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6篇 |
免费 | 834篇 |
国内免费 | 38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72篇 |
废物处理 | 474篇 |
环保管理 | 767篇 |
综合类 | 6141篇 |
基础理论 | 1522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2830篇 |
评价与监测 | 490篇 |
社会与环境 | 453篇 |
灾害及防治 | 4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238篇 |
2022年 | 589篇 |
2021年 | 610篇 |
2020年 | 579篇 |
2019年 | 452篇 |
2018年 | 475篇 |
2017年 | 592篇 |
2016年 | 611篇 |
2015年 | 672篇 |
2014年 | 738篇 |
2013年 | 946篇 |
2012年 | 885篇 |
2011年 | 806篇 |
2010年 | 669篇 |
2009年 | 652篇 |
2008年 | 662篇 |
2007年 | 634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37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50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厦门地震台数字化观测误处理事件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厦门地震台数字化观测中出现的误处理事件,查找出诸多原因,如预处理软件存在BUG、数据处理方法不当、电源故障等。也提出一些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942.
943.
动态飞行模拟器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动态飞行模拟器(DFS)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架构、模块、接口设计以及软件具体实现方法。方法在DFS工程控制系统功能及软件设计基础上,对运动控制系统功能及其与工程控制系统关系进行分析,结合现有软件设计方法及数据通讯方式,对软件进行架构设计、接口设计、模块设计,并结合软件运行环境对系统上位机软件进行设计。结果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实现了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及其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并通过了工程实践对软件设计方法有效性的验证。结论工程实践表明文中所述DFS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44.
以人工配制无机高氨氮废水为进水,通过接种CANON污泥,以陶粒作为填料,研究了HRT和DO对生物膜CANON反应器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基本不变,依次控制反应器的HRT为9、7、5 h,同时控制DO的范围为1.16~3.20 mg·L-1.研究发现:1当DO为1.20~1.75 mg·L-1时,尽管提高DO有利于提高AOB的活性和系统内基质的传质效果,但是CANON反应器的NH+4-N、TN去除效果依然随着HRT的缩短而下降,尤其当DO超过2.50 mg·L-1时,TN去除效果大幅度下降;2当DO为1.20~1.75 mg·L-1时,随着HRT的缩短,CANON反应器的短程硝化性能趋于稳定,而当DO超过1.75 mg·L-1时,即使缩短HRT,其短程硝化性能依然遭到严重破坏;3CANON反应器中短程硝化稳定性能和去除效果较佳的条件是HRT为7 h,且DO控制在1.20~1.75 mg·L-1之间.HRT和DO是废水生物处理的重要运行参数,直接影响到生物处理的效果和出水水质,协调控制两者的变化范围,对提高CANON工艺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45.
946.
947.
静水条件下,研究了Mn2+与Mn7+对刺参幼参行为和存活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幼参在0.8 ~ 16 mg/L浓度范围内的Mn2+暴露96 h后死亡率均为0.0%,Mn2+在此浓度范围内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但暴露于0.1 ~ 6.5 mg/L Mn7+中时,幼参的死亡率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而升高。暴露48 h时,幼参的死亡率与Mn7+的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Mn7+浓度高于0.5 mg/L时即对幼参表现出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其安全浓度(SC)为0.31 mg/L,Mn7+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Mn2+。随着水体中Mn2+与Mn7+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Mn元素含量和累积速率均逐渐升高,但富集系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Mn7+在幼参体内的富集作用强于Mn2+。 相似文献
948.
苏州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端元影响量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和当地背景值评价了苏州地区表层水稻土重金属(Pb、Cd、As、Hg、Cu、Zn、Ni、Cr)的污染(富集)状况.结果发现,苏州地区土壤Cd、Hg、As、Pb、Zn、Cu、Cr和Ni平均含量分别是0.23、0.23、9.14、35.36、103.36、35.75、77.12和33.18μg·g-1;除As外,其余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皆明显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通过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比,发现苏州地区土壤中Cd和Hg是8种重金属中风险最高的.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苏州水稻土重金属Cd、Hg、Pb、Cu和Zn出现了污染,其中以Cd和Hg的污染程度最突出,约80%的土壤样品出现了Pb轻度污染.因子得分-多元回归法(PCS-MLR)估算表明,70%的土壤Cd来自与有色金属或磷有关的人为活动;土壤中约50%的Pb和72%的Hg源于大气沉降的贡献;土壤的Zn和Cu污染主要来自与有色金属或磷有关的人为活动,该端元对土壤Zn和Cu的影响率分别为53%和45%. 相似文献
949.
Yongguang Yin Xiaoya Yang Xiaoxia Zhou Weidong Wang Sujuan Yu Jingfu Liu Guibin Ji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5,27(8):116-125
The inevitable release of engineer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into aquatic environments has drawn great concerns about its environmental toxicity and safety. Although aggre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transport and toxicity of AgNPs, how the water chemistry of environmental waters influences the aggre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ngineered AgNPs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aggrega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coated AgNPs was investigated in eight typical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with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s, hardnes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concentrations) by using UV–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Raman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to probe the interaction of DOM with the surface of AgNPs. Further, the photo-transformation and morphology changes of AgNPs in environmental waters were studied by UV–visible spectroscop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oth electrolytes (especially Ca2 + and Mg2 +) and DOM in the surface waters are key parameters for AgNP aggregation, and sunlight could accelerate the morphology change, aggregation, and further sedimentation of AgNPs. This water chemistry controlled aggregation and photo-transformation should hav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the transport and toxicity of AgNP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定位监测和样品跟踪采集,在旱季对喀斯特小流域连续20天无前期降雨的一场暴雨(累计降雨量64mm)水文水化学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降雨事件(8.5mm)未能引起溪流水位、电导率及温度的明显变化,而当累计降雨量达到35.5mm后溪流水开始响应。此后,溪流水文水化学参数对降雨快速响应,除硝态氮外,电导率(EC)、δ18 O、Ca2+迅速降至最低值,雨水稀释作用对其水化学变化起主要作用。通过对溪流新旧水比例进行划分发现,降雨前期和后期,溪流以旧水补给为主,而在水位快速上涨阶段,新水比例达到34%左右。两次降雨过程中,在溪流水水位升高的情况下,水体中硝态氮浓度仍然表现出高于雨前浓度的趋势。该研究为该区旱季小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物防治方面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