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0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3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9篇 |
废物处理 | 71篇 |
环保管理 | 85篇 |
综合类 | 620篇 |
基础理论 | 190篇 |
污染及防治 | 361篇 |
评价与监测 | 36篇 |
社会与环境 | 38篇 |
灾害及防治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Xiaolong Li Congcong Ding Jiali Liao Liang Du Qun Sun Jijun Yang Yuanyou Yang Dong Zhang Jun Tang Ning Li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7,29(3):9-15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isolated from soil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xplo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pectroscopy (XANES). Ou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pproximately 16.0% of U(VI)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uranium nitrate could be reduced by Bacillus sp. dwc-2 at pH 8.2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dditionally,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bio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XP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ranium presented mixed valence states (U(VI) and U(IV)) after bioreduction, which wa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by XANES. Furthermore, the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reduced uranium was bioaccumulated mainly within the cell and as a crystalline structure on the cell wall. These observations impli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uranium m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fate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se bacterial strains occur. 相似文献
4.
我国削减并逐步替代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的策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具有低表面张力、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卫生、消防与电镀等工业领域.但是,PFOS具有高持久稳定性,会在环境、人体与动物组织中富集,因此2009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将PFOS列为新增POPs受控物质.目前,我国还在生产和使用PFOS,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削减并逐渐替代PFOS及其衍生物,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介绍了PFOS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其替代技术,提出了削减和逐步替代PFOS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地设定水质基准是水生生物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水体电导率数值的高低由溶解于其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浓度所决定,而较多的研究也证明电导率能够显著地影响水生生物类群,特别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存活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离子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无法开展基于室内实验的水生生物电导率基准值的推导。本文借鉴美国环境保护局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建立电导率基准值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打分方法,分别从电导率是否对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存在毒性效应、人为干扰的增强是否会通过电导率产生毒性作用,以及其他环境因子是否对电导率基准值的制定产生影响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野外数据建立我国电导率基准的可行性。研究区域为辽河流域的浑河及太子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升高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的出现频率。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同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显著地增加了水体中电导率的数值。对有可能引起物种消失的其他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是引起大型底栖动物消失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基于野外调查数据来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基准值是可行的,为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掺杂钙钛矿型催化剂LaFexMn1-xO3,并以其为催化剂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煤气化废水纳滤浓缩液。采用XRD,SEM,FTI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催化剂均具有标准的钙钛矿型结构,其中,LaFe0.9Mn0.1O3的结构稳定,比表面积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中LaFe0.9Mn0.1O3的催化活性最高,且稳定性好,连续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未见明显减弱;在H2O2投加量3.0 g/L、n(H2O2)∶n(LaFe0.9Mn0.1O3)=12∶1、反应温度160 ℃、反应压力1 MPa、浓缩液pH 3、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优条件下,COD、UV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9%、95.2%和68.0%,BOD5/COD由0.02提升至0.40,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b2+ adsorption on the surface of birnessites with different average oxidation states (AOS) of Mn, synthesized under acidic and alkali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adsorbed Pb2+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n AOS in birnessites. The amount of Pb2+ adsorbe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released Mn2+, H+, and K+ (r = 0.9962 > 0.6614, n = 14, α = 0.01). The released Mn2+, H+, and K+ were derived mostly from the corresponding catio... 相似文献
9.
NaCl和KCl对厌氧污泥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系统中,进行盐质量浓度(NaCl或KCl质量浓度,下同)对厌氧污泥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不同拟合的COD降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盐质量浓度为10~30 g/L时,KCl对厌氧污泥的COD比降解速率的抑制程度大于NaCl;当盐质量浓度由0 g/L增至1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增加;当盐质量浓度由10 g/L增至3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在厌氧污泥系统中,NaCl抑制作用下的盐抑制常数高于KCl,且颗粒污泥的盐抑制常数高于絮状污泥. 相似文献
10.
珊瑚碎屑是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其显著特征是存在大量的内孔隙。为了深入揭示珊瑚碎屑内孔隙特性,通过电镜扫描(SEM)和压汞试验(MIP),分别定性和定量化地分析了珊瑚碎屑颗粒表面及内部孔隙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珊瑚碎屑存在由珊瑚虫生长和微生物共生形成的两类大小、形态及分布不同的内孔隙;珊瑚碎屑的整体孔隙度为9%~25%,由珊瑚虫生长而形成的孔隙等效直径为10~200μm;由微生物形成的孔隙面孔隙度低,孔隙直径多为4μm以下,且等轴或不等轴孔隙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