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入湖河流作为连接湖泊流域"源"(陆地)-"汇"(湖体)的廊道,其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是对流域上游陆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而其下游水质污染因子则因流域分水线的封闭性,可以表征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入湖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此,利用水生生物指标识别入湖河流水质污染因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整个湖泊流域的...  相似文献   
32.
50年长江源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璧  杨金虎  王润元  陆登荣 《生态环境》2010,19(11):2521-2528
基于长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5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5.685~13.047 mm,春夏季增幅较大;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0.240~0.248℃之间,增温率以秋冬季最大;最大蒸散呈增加趋势,年最大蒸散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5.073~5.366 mm,春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0.013~0.020,冬季增幅最大,在10年周期时间频率附近,出现了6~8个干湿交替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偏湿期,在低频区,1998—2005年有偏干振荡;近50年年NPP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NPP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97.901~197.01 kg.hm-2之间,2001—2008年NPP较高。影响长江源区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降水量、最大蒸散量和平均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33.
中国正在积极地谋求低碳化转型,政府承诺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并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控制是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制度,而电气化又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电气化与碳强度的关系对政策设计和制定碳强度控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气化与碳强度关系的现有研究,本文提出了碳排放强度随着电气化水平提高先上升后下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假设。本文以中国1997—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对象进行假设检验,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空间效应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电气化与碳强度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倒U形的EKC关系,并且这一结论在考虑空间因素后仍然稳健。EKC曲线的拐点在不考虑空间因素的情况下位于电气化水平为10.52%的位置,在考虑了空间因素后略微后移到10.81%。截至2016年,所有省份的电气化水平均处于EKC拐点的右侧,即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将对碳强度下降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电气化与碳强度关系的一般与空间特征,本文对电气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抗生素和铜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抗生素与重金属单一及联合作用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以青皮蚕豆根尖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OTC(土霉素)、CTC(金霉素)、TTC(四环素)和重金属Cu单一以及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抗生素与Cu单独作用,二者c在0~1.6 mmol/L之间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均高于3.33‰,微核指数均大于1.5,与CK(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着c(抗生素)的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②抗生素与Cu联合作用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均小于单独作用时二者之和,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中c(抗生素)∶c(Cu)为1∶4时拮抗作用最明显,c(抗生素)∶c(Cu)为1∶1和1∶2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减少的趋势,c(抗生素)∶c(Cu)为1∶8和1∶16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增加的趋势. 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与Cu单一及联合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均会对植物根尖细胞造成遗传损伤,但是联合作用时,抗生素在溶液中与Cu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35.
Pollution of hazardous elements in roof runoff has been a potential danger to aquatic ecosystem as document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study, concentrations of lead (Pb), zinc (Zn), arsenic (As), and cadmium (Cd) in roof runoff were measured for short-term rainfall ev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elected elements varied to a high degree during the rainfall period, and the well-known first-flush phenomenon was not observed due to the short-term rainfall patterns. Based on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 (EMCs) and fluxes, the elemental pollution may be ranked as Zn >> Pb > As > Cd. The average levels of Pb and Zn exceeded the fourth class value and fifth class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in China. The relative high pollution could be caused by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the erosion of crust steel appurtenance installed above the rooftop. Furthermore, elements in particulate form dominated the roof runoff pollution, and the ratios of elements in particulate form to total amounts were 0.6 (As), 0.9 (Pb), 0.7 (Cd), and 0.5 (Zn). This study cleared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zardous elements in short-term storm water roof runoff; it was useful for the selec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36.
运用污染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了2010年5月(春)、8月(夏)、10月(秋)和12月(冬)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r、Zn和Pb含量均呈现春季低于其他季节特征,秋季Hg含量是其他季节的4倍,Cu、As和Pb含量无显著季节差异。表层沉积物中Cr、Cu、Zn、As和Cd最高值出现在莱州湾中部及小清河河口等西部水域,来源呈现受自然作用影响较大的特征;而Hg和Pb最高值出现在龙口和界河河口等东部水域,来源呈现受周边工业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影响较大的特征。基于地理累积指数、生态效应浓度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综合评价表明,13%~29%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受到轻微程度的Cd、Hg和Pb污染,Cd和Hg高值水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Hg和As在65%~68%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达到可能对沉积物底质环境及生物群落产生不利生态影响水平。基于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评价结果,莱州湾表层沉积物质量较好,局部区域存在Hg、Pb、Cd和As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7.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73%和5.24%,2010年得分最低(41.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63%,2015年得分为76.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The pyrolysis and co-pyrolysis behaviors of polyethylene (PE), polystyrene (PS) an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under N2 atmosphere were analyz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TG/FTIR). The volatile product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lastic blends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The TG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increased followed by PVC, PS and PE. The pyrolysis process of PE was enhanced when mixed with PS. However, PS was postponed when mixed with PVC. As for PE and PVC, mutual block was happened when mixed together. The FTI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e radical of the decomposition could combine into a stable compound. When PE mixed with PVC or PS, large amount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groups existed in products while the content of alkynes was decreased. The methyl (CH3) and methylene (CH2) bonds were disappeared while PVC mixed with PE.  相似文献   
39.
对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规划内环境现状、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抽样检测、评价;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如SO2等进行了科学预测和评估,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和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40.
通过Ge湖磷的来源途径和湖体各要素中磷迁移过程调查资料的分析,建立了描述磷在上述各要素中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的验证,模型能较好地反映Ge湖磷的迁移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对该湖磷浓度预测及磷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