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cluding SO2, NO2, CO, O3 and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were monitored continuously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at Lhasa, Tibetan Plateau. Species exhibited similar seasonal variations except O3, with the peaks in winter but low valleys in summer. The maximum O3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in spring, followed by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3 and PM10 in spring indicated similar sources of them, and was assumed to be turbulent transport. Temperature was the dominant meteorological factor for most species in spring. High temperature accelerates O3 photochemistry, and favors air disturbance which is conductive to dust resuspension in spring. Relative humidity (RH)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were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summer. RH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pecies, while atmospheric pressure posed opposite situation. Wind speed (WS) was the dominant meteorological factor in autumn,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WS and species indicated diffusion by wind. Most species showed non-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winter, indicating the dependence of pollution on source emission rather than restriction by meteorology. Pollution weather character indicated that emissions were from biomass burning and dust suspens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ir stream injection from the stratosphere was observed during O3 pollution period. Air parcels from Southwest Asia were observed during air pollution period in winter. An enhancement in air pollutants such as O3 would be expected in the futu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3.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绘芳  李霞  王建刚  杨艳静 《生态环境》2007,16(4):1219-1224
对塔里木河下游经30a断流后的应急输水河畔植被进行外业调查,分析了调查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密度结构以及优势种群的格局分布,旨在了解输水后研究区植物群落在结构特征方面恢复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有植物13种,其中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优势种。不同地下水条件物种的重要值不同,表现在不同离河距离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结构,随地下水埋深不同植物群落由以胡杨和胀果甘草为主到以柽柳、黑果枸杞、花花柴和疏叶骆驼刺等抗旱耐盐碱植物为主。乔木层密度随着离河距离加大而减小,灌木层和草本层密度随离河距离加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群落垂直结构随离河距离加大由乔-灌-草3层逐渐转变为灌-草2层,随离河距离加大趋于简单。优势种群胡杨在离河300m以内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离河距加大而增强;柽柳灌丛在离河50m呈均匀分布,离河150m以外呈聚集分布,但离河750m段有向随机分布发展趋势。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在不同的离河距离具有差异,说明经过输水下游植物群落的恢复在结构特征方面有响应,为区域生态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首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进一步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GO)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同时,采用SEM对电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光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的电极光电响应性能得到了提高.最后,采用制备的电极为光阳极,通过光电催化氧化方法对铜氰络合物进行了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 V的条件下,采用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反应120 min后,剩余总氰的含量及铜的回收率分别为4.0%和96.3%;采用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反应60 min后,剩余总氰的含量及Cu的回收率分别为0.3%和99%.可以看出,经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显示出了较好的光电催化去除铜氰络合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针对普通碳材料吸附BPA需要过滤或离心等复杂过程,将Fe3O4晶体沉积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合成饱和磁化度为23.3 emu/g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MWCNTs)以实现简便的固液分离.MMWCNTs对水相BPA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饱和吸附量为14.9 mg/g.MMWCNTs对水相BPA的吸附过程△G为负值,是一个自发过程;△H为负值,是一个放热过程;△S为正值,是一个熵增过程.MMWCNTs对BPA的吸附具有物理吸附特征,MMWCNTs与BP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96.
我国可持续能源工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严重滞后于世界能源工业发展,但中国具有发展天然气、核电、水电等洁净能源的巨大前景,因此大力发展天然气、核电等能源是中国建立可持续能源工业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相同含量活性组分(MoO3、CoO和NiO)不同USL沸石含量的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吡啶红外(Py-FTI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Cat.0(参比剂,仅以γ-Al2O3为载体)相比,添加USL沸石催化剂所得加氢油的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和研究法辛烷值(RON)均增加;仅当催化剂载体中USL沸石加量在0~40m%之间变化时,加氢油的异构烷烃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当载体中USL沸石添加量在0~20m%之间变化时,催化剂的脱硫率有所升高。综合对比,当载体中USL沸石添加量约为40m%,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指标,脱硫率达90%,RON损失仅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98.
刁硕  邱晨 《环境工程》2013,(Z1):673-676
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探讨了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优势及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优化合作平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
攀枝花市的经济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攀枝花市是我国60年代在川西南山地河谷中建设起来的钢铁工业城市,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作者对攀枝花城区用地特点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未来用地布局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0.
磷酸钙沉淀法是从污水中回收磷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测定溶液浊度的方法研究了钙磷比为2∶1的条件下pH和硅酸对磷酸钙沉淀的影响.结果发现,pH低于6时,短时间内溶液中不能形成磷酸钙沉淀;而pH大于7时,溶液中迅速生成磷酸钙沉淀,且随pH的增加沉淀速度变大.XRD谱图表明,pH=7或8时都生成热力学最稳定的羟基磷酸钙沉淀.7 mg·L-1单硅酸的存在使生成的磷酸钙溶液的初始浊度从10NTU增加到20 NTU,使磷酸钙沉淀速度加倍,说明单硅酸能促进磷酸钙的沉淀速度.而聚硅酸使溶液初始浊度从10 NTU降低到0 NTU,抑制了磷酸钙的沉淀速度,表明不同形态的硅酸对磷酸钙的沉淀速度有不同的影响.XRD谱图表明,硅酸存在时,溶液中除了生成羟基磷酸钙外,还生成其他类型的磷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