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245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Zhou  Weijie  Long  Wenjun  Xu  Teng  Peng  Liangqiong  Zhang  Wenhua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19,17(4):1849-1855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Organic ligands are commonly believed to decrease the toxicity of metal ions, but there is few experimental evidence, especially for chromium (Cr(III)), which...  相似文献   
982.
A disposable biosensor was fabricated us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gold nanoparticles and tyrosinase (SWCNTs-AuNPs-Tyr) modified screen-printed electrodes. The prepared biosensor was applied to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within 15 minutes. The SWCNTs-AuNPs-Tyr bionanocomposite sensing layer was characteriz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cyclic voltammetry methods.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SWCNTs could lead to a high loading of tyrosinase (Tyr) with the large surface area and the porous morphology, while AuNPs could retain the bioactivity of Tyr and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The detec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working potential, pH of supporting electrolyte and the amount of Tyr were optimumed. As an example, the biosensor for catechol determination displayed a linear range of 8.0 × 10-8 to 2.0 × 10-5 mol·L-1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4.5 × 10-8 mol·L-1 (S/N = 3). This method has a rapid response time within 10 s, and shows excellent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Moreover, the resulting biosensor could be disposable, low-cost, reliable and easy to carry. This kind of new Tyr biosensor provides great potential for rapid, on-site and cost-effective analysis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相似文献   
983.
冯涌  卢龙  方超  杨敏 《环境工程》2012,30(2):20-22
采用聚磷活性污泥分别与硝酸铅、醋酸铅组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处于厌氧状态,采集上清液测定铅含量,并测定残余污泥中铅的形态。结果表明:聚磷活性污泥对铅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增加,铅的去除率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束时(32 d),铅的去除率可达99.8%。且污泥中的铅是稳定的,主要含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其中残渣态铅占50%以上,主要由磷酸铅组成。  相似文献   
984.
道路绿地消减噪声服务功能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噪声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配置合理的绿地对噪声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论文从绿地消减噪声的机理出发,基于实验测定结果,结合绿地斑块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降噪效果及其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不同组成结构的道路绿地降噪能力不同,其中乔灌草结构道路绿地降噪能力最强,其次为乔木类和灌木类,草坪类最差,各类型绿地降噪能力均随宽度的增加而增加;②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年降噪9.35×107 dB(A)·a-1,其中乔灌草结构绿地占92.95%,单位面积道路绿地平均降噪20 477 dB(A)·hm-2·a-1,其中乔灌草结构绿地最高,为23 505 dB(A)·hm-2·a-1,分别是乔木类的2.92倍,灌木类的17.92倍,草坪类的18.64倍;③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消减噪声的年价值为7.13×108元·a-1,单位面积道路绿地降噪价值为156 033元·hm-2·a-1。研究表明,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结构搭配较为合理,在消减噪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可观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85.
选取河北省4类典型工业涂装行业开展车间与末端排口VOCs样品采集,检测分析了102种VOCs组分,获得了4类行业车间与排口处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由于涂料类型、使用量等因素影响,VOCs排放浓度存在较大差异;芳香烃与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是家具制造、车辆制造与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主要组分,占比分别为...  相似文献   
986.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水COD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麟  向军  胡彬 《化工环保》2005,25(3):243-246
利用HACH公司的45600型COD反应器,用自制药剂替代HACH的专用药剂,能满足日常废水监测分析的COD快速测定。该方法测定COD的稳定吸收波长为600nm,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8.5%(n=5),加标回收率为95%~106%,与标准方法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7.
利用事故树对某矿斜井运输中的跑车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隐患整改措施和标准化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988.
叶优良  李隆  索东让 《生态环境》2008,17(1):377-383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过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文章以甘肃河西灌区为试验地点,在0、300、450 kg·hm-2氮水平下,探讨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玉米间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相对累积量增加,100~200 cm土层降低.在3个氮水平下,蚕豆间作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都低于单作.小麦间作在300 kg·hm-2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但在0和450 kg·hm-2氮水平下,小麦收获后间作与单作近似,玉米收获后小麦间作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与小麦和蚕豆间作的玉米在300 kg·hm-2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玉米,在0和450 kg·hm-2氮水平下则表现不同.在300 kg·hm-2氮水平下,两种间作氮肥当季利用率都明显高于相应的单作,施氮量增加到450 kg·hm-2时,则表现不一样.  相似文献   
989.
富营养化水体磷阈值的动态AGP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动原水来培养水体混合藻的动态AGP试验,模拟富营养化条件下藻类的生长过程,并以密云水库为实例,结合MATLAB 7.0数值分析软件,拟合了密云水库富营养化发生的磷阈值.结果表明,该水库达到富营养化的磷阈值随水环境条件和水体生态特征变化;蓝藻(Cyanobacteria)在低质量浓度磷酸盐条件下较绿藻(Chlorophyta)更具有生长竞争力;初始藻密度大小影响藻生长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在平均温度为28.8、26.5、25.1℃和初始藻密度为9.2×10~6、10.0×10~6、8.0×10~6个条件下,密云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总磷阈值分别为0.053、0.062、0.064mg·L~(-1).  相似文献   
990.
影响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几丁质酶的活性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盾壳霉是油菜菌核病菌(核盘菌)的一种重寄生菌,为了探索几丁质酶在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影响盾壳霉几丁质酶活性的因子.结果表明,盾壳霉几丁质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 8.0.当温度不高于50℃、pH在5.0~9.0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一些金属离子,包括Mg2+、Fe2+、Ca2+、Ba2+和Mn2+等,对盾壳霉几丁质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而另外一些金属离子,包括Zn2+和Cu2+,却对盾壳霉几丁质酶活性发挥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草酸(1~4 mmol L-1)和硼酸(25~75 mmol L-1)可显著提高盾壳霉几丁质酶活性.本文还就上述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和潜在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