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1069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26篇
综合类   1892篇
基础理论   8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52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oil contamination with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serious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mediate contaminated soils. Biochar has a large surface area, and high capacity to adsorb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Biochar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to reduce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leachability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soils through adsorption and other physicochemical reactions. Biochar is typically an alkaline material which can increase soil pH and contribute to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Application of biochar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may provide a new solution to the soil pollution problem.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n the impact of biochar on the environmental fate and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contaminated soil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identified to ensure a safe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char as a soil amendment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相似文献   
992.
大气污染物对流垂直输送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欧拉型硫沉降模式探讨了积云对硫污染物的对流垂直输送作用.结果表明,积云引起的垂直气流是造成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及输送通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流垂直输送可使硫污染物在高层出现大浓度区,浓度的增加率为50%—400%,中层和低层的浓度相应也有所变化.积云区内南北剖面上的通量也因对流输送作用在高层出现了大值中心.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西部秦岭地区八卦庙、双王、煎茶岭 3种重要类型金矿床为例 ,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 ,开展若干新方法新技术的找矿试验 ,研究发现 ,八卦庙式金矿岩石的烃含量与其金品位大致成正相关关系 ;而且金矿化强度和规模越大 ,相关系数值也越大 ;据此根据石英脉的烃含量对隐伏金矿床 (体 )和金矿化规模进行预测。双王式金矿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为B、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Ba(-) ,尾晕元素为Mn、Bi。通过原生叠加晕垂向研究预测 ,双王和八卦庙金矿床现有的金矿体向下延伸还较大 ,在矿床的深部存在有盲矿体。煎茶岭式金矿的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比围岩要小 ,铅同位素曲线的低峰区往往就指示矿体所在 ;预测区的2 0 6Pb/ 2 0 4 Pb、2 0 8Pb/ 2 0 4 Pb比值变差椭圆图的形状和轴向斜率与已知矿区趋于一致 ,并且两者的变差椭圆图形大部分重叠 ,说明存在有同类型金矿体。以上研究成果为同期或后来的勘探工作或矿山采矿所验证。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重金属流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r、As、Pb在煅烧熟料、颗粒物和尾气中的残留率.在900、1 000、1 100、1 200、1 300和1 450℃温度条件下,将添加Cr、As和Pb化学试剂的生料分别进行煅烧,模拟重金属在水泥窑内不同温度带的煅烧过程.结果表明,6个温度条件下,Cr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呈现不规则变化;颗粒物中的Cr在1 200℃条件下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32.79%(w);在900℃和1450℃条件下,烟气中的Cr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0.24%(w).6个温度条件下As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1 000~1 450℃条件下稳定在81%~83%之间;在900℃条件下,As在熟料中的残留率最大,所占比例为97%(w);在1450℃条件下,As在尾气中的分布达到最大值,所占比例为0.0023%(w).6个温度条件下,Pb在熟料中的残留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挥发颗粒物中的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尾气中Pb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巯基棉预富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痕量丁基锡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了巯基棉预富集丁基锡的环境影响因素和解吸方法。三种形态丁基锡均在pH为中性、低盐度时有最佳吸附。三丁基锡和二丁基锡在所研究水体的预富集测定中均有较佳回收率(92.5%~100.8%)。另外,对巯基棉吸附三种形态丁基锡的动力学特征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杀螨剂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霸螨灵:克螨特=1:3)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对土壤的呼吸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统计分析表明霸螨灵、克螨特及其混剂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危害系数法来评价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程度,各处理浓度的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系数均不超过20,亦表明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或无实际危害级的农药.  相似文献   
997.
黄润  戴飞鸿  陈少瑾 《生态环境》2008,17(2):495-499
水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是经典的分析化学难题,传统分析方法既费时又费材料,且只能测定某一时间点的浓度.三油酸甘油脂半透膜被动采样器虽能克服传统方法的一些缺点,但对膜的要求较高.通过在一个固定于不锈钢网上,扁平、密封的商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袋夹层中均匀涂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出一种新的半透膜被动采样器.用此被动采样器在混合多氯联苯(PCBs)的过饱和水溶液中反复模拟采样,测得半透膜最佳富集时间、时间和富集量的关系曲线以及其它特性.使用气质联用仪测得的数据证明此装置可用于水体中多氯联苯等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其线性富集时间可达 9 d,富集率大约为3×103 ~ 6×103倍,为今后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富集率好、费用低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近年来太湖水质恶化已影响太湖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了太湖污染来源及污染状况探讨了太湖污染的发展原因,指出了太湖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如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治理,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一种以沼气提升厌氧反应器(CLR)+立式A3/O3-MBR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有着良好的处理效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CLR单元对COD负荷的变化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高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当进水负荷为6~8 kg COD/(m3·d)时,CLR出水COD、VFA和SS可以分别低于5 000、1 000和2 000 mg/L,COD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立式A3/O3-MBR能够进一步去除CLR厌氧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COD 5 4+-N 3垃圾渗滤液的成本大约为36.98元。  相似文献   
1000.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this article employs re- gional share, structural shift and competitive shift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benefit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 by comparing with agriculture, foresting, stockbreeding and fishing before and after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CFFG). Then authors draw following conclusion: while CFFG program has been put in practice,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 has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rowth faster, structural predominance obvious and more competitive. But the contributiveness from the competition is not too much yet, and the structural benefit of forest estate and stockbreeding are restr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