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针对现有电梯制动器难以通过可靠的仪器进行现场检测的状况,设计了便携式电梯制停参数检测装置。采用基于飞行时间(TOF)的测距技术和微机电(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电梯制停过程中的制停距离和平均制停减速度进行测量,结合制停时间,综合判断电梯制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测得电梯加速度与现有方法测试结果吻合,制停距离测量误差更小,为检验人员进行电梯制停参数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3.
对以木片为填料的塔式生物滤池配置循环装置,将其应用于处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通过设置不同的循环次数,比较了循环操作对滤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循环式生物滤池在处理径流过程中存在适应驯化期,不同的污染物质其适应驯化时间不同.COD所需驯化时间最长,适应期内总入水水量达到装置空隙体积的8.5倍;NO3--N和TP适应期相当,总入水水量约为空隙体积的7.2倍;TSS与TN所需的时间最短,总入水水量约为空隙体积的5.3倍.该循环式生物滤池对TSS、COD、NH4+-N、NO3--N、TN和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86.2%、24.3%、11.1%、85.9%、37.7%和45.7%.循环操作对生物滤池的性能影响研究表明,TSS、NH4+-N与TP的去除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TN与NO3--N的去除未明显影响.由于循环过程中部分有机质从木片中析出,使得有机物质(COD)的去除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4.
Zhan  Junyi  Yang  Qin  Lin  Zhiyi  Zheng  Tianrun  Wang  Maojia  Sun  Wenjun  Bu  Tongliang  Tang  Zizhong  Li  Chenglei  Han  Xueyi  Zhao  Haixia  Wu  Qi  Shan  Zhi  Chen  Hu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8(11):13275-1328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onyza blinii (C. blini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mainly grown in Sichuan, China. C. blinii is suitable for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相似文献   
3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Discharge plasma technology is a new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for water treatment, which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free radical oxidation, high...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与玉米秸秆焚烧处置过程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释放特征,对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可燃组分以及生活垃圾与玉米秸秆混合焚烧组分在焚烧过程烟气中PAHs化合物释放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样品中的16种PAHs进行分析,研究气态以及颗粒态PAHs的释放因子、环数比例、气固态分配以及排放特征值.结果表明气态PAHs排放因子为当垃圾与秸秆混合比例为1∶2时PAHs的总量最多,而颗粒态为当垃圾与秸秆混合比例为1∶3时PAHs的总量最多;气态PAHs主要集中于2~3环低环数化合物,颗粒态PAHs则主要以中低环数(3~4环)化合物为主,本研究为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通过简要回顾生态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将生态保护学划分为自然保护学和生态保护学两个阶段。从研究对象及性质、内容与分支、学科基础、学科体系,论述了《环境保护学》的建设和发展,并指明了生态保护学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给子孙留下一片蓝天绿地是我们环保人的责任,我们用事实记录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历程。  相似文献   
39.
拳文通过对硫化碱企业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进行探索,并结合企业实际,初步对硫化碱短旋转窑炉的粉尘及二氧化硫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0.
利用1980-2014年黑龙江省15个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玉米冷害评估气象行业标准规定的≥10℃积温距平指标,对玉米3个发育关键时期出苗-七叶期、出苗-抽雄期、出苗-乳熟期的冷害进行动态判识,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积温距平与玉米实际单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4年间,玉米3个发育时期内的冷害年数在7~17年之间,冷害发生对气候变暖趋势具有明显的响应;21980-2014年间研究区玉米3个发育时期冷害的发生随时间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中期以前为高发期,之后冷害发生频率下降。空间分布上,冷害呈现北多南少特征,并具有群发性、区域性和局地性特点;31980-2014年间,研究区玉米3个发育时期的≥10℃积温距平具有16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总体表现为1995年以前偏冷,之后偏暖,其中玉米出苗-七叶期积温距平存在最近几年偏冷的趋势;4研究区67%的站点≥10℃积温距平与玉米实际单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积温距平为100~200℃·d,利于玉米高产;5≥10℃积温距平指标赋予玉米冷害判识指标生物学和农学意义,充分表征玉米不同发育时期热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有效提升作物冷害判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