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66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1047篇
基础理论   300篇
污染及防治   542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北方秋冬季为重污染过程频发季节,为了解聊城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PM_(2.5)及化学组分污染特征,于2016年1月7~11日在聊城市区开展PM_(2.5)样品采集并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碳成分及无机金属元素这3种化学组分,并对污染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PM_(2.5)浓度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平均浓度为238.3μ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2.2倍;NH_4~+、NO_3~-和SO_4~(2-)为PM_(2.5)的主要水溶性离子成分;随污染加重或减轻,NH_4~+、SO_4~(2-)、NO_3~-、Cl-和Mg~(2+)浓度呈现增加或降低趋势,而Ca~(2+)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污染鼎盛时,NH_4~+、NO_3~-和SO_4~(2-)浓度分别为48.96、68.45和80.55μg·m~(-3),达到起始阶段的6.29、7.31和7.84倍;过程期间OC和EC的浓度为20.8~60.2μg·m~(-3)和3.0~7.5μg·m~(-3),OC浓度高于EC且变化幅度明显偏大;过程期间各日无机金属元素浓度和分别为10.2、22.4、16.0、19.6和8.2μg·m~(-3),富集因子(EF)结果显示,各元素EF均小于10,未被富集,表明污染过程中其主要来源于地壳等自然源;PM_(2.5)质量浓度重构结果表明,有机物(OM)、SO_4~(2-)和NO_3~-为PM_(2.5)的主要组分,其次为NH_4~+、地壳物质和其他离子,EC和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随着PM_(2.5)污染加重,二次无机盐(SO_4~(2-)、NO_3~-及NH_4~+)浓度及所占比例均随之增加,OM浓度随之增加但比例有所下降,而地壳物质浓度及比例均下降,表明二次无机转化是此次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主要受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212.
Disinfection byproduct(DBP)precursors in wastewater during the reversed anaerobic–anoxic–oxic(A~2/O)process,as well as their molecular weight(MW)and polarity-based fractions,were characterized with UV scanning,fluorescence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Their DBP formation potentials(DBPFPs)after chlorination were further test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could not only effectively remove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and dissolved total nitrogen in the wastewater,but also affect the MW distribution and hydrophilic–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The accumulation of low MW and hydrophobic(HPO)DOM was possi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like(SMP-like)matters in the reversed A~2/O treatment,especially in the anoxic and aerobic processes.Moreover,DOM in the wastewater displayed a high carbonace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C-DBPFP)in the fractions of MW100 k Da and MW5 k Da,and reveal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N-DBPFP)with decrease of MW.For polarity-based fractions,the HPO fraction of wastewater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DBPFP and N-DBPFP than hydrophilic and transphilic fractions.Therefore,although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could remove most DBP precursors by DOC reduction,it l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DBPFP with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low MW and HPO DOM.In addition,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C-DBPFPs and SUVA,and between N-DBPFPs and DON/DOC,were observed in the wastewater,which might be helpful for DBPFP prediction in wastewater and reclaimed water chlorination.  相似文献   
213.
Dyestuffs and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are seriously harmfu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Three-dimensional(3 D) flowerlike Fe(OH)_3 microspher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green yet low-cost injection method,for the removal of organic dyes and heavy metal ions.The Fe(OH)_3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echniques.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Congo Red(CR) on Fe(OH)_3 microspheres obeyed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Cr~(6+) and Pb~(2+) adsorption behaviors on Fe(OH)_3 microspheres followe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synthesized Fe(OH)_3 were 308,52.94,and 75.64 mg/g for CR,Cr~(6+),and Pb~(2+) respectively.The enhance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riginated from its surface properties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50 m~2/g.The microspheres also have excellent adsorption st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Another merit of the Fe(OH)_3 material is that it also acts as a Fenton-like catalyst.These twin functionalities(both as adsorbent and Fenton-like catalyst) give the synthesized Fe(OH)_3 microsphere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14.
分析了企业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输油管道穿(跨)越江河段泄漏应急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15.
