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78篇 |
免费 | 859篇 |
国内免费 | 348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46篇 |
废物处理 | 646篇 |
环保管理 | 881篇 |
综合类 | 5155篇 |
基础理论 | 1941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943篇 |
评价与监测 | 393篇 |
社会与环境 | 319篇 |
灾害及防治 | 3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235篇 |
2022年 | 549篇 |
2021年 | 413篇 |
2020年 | 325篇 |
2019年 | 314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461篇 |
2016年 | 548篇 |
2015年 | 700篇 |
2014年 | 817篇 |
2013年 | 1050篇 |
2012年 | 902篇 |
2011年 | 896篇 |
2010年 | 692篇 |
2009年 | 658篇 |
2008年 | 739篇 |
2007年 | 588篇 |
2006年 | 499篇 |
2005年 | 368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354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262篇 |
1999年 | 247篇 |
1998年 | 249篇 |
1997年 | 242篇 |
1996年 | 222篇 |
1995年 | 175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下基本概念问题: 1、安全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保障社会经济的增值和有效地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本文试图构造增值函数I(S)和损失函数L(S)来描述其功能。 2、安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安全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的经济利益规律,使其有效地调整和协调安全与经济的关系,指导安全经济决策。 3、本文试提出发展安全经济学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理。 4、为综合揭示安全经济规律,本文还探讨了安全经济的功能函数F(S)、成本函数C(S)、负担函数B(S)和效益函数E(S)。 5、针对实际应用,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安全投资的评价方法及其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202.
Catchment-Wide Wetland Assessment and Prioritization Using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P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wetland ecosystems are under threat worldwide. Many communities are now trying to establish wetl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but are confounded by a lack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on wetland condition or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PSIS (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was adapted to assist in the role of assessing wetland condi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iority in the Clarence River Catchmen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Using 13 GIS data layers that described wetland characte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wetland threats,
the wetlands were ranked in terms of condition. Through manipulation of the original model, the wetlands were prioritized
for rehabilitation. The method offered a screening tool for the managers in choosing potential candidate wetlands for rehabilitation
in a region. 相似文献
203.
针对铬渣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以"以废治废"为研究目标,采用室内静态实验方法,进行废铁屑-改性粉煤灰联用处理铬渣渗滤液中Cr(Ⅵ)和总铬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废铁屑与聚合氯化铝改性粉煤灰联用处理Cr(Ⅵ)和总铬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其中一种物质;处理Cr(Ⅵ)浓度208 mg/L、总铬浓度260 mg/L的200 mL高浓度含铬废水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总投加量40 g,配比为1:1, pH值4.1,对应Cr(Ⅵ)去除率99.93%,总铬去除率99.72%。处理后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 相似文献
204.
实验水系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鲤科类金鱼体内分布、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3H-MET主要积累在鱼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积累量依次为:肠>肝>鳃>皮>肉>骨;多效唑效生物积累因子(BCF)和鱼体类脂质含量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5.
突发性藻类污染常常伴随着藻类的肆意滋生,从而严重影响着水厂的正常运行,更加威胁着居民用水的水质安全。采用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藻原水,分析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和藻类浓度条件下反应器对藻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HRT为1.0 h,最佳气水比为1.2:1;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叶绿素a(Chl-a)为70 mg/m3的高藻原水时,Chl-a、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48%、47.81%和70.54%,且CODMn和NH4+-N的出水浓度能够达到东深供水工程处理目标。说明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水中藻类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和去除,出水水质稳定,工艺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6.
Zhang Ming Yang Ping Lan Guihong Liu Yongqiang Cai Qin Xi Junn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0,27(31):38617-3863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lower expansive heavy metal adsorbent, high crosslinked sodium carboxyl methylstarch-g-poly (acrylic acid-co-acrylamide) resin (HCAA), has been... 相似文献
207.
以天津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处置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目前分散处置和集中处置存在的缺陷,提出“区域集中处置”设想;并运用模糊决策模型理论,建立较完善的处置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区域集中处置”是最佳的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集中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208.
采用热解重量分析法研究了废轮胎粉、炼焦煤粉(简称煤粉)及混合样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废轮胎粉的热解出现三个显著的失重峰,煤粉热解仅出现一个显著失重峰。与煤粉热解相比,废轮胎粉热解开始失重温度和失重基本结束的温度相对较低,失重速率较大,且失重量较大。煤粉与废轮胎粉的显著失重存在重叠的温度区间(360~450℃),说明废轮胎粉与煤粉可以进行共热解。随废轮胎粉质量分数增加,共热解物料总失重率增加。废轮胎粉与煤粉共热解存在协同效应,在280~540℃时协同效应抑制共热解挥发分的逸出,导致失重量降低,最大失重速率峰温升高;高于540℃后,协同效应促进共热解反应,使共热解总失重率增大。 相似文献
209.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为核,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Fe3O4壳-核结构纳米颗粒,再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通过溶胶-凝胶法、经焙烧制得TiO2/SiO2@γ-Fe2O3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振动磁强计对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溶液为模拟废水对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经500℃焙烧的光催化剂活性相为锐钛矿型TiO2;在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0.2mmol/L、苯酚溶液pH为7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0.9%。 相似文献
210.
以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制三元乙丙橡胶(EPDM)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EPDM超细纤维,进而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为基膜制备了EPDM超细纤维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PDM超细纤维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膜对苯乙烯废水的截留效果和复合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EPDM超细纤维具有类似无纺布形式的多孔纤维网状结构,其直径在0.2~2.0μm之间;复合膜在操作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模拟苯乙烯废水,膜通量约为5.90mL/(cm2.h),苯乙烯去除率可达89.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