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矿日趋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制约矿井生产的发展,给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从安全科学的角度及其事故原因分类出发,提出了防治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nhancement of polycaprolactone (PCL) on total nitrogen (TN) removal of coal pyrolysis wastewater (CPW) with low COD to nitrogen ratio by parti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bioprocess (PNDB) in one single reactor. With the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PCL and PNDB, the TN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experimental reactor (signed as R1) was 10.21% higher than control reactor (R2). Nitrite accumulation percentage (NAP) in R1 was 82.02%, which was 17.49% higher than R2 at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 of 0.9–1.5 mg/L,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extra DO was consumed by PCL biodegradation at the aerobic perio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organics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185 Da, which could serve as additional carbon sources for denitrifiers, were generated during the PCL hydrolysis process at the anoxic period. PCL was hydrolyzed by extracellular enzymes with the break of the ester bond which was confirmed by FT-IR spectrometer.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erruginibacter was the dominant hydrolysis bacteria in R1. Nitrosomonas were the main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AOB) and Hyphomicrobium were the denitrifiers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53.
用浮萍试验检测4种污染物的植物毒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浮萍试验检测丙烯腈-腈纶工业废水中4种主要污染物:丙烯腈、硫氰酸钠(NaSCN)、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植物毒性。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对浮萍的96h-IC50分别为27.08mg/L、3662.6mg/L、3684.6mg/L和12197mg/L。除NaSCN外,浮萍对其它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与水生动物的敏感性相近。文中还对浮萍试验的反应终点、重复间的偏差及浮萍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讨论。采用浮萍生长抑制试验检测植物毒性,不仅克服了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操作繁锁,难以去除废水背景值等缺点,并能更好反映废水毒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后,普遍呈现出围岩变形量大、支护构件失效的技术难题。为研究针对性的控制对策,以矿典型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巷道为研究背景,在现场矿压监测、地质雷达探测以及地应力实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此类巷道的变形规律。同时基于现场监测及分析成果,提出了以高预应力锚杆、注浆锚杆(索)和“U”型钢架为核心的分步刚柔耦合支护关键技术,并阐明了其具体支护机制。为进一步检验新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在新掘的胶带大巷进行了现场实验,相比原支护围岩松动破坏范围减小了近 50%,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以及底鼓量仅 163、135 和 107 mm,52 d 内基本实现了巷道变形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为合理选择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地址,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基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数据,通过ArcGIS平台形成Voronoi图,可视化表达地震应急准备分区方案并进行应急物流中心预选址;在考虑需求权重情况下,构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通过LINGO软件编程求解得出基于震灾应急准备分区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并以A市为例,通过与传统行政区划建设方案进行对比,验证本文选址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址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服务里程总量减少31.39%,单位服务量提高30.61%,验证选址方案的配送效率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56.
废印制线路板真空热解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间歇式固定床真空热解装置中热解废印制线路板(PCB),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在热解温度为550 ℃、热解压力为20 kPa、恒温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热解产物质量分数为:热解渣70%;热解油3%~4%;不可冷凝热解气26%~27%.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热解油经常压蒸馏后得到的低沸点液态油中含有29种化合物,主要有苯酚、对异丙基酚、3-乙基酚、4-甲酚及2-溴苯酚,还含有少量含溴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热解油经简单的蒸馏就可达到回收酚类化合物的目的.热解渣经风选可实现铜与黏附有碳黑的玻璃纤维的分离,其中铜质量分数约30%,黏附有碳黑的玻璃纤维质量分数约70%.  相似文献   
57.
在自行设计制备的真空热解炉中进行了废印制线路板的热解实验,得到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物。着重研究了热解固体渣中金属铜和非金属玻璃纤维的物理分选、热解固体渣分析及有氧煅烧对玻璃纤维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分选效率很高,金属铜的回收率和纯度接近100%;热解固体渣含30.35%的铜、56.21%的玻璃纤维和13.45%的炭黑;有氧煅烧去除炭黑可得到高纯度的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降解污染物的优势,综述了生物转盘反应器、搅拌釜生物反应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转管生物反应器、空心纤维反应器等白腐真菌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和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白腐真菌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介绍断续流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饮用水中汞的方法,研究了酸度,硼氢化钾浓度,灯电流,载气流速等对测定汞的影响.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检测限为0.02ug/L,方法应用于水样中汞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2%-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在天津五经路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黑碳(Black carbon,BC)浓度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对机动车排放BC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计算获得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BC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入口和出口处BC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21±0.74)和(4.02±1.56)μg·m-3.隧道内BC累计质量浓度在凌晨、早高峰和晚高峰3个时间段上存在极大值点,说明交通道路BC浓度变化与车辆类型和车流量变化密切相关.隧道中机动车BC综合排放因子为(2.62±0.60) mg·km-1·辆-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获得隧道内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1.51±0.24)和(56.9±15.2) mg·km-1·辆-1.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儿童和成人,隧道进口与出口处BC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在安全范围之内.但BC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均超过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