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0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安全科学   672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353篇
综合类   3680篇
基础理论   718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252篇
社会与环境   335篇
灾害及防治   1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71.
选取南方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作业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拆解地大气中二噁英的污染特征、气相-颗粒相分配及呼吸暴露风险。通过对5个采样点(包括1个背景点)的研究发现,电子垃圾拆解作业区颗粒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20.64-56.14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293-1.490 pg·m^-3;气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3.861-19.29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384-2.150 pg·m^-3。背景点大气中二噁英浓度相对较低,颗粒相和气相样品中质量浓度值分别为:3.734 pg·m^-3和2.637 pg·m^-3,毒性当量仅为I-TEQ 0.176-0.267 pg·m^-3;要明显低于电子垃圾拆解区。基于污染物气相-颗粒相分配系数与蒸汽压的关系对二噁英的气-固分配行为研究显示,除了拆解混合作业区有较好的分配系数(-0.64)外,其它监测点位二噁英的气-固平衡状态较弱(-0.27--0.03),更多的是以低分子量的单体化合物赋存于气相样品中。对拆解区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呼吸暴露风险要高于成年人;同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其二噁英的呼吸暴露量均要高于国内外城市报道的二噁英人体呼吸暴露量,说明本次监测的电子垃圾拆解区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72.
2004年春季北京一次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03-27~2004-03-29北京发生沙尘暴天气期间,监测了气溶胶TSP、PM10和PM2.5的浓度,利用撞击式采样器采集了8级膜样品,并用ICP-MS分析了气溶胶中元素的含量,同时监测了地面辐射和风速的变化.结果显示,此次沙尘暴导致TSP浓度比平时增加3~4倍,PM10浓度增加2~3倍,PM2.5浓度有所降低.研究还表明:地壳元素Na、Mg、Al、Mn和Fe主要分布在粗粒子上.而污染元素Zn、Pb主要分布在细粒子上,污染元素主要是本地源.沙尘暴对总辐射有明显的影响,导致地面总辐射衰减了37.8%.受大风影响粗粒子浓度增加显著,细粒子浓度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73.
研究硫酸铝渣和硫铁矿烧渣制聚硅酸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参数.提取硫酸铝渣中的SiO2得到Na2SiO3溶液,提取硫铁矿烧渣中铁得到FeSO4结晶.用FeSO4结晶制备聚合硫酸铁.用含3.5% SiO2的Na2SiO3溶液,控制pH=4.0,制得聚硅酸,将聚合硫酸铁加入聚硅酸制得聚硅酸硫酸铁絮凝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硅酸硫酸铁结合了SO2-4.检测了聚硅酸硫酸铁对模拟浊水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絮凝效果,用铁和硅物质的量比为0.5、用量0.5 mL/L的聚硅酸硫酸铁,处理模拟浊水,除浊率可达90%以上.用铁和硅物质的量比为1.5、用量4.0 mL/L的聚硅酸硫酸铁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化处理尾水,CODCr去除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974.
一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灰关联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结论的定量化,但其存在不同层次上的缺陷;为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改进.先将各断面的多个污染指标分成几个低层次子集,将其元素归一化后得出相应的关联系数,通过赋予一定权重求出低层次子集的关联度,最后求出较高层次的关联度,并列出关联系数矩阵.这样可以容易地看出各断面水质属于哪个级别.此外,通过一应用实例并与现已流行的众多灰关联改进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证了这种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5.
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实际状况,采用EMR300电磁辐射分析仪,对电脑电磁辐射在100kHz~3GHz的电场强度值(V/m),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性监测和宿舍、机房内的现场监测.监测的结果表明:宿舍中心处电磁辐射环境强度(100kHz~3GHz频率范围内的综合电场强度)低于0.5V/m;距离显示器屏幕前方0.4m以上操作电脑,则眼睛处辐射强度在安全值内.而目前,机房内台式电脑按行紧密摆放,前排电脑操作者后脑正对后一排电脑显示器突出的后部处,在后脑处辐射强度可超过10V/m;此外,学生宿舍空间拥挤,鼠标、键盘通常与显示器近距离摆放在一起,造成显示器辐射与键盘、鼠标自身辐射叠加,导致在键盘和鼠标处手掌受到的辐射强度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76.
文章对南山隧道K4+374-+381段塌方进行了地质上的成因分析,并说明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77.
用CWAO技术处理COD为2 000 mg/L的亚甲蓝水溶液.以Cu(NO3)2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压力及进水pH值对亚甲蓝水样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值的影响.实验表明,亚甲蓝的氧化效率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温度及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然而,综合考虑亚甲蓝的氧化效率、试剂费用、设备成本及能量消耗,实验确定Cu(NO3)2的投加量以Cu2 计为150 mg/L,反应温度及压力分别为200℃和2.0 MPa.在酸性进水条件下,COD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降低而升高;而在碱性进水条件下,COD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升高而升高.pH值按COD去除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3.87、11.23、5.50、7.25、9.47,实验确定最佳进水pH值是3.87.在以上最佳的操作条件下,反应150 min,水样COD去除率达97.4%,脱色率达99.97%,出水pH值3.63.  相似文献   
978.
南京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城市化使得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为剧烈的部分,具有独特的区域环境,其中城市内部温度显著高于周边郊区的热岛效应是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南京市是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但对其研究很少。利用两个时相的MODIS 31波段数据,生成南京城市亮温场,分析了南京热场的分布、大小,利用亮温场均值、方差和相对温度评价城市热岛强度,并对两个时相城市热场的范围及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认为由于MODIS数据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实时免费接收政策使其用来动态监测城市热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9.
为深入研究过电流故障铝导线熔痕部位与组织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模拟2.5 mm2BLV铝导线通25~ 187.5 A电流时的发热、熔断和燃烧过程,研究过电流铝导线发热形变与熔痕形成的内在关联,根据各部位熔痕受热形成过程,分类识别典型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值升高,铝导线先后出现线芯发热、绝缘热解、熔断拉弧、绝...  相似文献   
980.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CuO修饰Ti基阴极和SnO2-Sb2O5修饰Ti基阳极,组成无隔膜电解体系,以模拟废水(NO3--N 50mg/L)为对象,进行了水中NO3--N去除实验研究.结果数据表明,CuO修饰Ti基阴极对水中NO3--N的去除率随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搅拌强度和电解时间增加而增加,在电流密度10mA/cm2、极板间距9mm、中等搅拌强度下电解150min,NO3--N催化还原去除率可达93.8%.Cl-支持电解可使NO3--N催化还原产物NH4+-N氧化为N2-N去除.在电流密度10mA/cm2、极板间距9mm、NaCl添加量600mg/L、中等搅拌强度下电解120min后,NO3--N和TN的去除率达到89.3%和86.9%,NO2--N和NH4+-N未检出.分析认为NO3--N还原机制为NOx中O被阴极表面Cu吸附固定,N—O键受氢攻击破坏,逐步还原.阳极电解Cl-生成HOCl,HOCl氧化NH4+-N成N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