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通过采用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计算2015—2016年百色市PM2.5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影响该市冬季PM2.5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并探讨不同源区对PM2.5的贡献率。同时,使用CAMx模式模拟百色市各县区及周边区域对该市大气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百色市PM2.5浓度潜在源主要集中在该市和临近的河池、南宁、崇左,以及北部的贵州省;CAMx模式模拟对百色市冬季大气污染物传输的地区来源与该市大气污染物的PSCF分析和CWT分析权重较大的区域较为一致,这些区域对百色市PM2.5的贡献率达73%。  相似文献   
332.
在花溪区思雅河大学城段布设10个采样点,监测pH值、温度(T)、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磷(TP)和细菌总数(TPC)等指标,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3种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主要污染指标为COD,且增势最明显,TPC和NH_3-N测定值的RSD均超过1,比其他指标变异程度更大;COD和TPC春冬季测定值高于夏秋季,NH_3-N测定值秋季最低,TP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冬季测定值较其他季节更稳定;思雅河大学城段水质较差,上游水质等级为Ⅳ类,中下游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源自农业和高校生活用水;3种方法中,模糊综合法更适用于小流域河流水质的定性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33.
为弄清金头闭壳龟野外生存环境及资源现状,2008年7月20日至8月5日,对安徽省南部的黟县、泾县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黟县的清溪河和泾县的漕溪河、汀溪河和孤峰河的河流水质清新,未发生富营养化,水化指标范围:pH 5.5~7.0,水温24℃~29℃,DO 6.887~10.421 mg/L,硬度0.42~1.76 mmol/L,总磷0047~3.014 mg/L,亚硝酸盐氮0.009~0.104 mg/L,氨氮0.022~0.043 mg/L,除总磷和氨氮指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Ⅰ或Ⅱ类水质标准;主要分布区域河流的浮游生物量较少,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属数的35%以上,硅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属数的28%以上,主要分布区域河流底部有大量的螺蛳;2000~2008年,共捕获和销售金头闭壳龟约20只,野外生存量已不足100只。分析认为:金头闭壳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野外生存环境已遭到严重的影响,但原产地的水质及饵料生物条件尚好,需进行连续的资源调查,积极开展人工繁殖,开展资源保护,筹建保护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334.
以昆山市1985~2006年共22 a间的耕地面积变化及与之相关的总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种社会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化率相关分析、主成分阶段分类等新方法对目前耕地流失研究中常用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新方法在耕地流失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和阶段划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能够通过回归方程的验证,所得结论可信度较高;(2)昆山市耕地流失的首要驱动因素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人口增长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剧了耕地流失状况;(3)昆山市耕地流失按照所受压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85~1994年的未限制阶段、1995~1997年制约平衡阶段和1998~2006年限制阻碍阶段。  相似文献   
335.
从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供水水质、人类及其它动物的健康风险、水域生态景观等方面分析了蓝藻水华的危害。对蓝藻水华形成的内在因素(高温适应的一系列特殊的生化调控机制或特性、三套色素系统——低光补偿机制、奢侈消费机制、固氮——营养补偿机制、休眠——回避不良条件机制、产生天然毒素来抑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机制)和环境因素(物理,如温度、光照、扰动及混合和水的滞留时间等;化学,如主要营养盐、微量营养元素、溶解无机碳、溶解有机碳和盐度等;生物因子,如牧食、微生物作用和与较高等动植物的共生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蓝藻水华的生态控制(微生物控藻、大型水生植物抑藻、水生动物控藻如经典生物操纵、非经典生物操纵和罗非鱼控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6.
控制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生长可以帮助泥炭藓湿地快速恢复.以亚热带山地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L.)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覆盖遮光网控制遮光率,探究遮光对大泥炭藓生长及维管植物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泥炭藓的生长状态方面,在无遮光下及遮光处理下,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大泥炭藓的头状枝...  相似文献   
337.
介绍了基于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模型的干预--效应法,以及该法包括的环境效应类型的确定、环境干预因子的识别与归类、按当量因子法汇总、数据标准化和赋权评估5个技术步骤,并以广州市2003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广州市酸化、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合成效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2003年排放的酸化污染负荷量约为379.5×103 t SO2当量,主要污染物是SO2的排放(占57.4%);富营养化污染负荷量为657.7×103 t NO3-当量,其中最大排放源来自人类生活(占38.4%);光化学臭氧合成污染负荷量为46.4×103 t C2H4当量,主要来自于公路交通运输(占69.8%).赋权评估表明广州市区域性的环境效应主要为光化学臭氧合成,其环境负荷为32.358×103人当量,其次为富营养化和酸化效应,环境负荷分别为8.138×103人当量和7.915×103人当量.  相似文献   
338.
有机底物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城市污水中常见的具有不同特性的有机底物(蛋白胨、葡萄糖、乙酸钠,以及乙酸钠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分别在四个相同的反应器中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量和组成.结果表明:有机底物的特性影响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和量,在乙酸钠为底物的污泥中,胞外多糖占大部分(糖类/蛋白质的比值为1.7—8.6,质量比),而以蛋白胨为底物时,胞外蛋白质占主要成分(糖类/蛋白质的比值为0.2-0.5);以乙酸钠为底物形成的胞外聚合物的总量较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活性污泥进行观测,确证了胞外聚合物的存在及其形式,并得到了胞外聚合物层的大致尺寸.  相似文献   
339.
HPLC法检测灭蝇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灭蝇胺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的方法,灭蝇胺的最小检出量为4×10-10g.对黄瓜样品,在005—50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762—862%;变异系数为04—20%,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1.对土壤样品,在02—50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854—881%;变异系数为06—14%,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1.  相似文献   
340.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鼎湖山三种森林(马尾松林、马尾松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对外加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显著地受森林类型、季节和氮处理的影响。整体而言,阔叶林土壤硝态氮极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而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三种森林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和夏季极显著高于冬季和秋季,而冬季又显著高于秋季。外加氮处理提高土壤硝态氮水平,其中在马尾松林和阔叶林氮处理效应显著。所得结果与直接采集土壤或土壤水测定的硝态氮含量的结果一致,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是评价土壤硝态氮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