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4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2259篇
安全科学   791篇
废物处理   996篇
环保管理   2366篇
综合类   8367篇
基础理论   4616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384篇
评价与监测   1125篇
社会与环境   830篇
灾害及防治   34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1755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965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340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89篇
  1986年   190篇
  1985年   184篇
  1984年   203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7篇
  1981年   214篇
  1980年   169篇
  1979年   181篇
  1968年   156篇
  1967年   184篇
  1966年   154篇
  1965年   148篇
  1964年   1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2 毫秒
331.
332.
333.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ynergy in forest secto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re the two main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have been considered separately in the global negotiations as well as literature. There is a realization on the need to explore and promot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whil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ore th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by considering forest sector, which on the one hand is projected to be adversely impacted under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nd on the other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hus, the potential and need for incorporating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mitiga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with a few examples. Firstly,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that mitigation programs or projects do not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plantations. Secondly, several adaptation practices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mitigation projects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Further, many of the mitigation projects indeed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promote adaptation, for example; fores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Also, many adaptation options such as urban forestr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also contribute to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us, there is need for research and field demonstration of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o that the cos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can be reduced and co-benefit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334.
两个8级地震的预测在某种程度上被验证了。一个是 2001 年11月14 日昆仑山口西 8.1 级大震,另一个是 2003年9 月27日中蒙俄交界处的7.9 级地震(矩震级为 8级)。基于月球最北直下点的引潮力触发效应和8级大震的三性法分析,我们预测在2005~2008年间,西藏南部和附近地区可能再次发生 8级大震。  相似文献   
335.
本文使用由不同的全球模拟所产生的区域性耦合海洋-大气模型,通过数值模型试验探讨了波罗的海气候未来可能的物理状况.将一些情景以及近来的一些气候模拟情况作了比较,以估计气候变化.海面温度总体平均明显地增高2.9℃.平均年平均增温的水平模式主要可由冰盖的减少解释.由大气向波罗的海的热输送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周期秋季热损失减少,春季热吸收增加,夏季热吸收减少.年际间海面温度的变化一般是在增加.这与北部一些中平滑的频率分布有关.全部热收支表示出海面太阳辐射在增加,而太阳辐射增加由热通量其他组成成分的变化所平衡.  相似文献   
336.
研究了在HNO3介质 ,95℃沸水浴中 ,Cu2 +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 ,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Cu2 + 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2 0 μg L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88× 10 5L mol·cm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80nm ,方法的检出限为 1 79× 10 - 1 0 μg L。该法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37.
唐敏  杨凯  黄长缨 《环境科技》2002,15(1):35-37
以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和卢湾区为例,通过餐饮服务业污染物排放及收费现状分析,揭示出第三产业排污收费由单一浓度控制的不合理以及收费标准偏低的问题,并从结合总量控制和提高收费标准方面,探讨了中心城区加强餐饮服务业排污收费调控管理的途径,旨在对餐饮服务业达到有效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38.
文章采用铁屑一活性炭内电解法作为光合细菌生化处理染料废水的预处理方法,考查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铁炭比、停留时间、初始pH值)。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条件为:铁炭比为7:3,pH值为5,停留时间为60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对初始COD为6790mg/L的染料废水处理效率可以达到66.1%,并且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生化性得到大大提高,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33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全球化使中国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由世界造成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影响到世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视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严防国外环境污染向国内转移.  相似文献   
340.
对COD_(Cr)测定中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文  袁东 《环境工程》2007,25(6):73-74
针对CODCr测定中,对消除氯离子、亚硝酸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等干扰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所采用方法科学、可靠,并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