences of Giardia in the WWTP influents were genotyped as Assemblages A and B, both of which are known to infect humans. An exponential dose-response model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infection by Giardia. The risk in the MBR effluent with chlorination was 9.83 × 10-3, higher than the acceptable annual risk of 1.0 × 10-4.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membrane integr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keeping a low pathogen level, and multiple barrier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MBR effluent.  相似文献   
564.
混合重金属对硝化颗粒污泥毒性作用的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测定了Cu2 、Zn2 和Cd2 对硝化颗粒污泥的单一毒性,采用析因实验研究了二元和三元重金属混合体系对硝化颗粒污泥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Cu2 、Zn2 和Cd2 的2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95.23、62.11和12.48 mg/L,由析因实验所得的响应曲面模型具有较好的优度(其R2>0.95),能够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很好地进行预测,析因实验可以用于环境领域混合体系联合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5.
通过XRF和XRD两种测试方法对农药含钾废渣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具有很大的资源化价值.采用热重分析法,在5、10、15、20 K·min-1 线性升温速率下,研究了农药含钾废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以期为农药含钾废渣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废渣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失重率分别为4.62%、7.69%和2.55%;且3个阶段的活化能E分别为83.53、128.48和138.17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4.79×107 、2.34×1010 和6.46×107 s-1.  相似文献   
566.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TCE)的增溶作用. 选用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TX100)、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脂肽, 研究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的增溶能力. 结果表明, 5种表面活性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 TCE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质量增溶比(WSR)和摩尔增溶比(MSR)为鼠李糖脂>脂肽>CTAB>TX100>SDS. 在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所用的各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顺序为SDS>TX100=CTAB>鼠李糖脂=脂肽, 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仅为SDS的1%, 但生物表面活性剂对TCE的饱和增溶容量有更好的提高效果. 因此, 相比之下,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TCE的增溶能力较强, 其中以鼠李糖脂为最佳, 而在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增溶TCE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67.
飞机起落架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飞机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活塞杆划伤、轮轴磨损腐蚀、刹车盘异常磨损、下位锁开锁故障及收放摇臂裂纹等几种典型故障,从结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使用环境和日常维护几个方面分析了各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故障发生的建议,为今后飞机起落架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8.
微生物驱动的氨氧化过程是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来源. 研究设施菜地长期种植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丰度和结构的变化,对评价土壤质量状况和温室气体转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河北省高邑县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化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AOA和AOB 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设施菜地不同种植年限(1、5、10和20 a)下土壤 AOA和AOB 群落变异及其养分驱动因子. 结果表明,随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延长,土壤中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电导率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先减少后增加;pH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不断降低. 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土壤中AOA和AOB丰度和多样性都先减少后增加,所有年限AOA群落的优势纲主要是亚硝基菌纲(Nitrososphaeria)和未分类的奇古菌纲(unclassifiedThaumarchaeota),优势属主要是亚硝酸念珠菌属(Candidatus Nitrosocaldus);AOB 群落的优势纲主要是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优势属主要是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 AOA 的群落结构组成随种植年限的变化比 AOB 更明显. 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延长所引起的土壤养分因子的变化与 AOA和AOB 的群落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铵态氮、碱解氮和硝态氮是影响 AOA 群落的关键养分因子;电导率、速效钾和硝态氮是影响 AOB 群落的关键养分因子. 设施菜地不同种植年限显著影响土壤中AOA和AOB丰度和群落结构. 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索设施菜地土壤中温室气体转化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9.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工业化学品,常用作阻燃剂、增塑剂等添加到塑料及其制品中。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Ps, SCCPs)和中链氯化石蜡(medium-chain CPs, MCCP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水生生物毒性受到全球关注。我国是氯化石蜡生产和使用的大国,SCCPs和MCCPs在海洋环境的赋存和生态风险尤其值得关注。本研究采集了北黄海12种海洋生物,采用稳定氮/碳同位素分析方法确定其营养级。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GC-Orbitrap-HRMS)对SCCPs和MCCPs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中国北黄海海域海洋生物体内SCCPs和MCCPs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CCPs和MCCPs在所有采集样本中普遍存在,SCCPs浓度为29.2~2450.4 ng/g dw,略高于MCCPs(12.1~1362.8 ng/g dw)。生物体内SCCPs和MCCPs干重浓度与脂质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0.61,p<0.05)。SCCPs同系物分布以C10-CPs和C11-CPs为主,MCCPs以C14-CPs为主。SCCPs和MCCPs中均为Cl7-8同系物丰度最高。SCCPs及MCCPs同系物的生物放大因子(biomagnification factors,BMF) 随着辛醇−水分配系数(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log Kow )的增加呈下降趋势。SCCPs(BMF=0.23)和MCCPs(BMF=0.14)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与小黄鱼 (Larimichthys polyactis)之间表现出生物稀释作用。此外,还对食用鱼类中SCCPs和MCCPs的潜在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其风险熵(hazard quotient,HQ)最大值分别为0.04 和0.06,均无风险。对于农村和城镇居民而言,通过食用这些鱼类而摄入的SCCPs和MCCPs水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0.
特殊的水文节律导致鄱阳湖形成面积较大的周期性环湖消落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极易在消落带中发生沉积,选择鄱阳湖典型河口型消落带,沿湖向按照不同植被类型设置采样断面,采集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样品(不同组织),分析不同时空下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Cr、 Ni、 Cu、 Zn、 As、 Cd、 Sb和Pb)的含量特征及富集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换特征,揭示鄱阳湖典型消落带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迁移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沿湖向表现为明显的分布规律,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即季节性淹水带土壤/沉积物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地带,Cu、 Pb和Sb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较高,其中Cu和Sb为显著富集(EF>5);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季节性淹水带总体处于轻度生态危害水平(70≤RI<140),显著高于淹水带和未淹水带.消落带沿湖向带状分布的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表现为显著的季节差异,生长季(4月)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含量水平,重金属不同介质和组织的分配大体遵循基质>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