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合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分析实验室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实例,确立高锰酸盐指数测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讨论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求得其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量熏复性。在高锰酸盐指数值为4.17 mg/L的水样测定中,扩展不确定度为0.08 mg/L。  相似文献   
42.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佳佳  周桦  张进  范世华 《环境化学》2012,31(10):1637-1644
以土壤为供试样品,基于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反应产生的荧光素含量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呈比例的现象,探讨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土样中微生物活性的可行性,提出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新方法.对测定所涉及的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荧光素含量2—2000#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71,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1×10-2#g.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n=5),对4个土壤样品荧光素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0.6%—104%.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试样用量少等优点,可用于土壤、水等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43.
44.
稻田表面流去除鱼塘养殖水中的氮、磷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水质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稻田面流净化池塘养殖水质的技术途径。在养殖池塘旁稻田内布置9个小区,进行田间面流试验,取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6.0m^3/h(相应的平均流速为7.5~30m/h)的水力负荷下,鱼池水经稻田表面流处理后可得到一定净化;N、P的去除率与稻田表面流的流量(流速)有关,随流量增大呈减小趋势;在抽穗一扬花期稻田可有效减少养殖水的氮磷含量,在拔节期一孕穗期可显著减少NOf—N含量,有利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重庆市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过程、重民生、重实效”的系统工程来抓,次级河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村面源污染局面未根本扭转,水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流域规划控制和管理;二是统筹实施次级河流整治项目;三是建立完善跨界河流上、下游联动工作机制;四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6.
为对某城市供水片区的不同管径和管材的管道漏点率进行动态预测,考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时变特征,采用Bootstrap方法估计Lee-Carter参数模型。针对供水管网漏点率进行经典Lee-Carter模型预测,并通过残差等高线图及其同方差性质检验,比较分析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Lee-Carter模型参数的拟合效果;考虑供水管网漏损时变引起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扰动,利用残差Bootstrap方法抽样模拟Lee-Carter模型参数置信区间和模型改进后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结果。结果表明:Bootstrap-Lee-Carter模型相比经典Lee-Carter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瑞安丰湖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探讨了组合型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效果。该项目采用生态浮床、微孔曝气、微生物菌剂等多种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对受污染的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河道中的污染物首先可作为生态浮床中挺水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挺水植物的根系则可为微生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微孔曝气则大幅度提升河道水体的溶解氧(DO)浓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挺水植物的成长、增强微生物的活性,最终整体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并使其形成良性循环。运行结果表明,主要目标水质指标COD_(Mn)和DO的改善程度分别为28%和292%,水体清澈度和透明度大大增加,黑臭消失,水体感官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8.
海水MAP法去除N、P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中富含大量的镁盐,利用镁盐和废水中的氮、磷生成白色的磷酸铵镁沉淀,可以实现废水中氮磷的脱除。本研究首先测出海水中镁的含量,然后根据镁含量设计正交试验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废水中氮元素的去除,时间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于废水中磷元素的去除,pH值的影响程度较大;当pH=9.5,n(Mg2+):n(NH4+):n(PO34-)=1.3∶1∶1.08,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氮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3.01%和95.39%。因此,利用海水中的镁盐,去除废水中的氮磷元素,可以实现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可以提高去除氮磷的效率,降低废水处理的费用。本研究可实现氮磷废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海水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9.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及其适应直接关系着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包括了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两个方面,自然适应体现在物种适应性进化、迁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弹性等,人为适应体现在种质基因保存、物种异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生态恢复和气候灾害防御等.目前,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都还不系统深入,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法处理被污染的空气这一技术已经被德国和荷兰成功地运用了 2 0年之久 ,但是在国内还属于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本文主要概述了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的 3种主要形式 :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的原理、流程和几种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因素 ,并比较了以上 3种反应器及其不同支撑材料的优缺点。目前 ,气态生物反应器主要以通用的指导方针、试验性的研究和来自类似应用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