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341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972.
通过对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的调查,简要分析了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污染成因,并提出现阶段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3.
大型水母爆发对东海生态系统中上层能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建立东海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并将大型水母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组,从能量平衡的角度探讨近年来东海大型水母爆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大型水母爆发加剧的控制机制的假说。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水母对中上层生物资源普遍具有显著不利影响;在大型水母、浮游动物和鲳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由大型水母爆发引发的生态系统中上层能量反馈循环;大型水母爆发初期将破坏生态系统中上层能量平衡;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波动可能是抑制大型水母爆发加剧的自然控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4.
石煤砷的赋存形态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砷石煤燃烧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砷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煤燃烧的砷释放过程不仅与砷元素化学性质、砷含量有关,也与砷赋存形态有关。文章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陕南石煤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各赋存形态对石煤砷迁移和燃烧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砷石煤砷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其含量占煤砷含量的75%以上;石煤燃烧的砷释放率与煤中残渣态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73,P<0.01;煤砷溶出率与可交换态砷和硫化物结合态砷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P<0.05)和0.796(P<0.05)。  相似文献   
975.
韶关市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粤北地质地貌、气象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分析,探讨了韶关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发育规律,认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并指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976.
韶关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和综合研究,总结了该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及目前治理状况,并提出了正确处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来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77.
针对一次苯胺装置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经过,分析了其多米诺效应发生的机理,找出了事故扩大的升级因素,计算了相应的多米诺效应破坏概率,并提出了预防事故多米诺效应的安全对策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8.
利用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中O3自动监测分析仪,对2007年2月-2008年2月鞍山深沟寺地区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利用连续监测的数据,研究了空气中臭氧全年总体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地区φ(O3)全年平均值为0.068mg/m^3,φ(O3)月均值在春末夏初季节出现达到最大值,在11月一次年1月出现低值,说明鞍山地区夏季臭氧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φ(O3)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春末夏初随日照时间加长而增高,最大月均值和最大日均值均出现在此时期,冬季随日照时间的减短而降低。  相似文献   
979.
环境有效微生物菌剂治理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现场围隔水体中,通过投加由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组成的环境有效微生物菌剂(EM菌剂)治理蓝藻水华污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投加EM菌剂不仅可以快速降低蓝藻数量,使蓝藻生物量减少55%以上,而且能够迅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从而降低了形成蓝藻水华所需要的氮和磷营养元素,因此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0.
As natural woodlands decline in both extent and quality worldwide, there is an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value of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low-input, low-productivity grazing systems in Australia, the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woodlands through overstorey tree and woody regrowth removal are vegetation management options used by landholders to increase native grass production for livestock grazing;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to indicate at what tree densities biodiversity attributes are compromised.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verstorey tree density and understorey regowth on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stand structur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eucalypt woodlands in a grazing landscape in the Traprock region of southern Queensland, Australia. We sampled 47 sites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vegetation type (Eucalyptus crebra/Eucalyptus dealbata woodland; Eucalyptus melliodora/Eucalyptus microcarpa grassy woodland), density of mature trees (<6 trees/ha; 6–20 trees/ha; >20 trees/ha), and presence/absence of regrowth. Distinct patterns in composition were detected using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and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with low density areas compositionally indistinguishable, although distinct from other land management units. Within vegetation type, medium tree density woodlands were compositionally similar to high density and reference woodlands. Species richness ranged from 18 to 67 species per 500 m2 across all sites. No differences in total or native species richness were detected across management units; however, some differences in exotic species richness were detected. Differences in grass cover existed between low and high density management units, yet no difference in grass cover was evident between low and medium density management uni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edium tree densities may provide biodiversity benefits concordant with more natural areas, yet not adversely impact on pasture production. Retaining trees in grazing landscapes provides significant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important refuges for species that may be largely excluded from open grassland habitats. Maintaining a medium density of overstorey trees in grazed paddocks can provide both production and biodiversity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