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4篇 |
免费 | 873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3篇 |
废物处理 | 134篇 |
环保管理 | 213篇 |
综合类 | 1599篇 |
基础理论 | 528篇 |
污染及防治 | 784篇 |
评价与监测 | 136篇 |
社会与环境 | 130篇 |
灾害及防治 | 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167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221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37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地下水中铁的超标会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性。本文综合分析了现今的地下水除铁技术,主要有空气自然氧化法、锰砂除铁法、氯氧化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法等,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对地下水的防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2.
503.
高浓度阿维菌素生产废水治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预处理一厌氧水解-二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在厌氧段停留时间为10h,好氧段停留时间为6h条件下,厌氧好氧段COD总去除率达91%, 相似文献
504.
利用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载有3D可视型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转动拉曼温廓线激光雷达)于2018年冬季在全国范围内(厦门-北京)的走航观测资料,对我国中东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边界层结构以及颗粒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从南向北走航的过程中,边界层内各个高度的温度以及边界层高度呈下降趋势.②不同高度发生颗粒物污染的气象成因有所差别,其中1000 m高度左右发生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成因是较高的水平风速将周围地区的颗粒物输送过来而导致;500 m及近地面附近发生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由水平风速较小导致局地来源的颗粒物堆积以及上游地区颗粒物的输送两者共同作用.③逆温结构和上升气流会导致颗粒物在边界层顶堆积,而下沉气流使得颗粒物由在某一高度堆积扩散至整层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505.
针对世界范围的清洁生产实践,通过多角度考察,文章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5种形式:(1)企业自觉开展清洁生产;(2)在国际公约约束下实现清洁生产;(3)清洁生产示范点;(4)企业发展中实现清洁生产;(5)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推动。 相似文献
506.
分析了企业在HSE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形式、编制原则、步骤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内石油企业在HSE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07.
508.
509.
为深入探究典型行业再利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基于上海市嘉定区49个地块315个不同深度剖面土壤样品数据,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Cd、Pb、Cu、Zn、Ni、Hg和As这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源解析受体模型(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中除As外,其余重金属均不同程度超过上海市土壤背景值,表层土壤中Cd、Pb、Cu、Zn、Ni和Hg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3.54、2.34、2.91、1.20、3.75和4.40倍;7种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垂直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人类活动影响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②研究区内APCS-MLR和PMF两种受体模型均识别出土壤重金属4种主要来源,源1(Cu、Zn和Pb)为金属制品和汽车制造混合源,源2(Ni和Cd)为电镀企业来源,源3(Hg)主要为化工企业来源,源4(As)为自然源,两种受体模型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源解析的精准度和可信度.③地累积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Hg(1.54)>Ni(1.32)>Cd(1.21)>Cu(0.96)>Pb(0.64)>Zn(-0.33)>As(-1.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在32.50~4 910.97,均值为321.40,整体呈现较强潜在生态风险,再开发利用工业场地土壤中重金属Hg、Ni和Cd的污染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10.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和新疆作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96年-2008年时段内的各年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乌鲁木齐市的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呈富余状态,并且继续攀升。1996年-2004年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阶段,2004年之后始终处于超载。经济资源对于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经济资源占绝对优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的缺乏将成为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提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持绿色GDP的增长是保证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