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6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268篇
安全科学   334篇
废物处理   200篇
环保管理   383篇
综合类   2358篇
基础理论   730篇
污染及防治   1155篇
评价与监测   271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01.
人工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纳米材料(MNMs)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性质能满足当前工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MNMs已被投放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有关MNMs是否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同样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一方面探讨了生物对MNMs的暴露途径;另一方面,从MNMs对动物细胞、肺组织和脑组织的毒性效应,MNMs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积累以及皮肤对MNMs的吸收等角度,对MNMs的生物效应进行综述.同时,发现MNMs本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MNMs的表面修饰是影响MNMs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借鉴超细颗粒的研究结果探讨了MNMs生物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毒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2.
针对国内近年来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江西某厂氯气泄漏事故,运用因果分析方法对其事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严重度为目标,从管理角度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03.
采用现场勘察、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一起立式锅炉爆炸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该锅炉制造时存在严重未焊透的设备缺陷和其他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制定了超声波检测工艺,对本地区同一制造厂生产的在用锅炉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存在严重制造缺陷的锅炉进行现场维修或召回,对排查发现的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一并跟踪整改.  相似文献   
904.
UV/H2O2光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陈琳  杜瑛珣  雷乐成 《环境科学》2003,24(5):106-109
研究了UV/H2O2体系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降解速率与双氧水加入量、污染物初始浓度及载气种类有关.在双氧水理论投加量一半的情况下,通入氧气或空气,总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6%,CODCr去除率接近50%.反应体系加入载气,显著影响污染物的去除率.在本实验中,总酚降解为拟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05.
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2阶段生物修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历时2个阶段,共运行210d.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TPH)为25.8~77.2g·kg-1时,经过53d(为第1阶段)的运行,TPH去除率38.37%~56.74%.第2年(为第2阶段)继续处理156d,TPH降解率达到66.59%~80.96%.连续运行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易分解的石油烃污染物大部分在第1阶段得到降解,第二阶段降解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06.
地下水除草剂阿特拉津污染微生物治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出的菌种AT菌,进行了农药阿特拉津的静态降解实验及其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治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T菌在pH值为5.0~10.0时对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均具有降解能力,且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0;在实验条件(t=10℃,pH=7.5)与野外含水层的条件基本一致情况下,难于生物降解的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一次投菌降解率达到31.08%;同时环境因素也随着AT菌作用的变化而变化,其中,DO、pH随AT菌作用加强而其值减小.另外,设计了细菌的投放方式以模拟野外条件下的菌种投加条件.并且AT菌的作用会造成被治理含水层的渗透性能降低,实验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下降60.54%.清水冲洗10d的渗透性恢复率为48.96%,说明清水渗透恢复的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07.
PFS-PDM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河水的强化混凝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备了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FS-PDM),并对微污染的流溪河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对比分析了复合混凝剂与PFS2种处理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与单独用PFS相比,用复合混凝剂处理冬季微污染流溪河水源水时,其对浊度、UV254及藻类去除能力更强;当投加量为3mg/L(以Fe计)时,PFS-PDM复合混凝剂的去浊率、除藻率和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22.1%、19.5%、14.9%,表现出优良的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908.
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层及地表变形并影响周围环境,为探索变形规律以进行预测,运用岩土数值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模型,考虑天津地区软土特性,注浆体材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性及盾构施工中的各相关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标准模型进行分析,并与Loganathan公式计算及工程实测数据计算进行对比验证,然后就重要施工参数如超挖孔隙、注浆压力等的影响,不同土体本构关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土体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如超固结比、内摩擦角、压缩参数λ及回弹参数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9.
A soypolyol based on epoxidized soybean oil (ESO) wa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HBF4 and diethanolamine (DEA) was used as ring opener. A series of polyurethane rigid foam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polyol with TDI using an isocyanate index of 1.1. The polyol used in this paper were a mixture of soypolyol and a commercial PL-5601 polyester polyol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PL-5601 was in the range of 0–60%.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resi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SC and T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rigid foams posses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There were two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each foam and Tg1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OH value.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foam was also recorded, and the effect of mass ratio of soypolyol and PL-5601 polyester polyol on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10.
Metal toxicity on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were examined by batch culture and chemostat culture system. EC50 values under nutrient‐limited condition and saturated condition were compared. The two EC5Os differed by a factor of 10.6 for Cd in batch test, and differed by a factor of 6.5 in continuous test. Both batch and continuous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hibition on algal growth is more severe under nutrient‐limited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at under near saturation conditions.

Strong correlation, a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ρ,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ctivation level (nutrient requirement) and the tolerance of microorganisms to the toxicant. ρ is equal to 0.9 for the case of Cd in batch test and 0.6 in continuous test. The theory in this study provides generally good estimations to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at limiting nutrient conditions.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nutrient condition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lgal toxicity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