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47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227篇
基础理论   335篇
污染及防治   500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省玉龙县碳减排效应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飞  香宝  马广文  李双权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317-1322
玉龙县碳减排效应估算主要包括退耕还林、造林、小水电、替代能源(包括沼气池和太阳能)使用等方面. 其中,造林具有较长期的碳汇功能,会持续提供碳增汇服务功能;替代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薪柴燃烧,在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玉龙县,薪柴是主要的取暖和生活能源,故替代能源的使用颇具意义. 以2005年为基准年,小水电和替代能源总的碳减排效应为22.24×103 t,其中小水电碳减排效应为14.43 ×103 t,太阳能碳减排效应为66.24 t,沼气池碳减排效应为7.74×103 t;设定了基准年后林木生长过程以及替代能源使用状况的情景,并进行情景模拟,估算了玉龙县造林在5年内会产生碳汇21.07×103 t,10年内会产生碳汇24.92×103 t. 在研究区总的碳减排效应中,小水电、沼气池以及生态林地都有较大贡献,而经济林和草地的贡献相对较小;与5年情景相比,20年情景中小水电和沼气池的贡献有所上升,而生态林地等的贡献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甲苯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甲苯(0.05%)单一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一定毒性,DMSO(0.45%)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毒性;但甲苯与DMSO具有较强的复合毒性效应,随着DMSO含量的增加,与甲苯单一暴露组相比,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胚胎孵化率下降、胚胎发育迟缓并生成大量畸形;但甲苯以及甲苯和DMSO复合物对人胚肾HEK-293细胞株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活力均没有明显效应.DMSO可通过提高甲苯在水中的分散性,增加甲苯的神经毒性,但对离体实验模型无显著效应,故在选择不同生物模型评估有机污染物毒性效应时,需考虑不同类型助溶剂所产生的复合效应,以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993.
以北京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对象,考察了余氯对再生水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0.2 mg·l~(-1)以上的余氯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抑制率在培养第2天达60%-80%,第8天达99%,抑制效果持续60d.再生水中的氨氮浓度越高,余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越差.氯的不同形态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不同,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优于氯胺.  相似文献   
994.
以马钢三钢渣厂钢渣为吸收剂,进行了钢渣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的组成成分及反应机理,研究了液气比L/G、浆液浓度μ、pH值等主要参数对钢渣湿法脱硫率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操作,可使钢渣湿法脱硫效率达60%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以水草和鱼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氯苯类化合物(CBS)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提取生物样品中CBS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正己烷,功率为25W,提取时间为20 min.植物和动物样品中CBS的提取方法稍有不同.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鱼样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2%~91.6%,水草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2%~94.3%.另外,要根据污染物的检出限,确定生物样品中污染物提取的浓缩倍数.结论:用超声波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CBs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光合细菌对水华藻类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菌藻共同培养,研究了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as)、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及其混合培养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混合培养物对铜绿微囊藻抑藻作用最强,培养5 d时,铜绿微囊藻生物量降低率达58.9%,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菌体投加量及培养基pH值等对光合细菌混合培养物的抑藻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光合细菌混合培养物发挥抑藻作用的适宜条件为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5 d,光合细菌投加量(V_(光合细菌菌悬液):V_(藻培养液)=1:80),藻培养基pH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997.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ncentration in the influent on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s,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2O and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free water 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laboratoryscale systems. N2O emission and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wastewater were very strongly dependent on COD concentration in the influent, and the total N2O emission in the system with middle COD influent concentration was the lea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2O and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i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predict N2O flux.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gainst principal componen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water parameters affected N2O flux with different COD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fluent, but nitrate nitrogen affected N2O flux in all systems.  相似文献   
998.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结构模型建立生态系统健康分析指标体系,首次引入水资源密度和空气污染指数两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因子指标权重,并用加权叠加法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分析。以网格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运用RS&GIS技术及统计学方法,建立系统化定量化的方法体系。并以山西省为案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为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人群密集场所的人群运动速度特征可以预测人群的运动趋势,在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可以对异常人群运动做出预警,避免过度的拥挤及踩踏事件的发生,保证大型群体性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利用国内某重要城市核心区公共场所人群运动的视频图像,通过互相关算法提取该场所人群的运动速度,并进一步比较通往景区的四条不同路径上人群运动速度的差异性,分析其人群运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单向通道的人群运动速度较大且运动方向基本与通道的两侧边界平行,而双向通道中由于人群中阻尼效应的影响,人群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分析结果可为核心区管理者进行大型群体性活动的组织、人群疏散与引导提供建议,进而为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防控、拥挤踩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制定及人群聚集活动安全方案编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试验方法考察了2种不同底泥改良剂(铝和锆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水系统中SRP(可溶解性磷酸盐)的固定作用. 改性沸石改良前后太湖底泥对水中较高浓度磷的吸附平衡数据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 太湖底泥、铝和锆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最大磷吸附量分别为395、613和1 009 mg/kg. 被改良太湖底泥中,铝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主要以NaOH-rP(NaOH提取态磷)形态存在,锆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主要以NaOH-rP和Res-P(残渣态磷)形态存在. 当水中初始ρ(SRP)很低时,太湖底泥和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均释放出磷,其中后者的释磷量较低. 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的w(BAP)(BAP为生物有效磷)低于太湖底泥,w(liable-P)(liable-P为弱吸附态磷)也明显偏低. 铝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的w(BD-P)(BD-P为氧化还原敏感态磷)与太湖底泥相比差异不显著,而锆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的w(BD-P)明显低于太湖底泥. 可见,铝和锆改性沸石均可用于控制太湖底泥磷的释放,其中锆改性沸石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