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347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The catalysts of iron-doped Mn-Ce/TiO 2(Fe-Mn-Ce/TiO 2)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for low 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 of NO with NH 3.It was found that the NO conversion over Fe-Mn-Ce/TiO 2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iron doping compared with that over Mn-Ce/TiO 2.Fe-Mn-Ce/TiO 2 with the molar ratio of Fe/Ti = 0.1 exhibited the highest activ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6.8% NO conversion was obtained over Fe(0.1)-Mn-Ce/TiO 2 at 180°C at a space velocity of 50,000 hr 1.Fe-Mn-Ce/TiO 2 exhibited much higher resistance to H 2 O and SO 2 than that of Mn-Ce/TiO 2.The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N 2 adsorption,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NH 3-TPD and NOx-TPD),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echniques.BET,NH3-TPD and NOx-TP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NH3 and NOx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catalysts increased with iron doping.It was known from XPS analysis that iron valence stat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were in Fe3+ state.The doping of iron enhanced the dispersion and oxidation state of Mn and 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The oxygen concentr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increase after iron doping.Fe-Mn-Ce/TiO2 represented a promising catalyst for low temperature SCR of NO with NH3 in the presence of H2 O and SO2.  相似文献   
162.
对天然气活塞式压缩机产生噪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噪声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对策,经过治理,达到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级标准,减少了噪声危害;保证了设备的正常操作及维护。  相似文献   
163.
摘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是近十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监测方式,她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将其建设好与运行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4.
目的了解某石化厂噪声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噪声防护提供依据,减少职业病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噪声检测、作业人员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噪声作业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1.4~100.0dB(A);主要接噪岗位每周40h的等效声级为73.2~90.8dB(A),合格率为54.5%;噪声作业分级为0级、I级,分别占59.1%和40.9%。噪声关键控制点为各种泵类、风机、压缩机、冷却器等设备。结论该企业噪声危害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65.
铁铜内电解-膨润土组合工艺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铁铜内电解工艺和膨润土吸附的联合作用,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含铬模拟废水首先经过铁铜内电解法装置,该出水再经膨润土吸附,以达到去除效果。并考察此组合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铁铜内电解预处理确定最佳反应参数为:铁铜用量之比为8:1,反应时间为100 min,pH值为3.0;(2)膨润土最佳吸附条件为:膨润土用量为2 g/l,反应时间为20 min;(3)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初始浓度分别为30 mg/l和60 mg/l的实际制革废水中的铬进行了处理,都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其Cr(VI)去除率分别为99.54%和99.32%。  相似文献   
166.
上海市大气中PM10浓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2002年-2009年的PM10实测数据和同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上海市PM10污染分析研究。对2002年-200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了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以及上海市不同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空气环境质量在逐年好转,其标志是累计超标污染天数每年减少5天;在一年当中,污染天数最多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最少的是夏季;在空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的大趋势下,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环保政策。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关键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污染预防的转变。本设计从源头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运用预警理论和多种数学分析工具,研究建立了基于中国两大约束性指标SO2和COD的污染减排预警系统。该系统旨在对中国各省份的污染减排状况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预警,最终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信号灯的标志发布预警信号,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全国各省市的减排形势,为决策者提供形象、直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8.
还原-ZPF催化氧化降解2,4-DNT效果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实验室制备的α-FeOOH柱撑人造沸石(zeotileartificial pillared byα-FeOOH,ZPF)为催化剂,并利用FTIR与XRD技术进行表征,采用批式实验研究其催化H2O2氧化去除地下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效能,对比分析不同pH条件下Fe0还原、ZPF催化...  相似文献   
169.
树冠及叶凋落物对模拟酸雨缓冲能力的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树冠、叶凋落物和鲜树叶缓冲酸雨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比针叶树缓冲能力大;树叶汁液pH高的比低的缓冲能力大;阔叶树面积的大小,与缓冲能力成正比;针叶则相反。在pH2.0、3.0的处理中,它们的缓冲能力排序为:叶凋落物>鲜树叶>树冠。在pH4.5时,则是叶凋落物>树冠>鲜树叶。  相似文献   
17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二氧化钛光催化控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技术与措施,详细论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控制技术的控制机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