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498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372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餐厨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COD、TP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絮凝沉淀最佳工艺条件:最优絮凝剂为PFS,最佳投加量为450 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0 min,PAM投加量为0.6 mg/L,PAM投加时间为距离PFS投加后至少l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36%、83%,此时絮体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362.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的特点和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发展概况,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列举了一些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363.
在中、缅、印交界的29.1万km^2区域内,可区划为6种类型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庆在云南境内扩建和新建一批自然区,在三国交界区域建立中、缅、印国际自然保护区,并在缅甸葡萄城建核心地带管理所,在中国昆明建立东喜马拉雅山-横断山揿样性保护中心。中心对本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进行宏观研究,初步确认具有全球意义的原生态区与生态系统,探索跨国界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364.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总体构思的五大重点之一。为此 ,当前必须做好退耕还林 (草 )、提高抚仙湖、泸沽湖水质保护标准、加强滇池湿地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小城镇规划布局工作。  相似文献   
365.
滇池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义敏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117-119
研究发现滇池藻类以蓝藻为主 ,其数量在一年中的 4月最低 ,6月开始上升 ,在 8-1 0月达到最高。通过对藻类和滤液的不同浓度洗脱液的分析 ,在藻类和水体中都检出毒素峰 ,且集中在 50 %、60 %、 80 %的甲醇洗脱液中。藻毒素主要是MC -LR型 ,水体中的藻毒素来源于藻类的释放。  相似文献   
366.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并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用比表面分析仪和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温度、污水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含碳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达90%(w)以上,表面粗糙,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477.5 m2/g,碘吸附值376.48 mg/g。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0℃及时间60 min、含碳吸附剂加入量20 g/L、污水pH为7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502.12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45.31 mg/L.的含油污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51%和87.1%,处理后的COD和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42.62 mg/L和5.83 mg/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含碳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术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367.
The fractional dispersion model for natural rivers, extended by including a first order reaction term, contains four parameter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se parameters a fractional Laplace transform-based method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76 dye test data measured in natural streams, the new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shows that the fractional dispersion operator parameter F is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 causing the non-Fickian dispersion and F does not take on an integer constant of 2 but instead varies in the range of 1.4–2.0. The adequacy of the fractional Laplace transform-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is determined by computing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nded fractional dispersion model 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served from 12 dye tests conducted on the US rivers, including Mississippi, Red, and Monocacy. The agreement between computed and observed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is found to be good. When combined with the fractional Laplace transform-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the extended fractional dispersion model is capable of accurately simulating the non-Fickian dispersion process in natural streams.  相似文献   
368.
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钻井环境污染控制是实现清洁钻井的必要手段,文章介绍了钻井过程中的污染物和钻井作业环境污染控制措施,重点综述了钻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通过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将钻井作业对环境影响和危害的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69.
从最简单的二阶闭合假设导出的物质连续方程出发。用近几年来整个行星边界层(PBL)的实测平均风,湍流统计量和拉氏时间尺度随高度和稳定度变化的新结果。对定常的三维方程作数值解,得到一适用于中距离范围的湍流扩散型。该扩散型由纯湍流,地面有效粗糙度,风向切变以及气象参数垂直切变引起的σy随高度和σx随横风方向变化等四个因子组成。在10—100km范围内,扩散型与实测资料和现有的理论扩散型有相当好的一致性。本文的结果无论对PBL内扩散本质的认识还是中距离范围污染模式的建立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370.
利用优势菌生物系统的还原吸附作用去除水环境中的Cr(VI)是一种有前景的处理方法。为了进一步探究优势菌Brevibacillus sp. 还原去除Cr(VI)的机理,利用正交试验得到酶法制备优势菌原生质球的最佳条件,分析原生质球对Cr(VI)的还原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酶浓度0.1 mg/L,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30℃。高渗环境下的优势菌原生质球对Cr(VI)和总Cr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5.90%和63.82%,均高于完整菌株,而相对低渗环境下的原生质球,由于质膜破裂,对Cr(VI)和总Cr的还原吸附去除效率最低。结合Cr(VI)去除率高于总Cr去除率的现象可以推测,可再生原生质球对Cr(VI)的还原吸附过程是一个与其生理活性(透膜机制和代谢活性)相关的过程,且Cr(VI)的还原与吸附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反应。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Cr(VI)还原去除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