在一台装备有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系统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加装甲醇喷射装置并向进气道喷入定量的纯甲醇,结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并使用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组合微粒氧化催化器(POC)后处理系统,使其常规排放能满足国五排放法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柴油甲醇双燃料(Diesel Methanol Dual Fuel,DMDF)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特性.在采用国五排放法规标准规定的ESC(稳态13点工况)测试方法条件下,利用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检测法)对DMDF发动机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机非常规排放物主要为甲醇、甲醛、1,3-丁二烯、苯、甲苯和SO2,非常规排放物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9.532 g·kW~(-1)·h~(-1),其中,甲醇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1.395 g·kW~(-1)·h~(-1),甲醛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5.927g·kW~(-1)·h~(-1),SO2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053 g·kW~(-1)·h~(-1),其余排放物为痕量水平.在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非常规排放物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115 g·kW~(-1)·h~(-1),降幅为99.41%.催化氧化装置对甲醇、1,3-丁二烯、苯和甲苯的消除率为100%,对甲醛的消除率为99.04%.  相似文献   
216.
成渝城市群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研究成渝城市群O_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成渝城市群15个城市2015—2016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国家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5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_3超标现象.2015—2016年成渝城市群O_3污染形势愈发严峻,春末及夏季污染最为严重,且在7月达到O_3浓度峰值(118μg·m~(-3)),O_3污染空间分布呈片状,以资阳为中心的遂宁、眉山、成都等城市为O_3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颗粒物、NO_2及CO均与O_3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颗粒物与O_3浓度在冬季呈负相关,在夏季则表现为正相关.太阳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及流场均是影响O_3浓度的重要因子,强辐射、高温及低湿易形成较高浓度的O_3,相对湿度对O_3浓度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7.
河南省冬季3次重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12月5—14日、12月19—25日河南3次重污染过程,结合空气污染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这3次重污染过程的开始、持续和结束及污染物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静稳天气有利于污染的发展持续,3次重污染过程的结束均是由西路冷空气入侵造成的.第1次重污染过程平均风场上的风速均为小风或静风,从湖北到河南南部风向为偏南风;而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平均风场分别以偏东和偏北风为主.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污染物输送过程.3次重污染过程中,河南省本地排放对本省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而河南省周边区域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在这3次过程中不一样,第1次重污染过程,河南南部主要受偏南风影响,湖北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为20.7%;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主要受偏东风影响,安徽和江苏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7.7%和18.5%.3次重污染过程中,安阳的主要污染输送源均不相同,分别来自河北、江苏和安徽、本省.  相似文献   
218.
基于多米诺效应的故障概率模型,结合某化工公司环氧乙烷存储装置,借助ALOHA软件判定装置间的多米诺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分析算法和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对考虑到多米诺效应情况下一特定环氧乙烷球罐T_1的失效概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算法和蒙特卡洛算法的结果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方法的吻合度越来越高。本方法的提出有效地简化了考虑多米诺效应情况下多个装置失效概率的计算,所得结论为工厂对球罐间安全屏障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19.
为及时有效地控制大规模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考虑应急响应系统中多种应急物资需求呈不确定性的特征,建立最小化总成本和总时间的多目标-两阶段临时配送中心选址和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采用相对鲁棒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区间估计描述不确定性因素,并引入扰动系数和控制参数调节模型的鲁棒性和最优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解决需求不确定下应急资源调度网络的构建问题,且能保证应急决策良好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分析测算单目标与多目标模型下目标值的结果以及不同控制参数与扰动系数下目标值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符合应急响应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20.
夏季广州城区细颗粒物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于2008年7月1~31日在广州城区每天采集PM2.5和PM1.0样品.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样品中Na+、NH4+、K+、Mg2+、Ca2+、F-、Cl-、NO3-和SO24-等9种离子组分质量浓度,并同步收集气象因子、大气散射系数、大气能见度以及SO2、NO2、O3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等数据.结果表明,PM2.5和PM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分别为(25.5±10.9)μg·m-3和(22.7±10.5)μg·m-3,分别占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47.9±4.3)%和(49.3±4.3)%.SO42-占PM2.5和PM1.0中质量浓度百分比最高,分别为(25.8±4.0)%和(27.5±4.5)%.较高的温度和O3浓度有利于SO24-的生成,较高相对湿度有利于NO3-的生成.PM2.5和PM1.0中亲水性较强的SO42-、NH4+和NO3-对散射系数和能见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