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降尘监测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与评价城市区域扬尘污染水平。及时掌握降尘污染状况,对区域扬尘污染治理措施成效和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实际意义。降尘监测具有采样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但是监测周期长、环节多等都会影响降尘监测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吴泾工业区扬尘污染治理中降尘数据分析发现,降尘监测中存在降尘数据波动大、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人为损坏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 An in situ electron-induced deNOx process with CNT activated by DBD was achieved. • Carbon atoms on CNT surface were verified to be excited by plasma in DBD-CNT system. • Reactions between NOx and excited C result in synergistic effect of DBD-CNT system. In this study, a new in situ electron-induced process is presented with carbon nanotubes (CNTs) as a reduction agent activat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for nitrogen oxide (NOx) abatement at low temperature (<407 K). Compared with a single DBD system and a DBD system with activated carbon (DBD-AC), a DBD system with carbon nanotubes (DBD-CNT) showed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of NOx removal efficiency and N2 selectivity. Although the O2 content was 10%, the NOx conversion and N2 selectivity in the DBD-CNT system still reached 64.9% and 81.9% at a specific input energy (SIE) of 1424 J/L, and these values decreased to 16.8%, 31.9% and 43.2%, 62.3% in the single DBD system and the DBD-AC system, respectivel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re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surface changes in the CNTs after activation by DBD to explore the NOx reduction abatement mechanism of this new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outlet gas components were also observed vi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o help reveal the NOx reduction mechanism.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ied that carbon atoms excited by DBD and the structure of CNTs con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activity of the DBD-CNT system. The new deNOx process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in situ heterogenetic reduction reactions between the NOx and carbon atoms activated by the plasma on the CNTs. In addition, furth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deNOx process exhibited acceptable SO2 tolerance and water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3.
Accidental release of pressurized high flash point heat transfer fluids can result in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 scenarios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gnition of aerosols of a heat transfer fluid is carried ou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erosol and its ignition process by non-intrusive laser diffraction technique is reported.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aerosol combustion flame front as analyzed from the las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 agrees with high-speed visual camera observation. Flammability of the aerosol, which is based on the chances of the global flame appearance in the aerosol,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aerosol droplet size and the droplet volume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但自发农用和无序开发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氮磷流失,进而加剧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库区连续3 a的定位监测(2011~2013年),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的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848±0.153、0.140±0.006 mg/L,其中地表径流中磷的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壤中流以溶解态的生物可利用磷为主。常规施肥下,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年均流失通量分别为0.236±0.004、0.100±0.003 kg·hm 2,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通量分别占总流失通量的70.2%、29.8%,地表径流是坡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但壤中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量分别降低了45.3%、40.0%。建议采取减量施肥的方式,以降低营养盐负荷,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城市呆得久了,就会想要到别的城市去看看,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对于很多人而言,这种到其它城市走走看看的想法也只能是一种想法,因为一旦离开家,就要考虑如何到达目的地?如何解决吃、喝、拉、撒、睡的问题,这些在家中根本不用发愁的事情,在家门之外就要和金钱、时间搭上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市政污泥干化尾气中的主要含硫物质二氧化硫(SO2)为处理对象,从市政污泥中筛选出高效脱硫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滴滤塔,考察了进气质量浓度、气体停留时间、营养液喷淋密度和营养液中Fe2+浓度对生物滴滤塔脱除S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膜基活化溶液中活化剂在回收温室气体CO2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MP和PZ作为活化剂添加于MDEA溶液中,形成活化溶液,研究了膜基活化溶液回收温室气体CO2性能,着重考察活化剂的活化作用和对膜接触器传质加强的影响,提出一个活化机理来解释活化现象,建立了阻力层方程模型, 并模拟膜基活化溶液回收CO2的传质过程。结果表明,活化剂对膜接触器传质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双氨基环状结构的PZ对传质的加强作用高于具有空间位阻结构的AMP;活化溶液的CO2回收率和传质通量明显高于未活化的MDEA溶液,活化性能PZ>AMP;活化剂的活化效应与分子结构有关;流体力学的改变对传质的影响有限,活化剂的反应动力学对传质的加强起主导作用;阻力层方程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膜基活化溶液回收CO2传质过程,传质通量和总传质系数的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改性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恋  陈兵  王志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0,4(6):1296-1300
对壳聚糖改性粘土用于天然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壳聚糖改性后的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细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粘土的种类对除藻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高粘凹凸棒石为最佳,其最佳投加量为66mg/L(壳聚糖6 mg/L),此时的叶绿素去除率达到95.45%。相比单独投加壳聚糖,粘土的加入增加了絮体密实度,减少了絮体体积,并使絮体分布更均匀。粘土的粒径对絮凝效果基本没有影响,粒径范围在25~74μm时,改性粘土对藻细胞的凝聚效果是一致的。经壳聚糖改性的粘土在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当pH值大于7时,其絮凝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旱灾害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论文构建了评估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依据1985-2013年数据资料,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包含在四川中计算)的农业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压力;中国农业旱灾风险明显大于农业水灾风险;农业水旱灾害空间风险特征明显;农业水灾高中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旱灾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南方地区易出现水灾,而北部地区易出现旱灾,东北地区面临水旱灾害重叠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臭氧重污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杭州湾O3污染的形成机制,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O3及其前体物开展了为期1个月(2019年5月)的同步连续观测.采用OZIPR(臭氧等值线研究)模型分析O3生成的敏感性.在O3重度污染期间,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O3前体物——VOCs进行源解析,采用臭氧生成潜势及气团老化分别估算了VOCs的反应活性和化学消耗.结果表明:①2019年5月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O3的IAQI(空气质量分指数)优良率仅为61.3%,ρ(O3)第90%分位值为173.0 μg/m3.5月22日、23日发生重度O3污染,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分别为(284.4±19.2)(282.0±14.2)μg/m3,分别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160 μg/m3)的77.75%和76.25%.②O3的生成受VOCs控制,降低VOCs的排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3的生成,降低NOx的排放反而会促进O3的生成.③O3重度污染期间,VOCs主要来自化工区排放(72.35%)和机动车尾气排放(27.65%).④O3重度污染期间,烯烃、炔烃及芳香烃对O3生成的贡献率之和在80.00%以上,其中丙烯、乙烯和甲苯的贡献率分别为29.97%、15.60%和14.16%;芳香烃及烯烃和炔烃是最主要的VOCs化学消耗物种,其中φ(丙烯)、φ(乙烯)和φ(1,2,4-三甲苯)的消耗量分别为13.57×10-9、4.93×10-9和3.55×10-9.研究显示,杭州湾北岸上海段5月O3的生成受化工区影响显著,丙烯与乙烯是O3重污染期间关键的O3前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