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65篇 |
免费 | 3000篇 |
国内免费 | 62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52篇 |
废物处理 | 267篇 |
环保管理 | 1476篇 |
综合类 | 14470篇 |
基础理论 | 2540篇 |
污染及防治 | 127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02篇 |
社会与环境 | 1354篇 |
灾害及防治 | 8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661篇 |
2022年 | 1363篇 |
2021年 | 1364篇 |
2020年 | 1686篇 |
2019年 | 1143篇 |
2018年 | 1010篇 |
2017年 | 1185篇 |
2016年 | 1026篇 |
2015年 | 1170篇 |
2014年 | 1046篇 |
2013年 | 1338篇 |
2012年 | 1675篇 |
2011年 | 1604篇 |
2010年 | 1442篇 |
2009年 | 1435篇 |
2008年 | 1246篇 |
2007年 | 1276篇 |
2006年 | 1347篇 |
2005年 | 965篇 |
2004年 | 656篇 |
2003年 | 453篇 |
2002年 | 378篇 |
2001年 | 350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8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31.
为实现氨氮的高效选择性转化,设计了一个氯自由基介导的电化学体系。该电化学体系以稳定性好、氧化能力强的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以Pd-Cu修饰的泡沫镍材料(Pd-Cu/NF)为阴极,以氯化钠为电解质,对BDD电极选择性电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 V电压下,体系中的Cl−原位可转化成氯自由基(Cl·),Cl·可选择性地将氨氮转化为N2和少量$ {\rm{NO}}_3^ - $ ,副产物$ {\rm{NO}}_3^ - $ 在Pd-Cu/NF阴极被高效还原为N2;分别探究了阴极材料、电场强度、电极间距、溶液pH和电解质种类对氨氮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了Cl·在氨氮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优条件下,可实现40 min内100%的氨氮转化率和25 mg·L−1的N2生成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体中氨氮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2.
采用H_2O_2/Fe(Ⅲ)/柠檬酸类Fenton体系和CaO_2/Fe(Ⅲ)/柠檬酸类Fenton体系修复土壤石油污染,考察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投加量、 Fe(Ⅲ)浓度和柠檬酸浓度对柴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比较了CaO_2/Fe(Ⅲ)/柠檬酸和H_2O_2/Fe(Ⅲ)/柠檬酸2种修复方式对土壤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及豌豆植株生长所带来的生态毒性效应。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O_2类Fenton降解柴油效果优于H_2O_2类Fenton降解效果;柴油降解率随着氧化剂投加量、Fe(Ⅲ)和柠檬酸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当CaO_2浓度为166.67 mmol·L~(-1)、Fe(Ⅲ)浓度为27.78 mmol·L~(-1)、柠檬酸浓度为27.78 mmol·L~(-1)时,反应24 h后,土壤中柴油降解率达到44.14%。生态毒性实验表明:CaO_2类Fenton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所提高,H_2O_2类Fenton处理后均有所降低,2种处理方式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菌门构成;CaO_2及H_2O_2类Fenton处理均抑制了豌豆植株的生长,发芽率、植株干重、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测试指标均下降,其中H_2O_2类Fenton处理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可知,CaO_2类Fenton处理技术比H_2O_2类Fenton处理技术更适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733.
针对目前市政污泥处理资源化与减量化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微好氧预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提高其甲烷产量。利用有机物溶出效率、VSS减量、甲烷产量3项指标对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微好氧预处理对市政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探讨了微好氧预处理对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好氧预处理可以促进污泥溶解性有机物释放、提高VSS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曝气强度0.30 m3·(min·m3)−1、预处理时间12 h),相对于未经过预处理的工况,甲烷产量可提高26.77%;微好氧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活性细胞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胞外聚合物部分,同时也存在对活性微生物的破解作用。市政污泥经过微好氧预处理后,可有效提升后续中温厌氧消化或高温厌氧消化的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734.
