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578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目的 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为不锈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电化学设备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自腐蚀和电偶腐蚀行为,并结合质量损失和腐蚀形貌研究阴阳极面积比对电偶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2种金属的自腐蚀电位相差600 mV,电偶腐蚀倾向严重。当二者发生电偶腐蚀时,不锈钢作阴极,船体钢作阳极。随着不锈钢与船体钢阴阳极面积比的减小,船体钢的腐蚀速率和平均腐蚀深度减小,不锈钢的腐蚀形貌则不受面积比的影响。结论 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增加阳极材料面积的方法来降低电偶腐蚀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应用ARPS-CMAQ模拟研究石景山污染对北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了中尺度气象模型ARPS与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耦合模型系统,应用该模型系统模拟研究了2002年1月份和8月份石景山区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8两个月份石景山区污染对北京市PM10的月均贡献浓度分别为29.68μg·m-3和32.09μg·m-3,其中污染较重日的日均贡献浓度在50μg·m-3左右,说明石景山污染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同时,进一步对两月典型污染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所选两个污染过程中,石景山对北京PM10的贡献浓度与监测浓度同步升高或降低.首先,在污染过程的前期,石景山贡献浓度较低且变化不大,之后贡献浓度与监测浓度同步快速上升,该阶段贡献浓度增量对监测浓度增量的贡献较大,分别占到了同期各自监测浓度增量的52.89%和44.78%,最后,贡献浓度与监测浓度同步降低,说明,在所选污染过程中贡献浓度短时间内的迅速增加是导致北京市监测浓度骤然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几种新型离子交换设备,对其结构、使用特性、应用范围作了描述,特别是对"八五"研制的活动式自动化离子交换设备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这些新型设备的分析,指出离子交换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4.
给水厂排泥水及污泥的处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给水厂排泥水产生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或澄清以及滤地反冲洗步骤,总量约占给水厂净水量的4%-7%。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给水厂将排泥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排水城市污水厂或将排泥水处理成污泥后作土地利用、填埋。本文对上述几种处置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提出将排泥水单独处理后作土地利用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85.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iodegradation dynamics and related microbial ec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butachlor addition in a riparian soil planted with different plants such as Phragmites australis, Zizania aquatica, and Acorus calam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crobial degradation dynamics of butachlo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among the three riparian plants. A. calamus display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butachlo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as compared with Z aquatica and P. australis. Half-life time of butachlor degradation in the rhizospheric soils of P. australis, Z aquatica, and A. calamus were 7.5, 9.8 and 5.4 days, respectively. Residual butachlor concentration in A. calamus rhizosphere soil was 35.2% and 21.7% lower than that in Z aquatica and P. australis rhizosphere soil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A. calamus showed a greater improvement effect on biodegradation of butachlor in rhizosphere soils than the other two riparian plant. In general, microbial biomass and biochemical activities in rhizosphere soils were depressed by butachlor addition, despite the riparian plant types. However, rhizospheric soil microbial ec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butachlor addition significantly (P < 0.05) differed between riparian plant species. Compared to Z aquatica and P. australis, A. calamus showed significantly larger microbial number, higher enzyme activities and soil respiration rat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calamus have a better alleviative effect on inhibition of microbial growth due to butachlor addi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suitable riparian plant for detoxifying and remediating butachlor contamination from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相似文献   
986.
富春江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6、9、12月,对富春江水库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鉴定结果表明,富春江水库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0种,平均密度为375.10 ind/m2.从群落结构上看,数量上寡毛类占优势,生物量则明显由软体动物占优势.底栖动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及早春高,夏季低.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7.
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O/γ-Al2O3吸附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含苯并噻吩的模型化合物进行反应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NiO负载量、模型化合物硫含量及活性组分的形态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并用XRD、SEM-EDS分析、XPS分析对载体和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O/γ-Al2O3吸附剂具有较高的穿透硫容,能有效脱除模型化合物中的苯并噻吩;反应过程中生成了NiS;C的沉积以及Ni的硫化物的生成导致了吸附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988.
张培  张宽  靖中秋 《环境保护科学》2020,46(3):67-70,137
为了明确彰武水库流域农村生活面源污染负荷,运用输出系数法估算了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面源污染物的产生量和入河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了污染评价,识别出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以及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重点防治区域。结果表明: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入河贡献依次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污染负荷比分别为61.56%、27.74%和10.70%;污染物入河贡献依次为总氮、氨氮、总磷和COD,总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物;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姚村镇、横水镇、城郊乡3个乡镇,其累计产生和入河污染负荷比均超过了50%,为彰武水库流域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989.
泾河流域4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区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泾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区域性,从不同区间的空间角度分析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泾河流域1970s~2006年的4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结合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情况,将流域划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初步探讨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自然,经济和政策成因。结果表明:①1970s~1990s,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植被覆盖开始恢复;②泾河流域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高覆盖草地在流域中部和南部分布更广,低覆盖草地则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由于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流域由南到北,植被恢复速度逐渐趋缓;③流域北部由于自身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在其土地利用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而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大的流域中部和南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0.
通过对渭河流域主要污染源的分析发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受纳水体N、P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化肥的大量施用且利用率低下是造成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小农业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其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流域内N、P排放是控制污染的关键。本文从以上角度出发,分析了缓释保水型复混肥的施用对非点源污染减排的重要意义,并且重点研究了缓释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其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