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0篇 |
免费 | 2179篇 |
国内免费 | 33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37篇 |
废物处理 | 192篇 |
环保管理 | 438篇 |
综合类 | 3612篇 |
基础理论 | 87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329篇 |
评价与监测 | 288篇 |
社会与环境 | 249篇 |
灾害及防治 | 1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6篇 |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468篇 |
2021年 | 419篇 |
2020年 | 413篇 |
2019年 | 325篇 |
2018年 | 311篇 |
2017年 | 387篇 |
2016年 | 375篇 |
2015年 | 397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490篇 |
2012年 | 454篇 |
2011年 | 422篇 |
2010年 | 334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33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儿童和交通警察两类人群为例,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由于儿童的呼吸带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带非常接近,交警在机动车尾气环境中暴露事件太长,导致这两类人群的呼吸系统极易遭到破坏,发生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压发生改变导致了抵抗能力的下降。最后建议通过采取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检查维修制度等有效措施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污泥热解残渣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铝污泥热解或焚烧残渣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污水处理过程投加的铝盐絮凝药剂的回收与高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针对辽河油田欢三联稠油污水处理污泥的热解残渣具有较高铝含量的特点,开展采用盐酸进行铝溶出及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700~750℃,焙烧时间控制在1h即可。将经过焙烧活化的残渣在常温下进行酸溶,酸溶时间为2~5h,选用25%~30%盐酸,氧化铝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0~1∶1.2为宜。将溶出的铝溶液制备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采用CaO粉末来调节pH值为3.5,聚合反应时间为1d,即可得聚合氯化铝溶液。 相似文献
156.
157.
在界定绿色酒店概念的基础上,以秦皇岛市餐饮行业为调查对象,对市内各类酒店的经营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各类酒店存在绿色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对健康安全的重视不足、节能减排知识和策略匮乏、服务方式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作用和社会力量、发挥酒店自身积极性的解决方案,从增强酒店绿色意识、引导顾客绿色消费,健全酒店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体系,强化酒店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积极促进酒店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阐释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8.
159.
双流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双流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基础之上,选用了主要反映工业生活污染的综合指标COD、BOD5和反映农业污染程度的NH3-N,NO3-N,NO2-N作为评价因子,研究了双流地下水污染现状,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和点群分析法分类并评价了区域地下水污染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0.
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用地公平、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等四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96-2006年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用地公平性较高且变化较小,而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明显增加;2006年土地利用社会效益以遂溪县最高、徐闻县最低。分析了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