随着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技术被研发和应用在村镇污水处理领域。但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如过度参考城镇经验、技术选择缺乏标准指导和规范、技术装备缺乏标准化等。基于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常用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分析,梳理了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在适应性、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未来,村镇污水处理技术需要在标准化、低耗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突破,应强化技术设备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35.
电吸附除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电极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采用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电极材料对其电吸附去除水中的硝酸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压、pH、流速、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电吸附效率的影响以及超声处理对电极脱附和再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吸附作用对硝酸盐的去除有较高的效率,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0 V,pH为5.0~6.0,进水流速10 mL·min-1,初始NO3--N浓度为25~30 mg·L-1,在该条件下硝酸盐去除效率为68.3%~72.62%。超声处理对电极的脱附作用和再生效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超声处理过的电极比未处理的电极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可提高16.10%~18.98%。 相似文献
736.
外源钙对镉胁迫下苎麻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苎麻为实验材料,采取营养液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0、1、5和10 mmol·L-1)在5 mg·L-1 氯化镉胁迫下,对苎麻幼苗生长及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光合作用、抗氧化作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浓度钙处理(5 mmol·L-1)能明显缓解镉胁迫对苎麻的毒害作用。与单独镉处理相比,外源5 mmol·L-1钙处理苎麻地上部分和根部的生物量分别为单独镉胁迫下的1.21倍和1.32倍,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9.77%,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下降了19.09%和29.02%,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低浓度钙处理(1 mmol·L-1)显著提高了苎麻茎叶中镉的含量,分别为单独镉胁迫下的2.54倍和3.59倍。由此表明,外源钙和镉的交互作用与外源钙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7.
表面活性剂增效电动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动修复过程中修复时间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鼠李糖脂对多环芳烃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动修复过程中,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芘的去除率相应提高。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芘的去除率从11.64%提高到了23.42%,当在电解液中添加浓度为40倍CMC的鼠李糖脂后去除率升高至36.29%,阳极附近土壤甚至达到了92.49%,这表明Triton X-100和鼠李糖脂均能促进土壤中芘的溶解和迁移,鼠李糖脂的促进作用高于Triton X-100。 相似文献
738.
通过对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厌氧池上清液、二沉池出水、污泥浓缩水、污泥脱水进行FeCI3·6H2O、PAC除磷实验,并以FeCI3·6H2O为沉淀剂对厌氧池上清液从pH、Fe/P摩尔比、腐殖酸、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因素进行批次实验分析磷去除状况.实验显示,三氯化铁、PAC对进水除磷效果不佳,厌氧池上清液用FeCI3·6H2O为沉淀剂时磷去除率较低,二沉池出水、污泥浓缩水以及污泥脱水用FeCI3·6H2O、PAC时其正磷去除率均可达到80%左右.通过对比不同pH值、Fe/P摩尔比、腐殖酸和VFA浓度对厌氧池上清液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Fe/P=1.3时磷的去除效果达到78%以上,腐殖酸浓度对磷去除率影响不大,VFA在低于10 mg/L和高于60 mg/L时对磷去除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9.
为了解和掌握啤酒行业涉氨环境风险状况,分析了啤酒行业液氨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单元和特征。以典型啤酒厂为例,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RiskSystem)模型对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发生液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啤酒行业在液氨贮存和运输环节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阀门、法兰、接口等连接部位腐蚀和操作不当是氨泄漏的主要原因。根据典型案例环境风险评估和模拟预测结果,在受体敏感区域环境风险较大,风速对氨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有较大作用,需要严格预防和加强风险控制。建议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技术规范;涉氨单位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环境风险单元和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力度,严格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740.
采用电化学再生法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产生的饱和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再生,以NaCl为电解质,考察了电源类型、pH、再生时间、电压和NaCl浓度对活性炭再生率的影响,并对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pH=1、直流电压为6V、NaCl为6g/L、再生90min的最佳条件下,采用单室反应器,饱和PAC再生率达到59.09%。(2)电极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饱和PAC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与主电极直接和间接氧化共同作用,使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污染物降解。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滴定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电化学再生法使活性炭表面基团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