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14篇 |
免费 | 4677篇 |
国内免费 | 2901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27篇 |
废物处理 | 1048篇 |
环保管理 | 1822篇 |
综合类 | 34425篇 |
基础理论 | 3940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8680篇 |
评价与监测 | 1786篇 |
社会与环境 | 483篇 |
灾害及防治 | 7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08篇 |
2022年 | 667篇 |
2021年 | 532篇 |
2020年 | 966篇 |
2019年 | 2199篇 |
2018年 | 2436篇 |
2017年 | 2603篇 |
2016年 | 2462篇 |
2015年 | 2952篇 |
2014年 | 3529篇 |
2013年 | 3954篇 |
2012年 | 3617篇 |
2011年 | 3266篇 |
2010年 | 2836篇 |
2009年 | 2857篇 |
2008年 | 2671篇 |
2007年 | 2486篇 |
2006年 | 1957篇 |
2005年 | 1454篇 |
2004年 | 1251篇 |
2003年 | 1110篇 |
2002年 | 912篇 |
2001年 | 878篇 |
2000年 | 1017篇 |
1999年 | 892篇 |
1998年 | 716篇 |
1997年 | 683篇 |
1996年 | 682篇 |
1995年 | 598篇 |
1994年 | 399篇 |
1993年 | 337篇 |
1992年 | 377篇 |
1991年 | 334篇 |
1990年 | 268篇 |
1989年 | 208篇 |
1988年 | 152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55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46篇 |
1981年 | 3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2年 | 7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的效果及其生物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972.
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膨润土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得一种新型水处理剂——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壳聚糖的浓度为30 g/L、膨润土质量与壳聚糖溶液体积之比为0.7、浸泡时间80 min、微烘时间15 min时,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7%。对改性土进行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及X-射线衍射等结构特性分析,证明壳聚糖的引入改变了膨润土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增强了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976.
生物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轻质陶粒生物滴滤塔处理摸拟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试验研究,探讨生物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因素及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法能有效同时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效率分别可达99.9%和88.9%。为获得最佳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效果,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气负荷应分别<140 g/(m3·h)和20 g/(m3·h),循环液pH=7~8,空床停留时间为30.28 s,喷淋密度为8.81 L/(m3·h)。 相似文献
977.
978.
氮掺杂氧化钛的简易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对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以尿素为氮掺杂剂,采用简易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氧化钛,并以2,4-DCP的降解检验其光催化活性。XRD、BET、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随着氮/钛原子比(N/Ti)的增大,各催化剂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得到抑制,除0#样品出现金红石相外,其他催化剂均只出现锐钛矿相;掺入催化剂的N位于晶格O位点和晶格间隙,替代N和间隙N掺杂使催化剂的光吸收发生明显的红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N/Ti在0~6范围内增加时,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增加,当N/Ti增大至8时,速率则下降。相似的规律也表现在氮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适量氮掺杂能增强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该改性催化剂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太阳光激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979.
含中间层的DSA电极电催化氧化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更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利用自制的含锡锑中间层的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对有机废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处理,并利用SEM、XRD等方法对电极中间层、表层进行微观表征。微观测试表明,基体、中间层、表层之间结合力较强,有利于增强电极寿命;水处理实验表明,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由于该反应体系需要外加电解质加强传质,这在实际运用中为废水中盐度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10 g/L、pH=5、极板间距=2 cm时,电催化氧化体系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