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安全科学   616篇
废物处理   209篇
环保管理   501篇
综合类   3495篇
基础理论   792篇
污染及防治   904篇
评价与监测   337篇
社会与环境   302篇
灾害及防治   24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31.
采用新型膜蒸馏技术对水中As(III)与As(Ⅴ)的去除展开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膜蒸馏对水中As (III)及As (Ⅴ)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当产水中砷含量超过10 μg/L时,原水中As (III)与As (Ⅴ)的浓度可分别高达40 mg/L和2 000 mg/L。局部润湿现象的存在导致As (III)及As (Ⅴ)跨膜至产水侧,PVDF微孔膜在溶液中的负电性以及As (III)与 As (Ⅴ)在溶液中存在形式的不同导致膜蒸馏对两者去除能力的差异。360 h连续运行过程中产水通量及电导率稳定,且整个过程中As (III)均低于检测限,说明PVDF微孔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稳定的除砷性能。  相似文献   
432.
采用模拟重金属废水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赭石对模拟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效果研究,探讨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条件下,赭石对6种重金属(Pb、Cd、Mn、Zn、Cr和Ni)均有较好吸附效果,对Pb、Cd、Mn、Zn和Cr的最大吸附率可达100%,对Ni的吸附率达8963%。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各影响因素对Mn、Zn和Cr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表现为:pH>赭石加入量>振荡时间,Ni和Cd表现为:赭石加入量>pH>振荡时间,Pb表现为:pH>振荡时间>赭石加入量。赭石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最佳条件为赭石加入量40 g/L,pH 10~10.5,振荡时间2 h。  相似文献   
433.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negative air ion (NAI) concentrations produced by plants grown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NAI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in an outdoor green space with five plant species (Aloe arborescens, Clivia miniata, Chlorophytum comosum, Opuntia brunnescens, Crassula portulacea) and A. arborescens was then grown under controlled-light conditions in an enclosed space for the subsequent light intensity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434.
TR-01稠油乳化降粘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河南油田井楼区块稠油,自制TR-01乳化降粘剂,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降粘性能、稳定性,确定了降粘剂TR-01最佳浓度为0.3%、最佳油水比为70∶30。实验结果表明:TR-01乳化降粘剂对井楼区块油井的普遍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作用(降粘率达到99%以上),地层水对其降粘效果影响不大。其中的纳米成分能增加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对油田污水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35.
静电激发型袋除尘器有别于常规的电袋结合除尘器,其是将电除尘器的预荷电原理作用于烟气后,利用袋除尘器的滤袋做收尘极板来收集粉尘。本文通过分析Max-9^TMESFF的结构介绍了其除尘机理,并分析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6.
乐山大佛景区景云亭危岩灾害分析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思明  张晓刚  沈均  罗渝 《灾害学》2009,24(3):39-45
乐山大佛景区离堆山景云亭危岩地处大佛景区乌尤寺附近陡崖地带.危岩严重威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离堆"、乐山巨型睡佛的"睫毛"-景云亭及"中流砥柱"浮雕等重要景点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坑探等手段,结合赤平投影、楔形体稳定性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离堆山景云亭危岩体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危岩基本特征及类型、演化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锚固为主体工程,辅以排水、嵌补工程,对危岩体进行综合工程整治.  相似文献   
437.
针对交通荷载的作用特点设计了循环三轴试验,进而对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的动力特件进行厂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存在临界循环应力比,采用孔压曲线所得到的临界循环应力比要小于采用应变曲线所得到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当土样不存在初始剪应力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似原点对称,但随着初始剪应力的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逐渐表现为一系列平行曲线,峰值孔压与循环孔压幅值均逐渐减少;同时,轴应变的发展加快,但循环应变幅值逐渐减小.当循环应力比小于临界循环应力比时,对于同一初始剪应力,不同循环应力比下的孔压比-动应变曲线近似集中在同一条曲线上.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残余孔压-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438.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各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差别不大,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区域差异较大,且三市园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439.
长江三角洲城市间环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17与013,相较全国,长三角实现了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均衡;(3)在长三角内部比较,镇江、泰州等部分城市COD、SO2排放的生态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最后指出:在区域层面上合理分布区域环境压力,在比较中提高各地生态效率是推动长三角环境保护发展、促进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40.
Alkali borosilicate glass by fly ash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k JS  Taniguchi S  Park YJ 《Chemosphere》2009,74(2):320-324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coal fly ash as a silica source for alkali borosilicate glass was investigated. Alkali borosilicate glasse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coal fly ash mixed with 30 wt.% reagents composed of Na(2)O and B(2)O(3) by susceptor-induction heating. Their densities ranged from 2.24 to 2.55 g cm(-3) and decreased as the amount of B(2)O(3) addition increased. However, the Vickers microhardness showed a different tendency with the density since the glass network connectivity improved by boron anomaly, which was identified by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The Vickers microhardness of the glass product, with the addition of 15 wt.% B(2)O(3) and 15 wt.% Na(2)O, was about 4030 MPa. Furthermore, the changes in microstructure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the chemical stability by the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