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DPJ和ULF型地震电磁辐射观测仪观测场量的主要特征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并综合国内各地观测资料,初步探讨了电磁辐射方法在短临预报应用中有关时、空、强的前兆判据问题:1.电磁辐射异常信号的弱-强-弱-平静-发震的变化过程中,多点位异常时间趋于集中之后的信号减弱甚至平静,可能是数十小时内发震的一种标志。2.目前所观测到的地震电磁辐射信号主要来自震源(或震中)方向。3.利用lgT-M关系曲线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估算未来地震的强度。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了化肥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经济效益分析;完善造气、合成氨和锅炉冷却水闭路循环系统,正确选用循环水药剂;改进脱盐水工艺,机泵密封冷却水和其他设备冷却水处理措施;如何搞好氨、水平衡,杜绝跑冒滴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北京申奥宣传中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一种理念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的追求。北京中奥应集中体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可用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打好三结合这张牌。  相似文献   
34.
为了了解贵州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组成特征和微囊藻毒素分布,于2009年10月对贵州高原2座水库——万峰湖和百花湖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万峰湖以蓝藻为主要优势藻,蓝藻中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在13.05×104~55.8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占到了总量的82.55%,6个采样点中有3个(大坝、野鸭滩和革布)检出了微囊藻毒素MC-RR,且有1个点(革布)质量浓度超标,另外3个点(坝艾、坝达章和九里堡)未检出;百花湖以蓝藻、绿藻和硅藻共同构成优势藻,蓝藻中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是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6.16×104~65.0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33.25%,3个采样点(大坝、岩脚寨和码头)均未检出微囊藻毒素。形成2个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和微囊藻毒素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是:2个水库中氮、磷营养盐水平不同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同,进而导致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35.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排向环境中的含酚废水越来越多,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因此含酚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含酚废水的来源、危害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目前国内处理含酚废水的主要方法,展望了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GIS技术在浙江地震速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建设中GIS辅助地震速报的实现技术思路和实现方法。主要描述GIS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GIS实现地震速报,给出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和主要的程序实现代码。对地震速报的精度和效率作了分析,并在实践工作中得以检验。最后对已开发程序的不足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7.
小震震源机制P轴取向的预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noke的振幅比方法,利用江苏台网和山东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发生在江苏及其附近地区的33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由此计算了其相应的P轴取向。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凹陷地区M_L5.1地震发生前2个月内、长江口地区显著小震群发生之前2个月内,在震中所在区域的附近地区有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异常地震发生;盐城附近及其近海海域在本文研究的时段内未曾出现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地震,该区域也没有发生中强地震或显著小震群事件。由此说明震源P轴取向具有一定的短临前兆意义,但这种情况与大地震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并不完全相同。茅山断裂附近地区出现的2次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事件与该地区重力异常结果是一致的,说明2002年前后茅山断裂曾活动过。  相似文献   
38.
甘肃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1954年甘肃省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产生至今,甘肃的防震减灾事业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震工作者,在中国地震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严寒,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真情和汗水,使甘肃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39.
初夏之夜,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的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城,依然显得静谧祥和。家住新民街的宁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李双,被一阵剧烈的震动惊醒。"我当时就意识到地震了!"李双拖着家人跑到院子里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附近的许多房屋在顷刻之间支离破碎,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地震发生了,时间定格在2007年6月3日5时  相似文献   
40.
云南省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带东缘,地质构造运动剧烈,地震活动以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而著称,在4%的国土范围内承受了全国20%以上的地震灾害,是国内外地学研究者高度关注的地区之一。根据20世纪以来的地震活动资料统计,云南平均每年发生三四次5级地震,每3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