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202.
军用飞机结构局部环境谱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实测得到的某型飞机典型结构温、湿度数据,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飞机结构类型进行归并分析,当模糊矩阵阈值λ=0.7时,飞机结构可归并为开式、半开式、封闭式3类典型结构.选取典型开式结构,使用回归法建立开式结构温、湿度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对某机场环境谱进行修正计算,编制开式结构局部环境谱,得到的局部环境谱较机场环境谱潮湿空气作用时间比例增加了1.78%.  相似文献   
203.
艾比湖干涸湖底化学组成及盐尘的风运堆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亚洲中部典型干涸尾闾湖——艾比湖干涸湖底及其下风向约200km的范围为研究区,并把研究区分为干涸湖底风蚀区和盐尘扩散堆积区两个子区.通过对两子区连续多年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分析、定点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干涸湖底表层沉积物的化学组成、湖底风蚀动态和盐尘的扩散堆积规律.结果表明,艾比湖干涸湖底不同地表形态(结晶盐壳、盐-淤泥-黏土壳、风蚀堆积壳)间可溶性盐含量差异显著,盐类混合物中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二者基本占全部可溶性盐的90%,碳酸盐含量甚微.春秋两季是湖底风蚀和盐碱尘暴的高发期,盐分堆积动态与风期变化一致,春、秋两季大风期,降尘中盐通量最高;冬、夏两季降尘中盐通量较低.干涸湖底下风向盐尘的堆积强度以精河为中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方向递减,盐尘在风运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分异规律,硫酸盐比氯化物具有更远距离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4.
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揭示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引起其空间变异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分别是中国和全球个人生态足迹的1.48倍和1.18倍,其中商品服务足迹所占比例最大(51.1%),徐州市主城区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②经过实验半变异函数交叉验证,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可以较好模拟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其中,个人生态足迹、住宅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碳足迹和食物足迹处于25%至75%之间,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③个人生态足迹、碳足迹、食物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趋势,以市中心为峰值逐渐向周围递减,住宅足迹呈多峰值分布,最高值位于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空间特征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5.
Acidification processes of the alcohol wastewater on molasses and the sugar-peptone manual make-up water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acidification capability. The two types of wastewater were both diluted into serial gradient dilutions and acidified separately. The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and were detected daily until acidification reached a maximum state. The degraded COD in each dilution, which were considered as degraded VFAs and analyzed. The ratio of the sum of produced VFAs and degraded VFAs to the initial COD of dilutions was defined as acidibility (V/C). It showed that within a large concentration extent, the V/C values were consistent for different dilutions of each wastewater. Thus acidibility becomes a characteristic of high strength organic wastewater quality. The acidibility of the alcohol wastewater on molasses was analyzed to be 0.71, and the acidibility of sugar-peptone manual make-up water was 0.76. In a practicable view, it is meaningful to set up acidibility as a new water quality index,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acidification technique in various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06.
为建立磁记忆信号与罐体焊接缺陷演变的对应关系,获得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焊缝处的磁记忆信号来实现对罐体的早期预警和无损检测技术,开展罐壁焊缝试样静载拉伸试验,研究油气储罐在静载拉伸过程中焊缝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并结合有限元模拟仿真进行磁场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磁记忆信号梯度值会在焊缝缺陷处产生突变;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磁记忆信号梯度峰峰值呈线性增加,并且峰值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7.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运用静态箱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水位的芦苇群落(Phragmites australis)和龙须眼子菜群落(Potamogeton pectinatus)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2 a(2003~2004)野外观测.发现龙须眼子菜群落(沉水植物)甲烷平均排放速率为(3.44±1.60) mg·(m2·h)-1, 仅为芦苇群落(挺水植物)的平均排放速率的21.94%.高水位芦苇的排放速率要大于低水位芦苇群落.芦苇群落的甲烷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并且5 cm土壤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是影响季节性和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观测数据和植物的分布面积,计算得出乌梁素海2003和2004年的甲烷排放量为1 024.6 t和1 156.7 t.  相似文献   
208.
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推导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在海水水质基准/标准研究和近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方面还缺乏成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而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PNEC)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是研究与制定相关环境标准/基准或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重点综述了当前各种PNEC的推导方法,对各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计算公式和毒性数据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了各方法的联系、区别和优缺点。针对当前污染物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海洋环境风险评价需求,尝试性的提出了PNEC推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9.
简要介绍了军用组合式集装箱联结器常见的失效形式,分析了各种失效的原因.指出军用组合式集装箱联结器在设计、制造、使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当,都可能会造成其失效;军用组合式集装箱联结器的失效原因,涉及到从材料、加工、结构、受力、使用环境到相关零件分析的多个过程.给出了一些典型工程失效分析案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10.
太原市PM10及其污染源中碳的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采集太原市PM10及其主要源(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风沙尘)样品,结合离线分步加热氧化法和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颗粒物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同位素组成, 并探讨了太原市PM10中碳的来源.结果表明,太原市冬季、春季PM10中OC、EC和TC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是-34.7‰、-23.5‰、-23.9‰和-30.5‰、-23.1‰、-23.9‰; 煤烟尘中OC、EC和TC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是-26.5‰、-23.2‰、-23.6‰,土壤风沙尘分别为-24.6‰、-14.1‰、-17.3‰,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尘分别为-27.7‰、-25.5‰、-27.0‰和-25.7‰、-24.3‰、-24.8‰. EC和TC的同位素组成是区分土壤风沙尘较好的标识指标,TC的同位素组成是汽油车尾气尘较好的标识指标;利用二元复合计算公式结果显示土壤风沙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70%;煤烟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1%、89%;汽油车尾气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8%、22%,柴油车尾气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6%、64%;太原市PM10中的TC和EC主要来源于煤烟尘,OC少部分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另外还有其他的重要贡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