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7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77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5篇 |
废物处理 | 98篇 |
环保管理 | 162篇 |
综合类 | 1155篇 |
基础理论 | 232篇 |
污染及防治 | 578篇 |
评价与监测 | 80篇 |
社会与环境 | 61篇 |
灾害及防治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大中型风机叶轮前盘的新工艺——滚轮芯模简易旋压成形工艺,这种工艺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中国东部春季一次强冷锋活动空气污染输送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CMAQ(4.7.1)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长岛和洪泽湖站点污染物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31日—4月3日影响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冷锋天气空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强冷锋过程. 由结果可知,此次强冷锋前后污染物浓度呈先升后降又上升的现象. 在冷锋移动过程中,锋前出现一条高浓度污染带,锋面将污染物抬升至800~500 hPa的高度,使污染物在对流层中层快速向西太平洋传输;冷锋对当地污染物的去除不仅有水平方向的推动作用,还会使污染物向高空输送. 锋面过后污染物浓度急剧降低,冷锋对长岛站点SO2、O3、NOx、PM2.5的清除率分别为90.87%、34.10%、50.56%、72.69%,对洪泽湖站点则分别为82.53%、50.45%、65.11%、36.80%. 锋面过去1~2 d后,高压控制天气形势下污染物再次开始积累、浓度回升. 冷锋前后污染物形成一个“积累—锋前抬升—高空平流输送—锋后大风清除—积累”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3.
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国家技术规范,基于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常规污控设备协同脱汞的现场测试数据(文献报道和实测值)及各省原煤w(汞)的实测值,初步构建了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2010年的燃煤量、污控方式布局为基础,计算了该年度汞排放的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的总不确定度为48.8t,占平均排放总量的34.3%;其中60.2%源于污控设备脱汞效率的不确定度,39.8%源于原煤w(汞)的不确定度;采用ESP(静电除尘)、ESP+WFGD(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ESP+WFGD(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和FF(袋式除尘)大气污控组合的机组各存在6.0、32.2、9.7和0.9t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分别占各对应机组烟气汞排放量的19.3%、32.8%、84.6%和53.6%,其中SCR+ESP+WFGD污控组合烟气汞排放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大. 随着我国烟气脱硝工作全面推行,2015年以后,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的机组所占比例将会提高到66%以上,如果仍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则来自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机组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将会大幅增加,因此急需增加对该类装置脱汞效率的实测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114.
115.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环境系统包含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和非确定性的,因此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传统的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灰色聚类分析方法正是考虑了环境系统这一特点,因此现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采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西安某河流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各年之间的污染程度以及各污染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有效地提取了信息。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119.
120.
模拟二甲胺的水体污染,采用静态实验装置,从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向,讨论活性炭对水体中二甲胺的降解情况;同时讨论了Fenton氧化-活性炭联合法降解二甲胺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二甲胺是一个放热自发的过程,在常温下吸附符合Langmuir的吸附等温模型,吸附速率较慢,在90 min左右才能够达到吸附平衡,同时,溶液的pH值越大,活性炭对二甲胺的吸附作用越明显;而Fenton氧化-活性炭联合法对高浓度的二甲胺溶液降解效果明显,当按H2O2 2.4 mL/L,FeSO.47H2O 12 mg/L,活性炭0.2 g/L的比例投加药剂时,二甲胺的去除率在99%以上,溶液COD的去除率达到81.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