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742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374篇
基础理论   36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3篇
评价与监测   132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的内容。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初始水权分配内涵的基础上,首次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准则,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及方案层4个层次结构的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建立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初始水权分配的投影寻踪模型,并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作为初始水权分配的分水比例。最后,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用来分配该工程净增加供水量的初始调水量。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3.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climate capacity"as a way of measuring human’s adaptiveness to climate change.This article also focused on the related concepts lik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land carrying capacity as well as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The concept of climate capacity was articulated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Essentially,China’s effort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was a matter of improving climate capacity,which is the ecosystem as well as the frequency,the intensity and the scale of human’s social activities that the climatic resources of a particular geographic area were supposed to support.The climate capacity has two components.One is the natural climate capacity,which includes temperature,sunlight,precipitation,extreme climatic events,etc.The other is the derived climate capacity,which includes water resources,land resources,ecological systems,climatic risks,etc.The climate capacity can be developed or be transferred between regions by taking engineering,technology or regime-based adaptive measures.However,these adaptive measures must be implement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 rationalism,ecological integrity,climate protection,and social justice.It is expected that by combining the climate capacity and its threshold value with the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risks,we are able to predict the optim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scal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nd furthermore,provid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daptive planning.In the regions with high climate capacity,there is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But,in the regions with limited climate capacity,irrational development may further damage the environment.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a region with high climate capacity,and a region of Ningxia,a region with limited climate capacity,as illustrative examples,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apacity and further mad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capacitylimited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driven adaptation.This article argued that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apacity can not only be used as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of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but also it can provide research support for planning regional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904.
杨娅男  李彦澄  李江  吴攀  杨钊  向福亮 《环境科学》2020,41(4):1787-1793
好氧甲烷耦合反硝化(AME-D)在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采用改良型反硝化生物滤池,利用低浓度甲烷构建出AME-D极限脱氮系统.研究发现该系统在间歇式运行方式下,出水中总氮和氨氮的平均浓度能达到1.05 mg·L-1和0.54 mg·L-1,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7%和93.30%.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由NO3-对称伸缩引起的峰明显消失,由醇COH面外弯曲或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引起峰明显增强,甲烷被氧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可能主要为醇类物质.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中的甲烷氧化菌主要为Methylocystis(0.27%)、Methylosarcina(0.10%)和Methyloparacoccus(0.12%),反硝化菌主要为Pseudomonas(56.92%)、Paenibacillus(3.52%)和Lysinibacillus(3.00%),硝化菌主要为Nitrospira(0.1%),说明AME-D极限脱氮系统的脱氮功能是由好氧甲烷氧化菌、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905.
辽宁省2000~2030年机动车排放清单及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基于COPERT模型和ArcGIS技术,建立了2000~2030年辽宁省机动车排放清单,分析6类污染物(CO、NMVOC、NOx、PM10、SO2和CO2)排放的总体趋势与空间演变特征,同时以2016年为基准年,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8类控制措施情景并评估不同控制措施对污染物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00~2016年,机动车的CO、NMVOC、NOx和PM10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SO2排放量呈现波动变化,而CO2排放量则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轻型载客车和摩托车是CO和NMVOC排放的主要贡献车型,重型载客车和重型载货车是NOx和PM10的主要排放源,SO2和CO2则主要是由轻型载客车排放.辽宁省中部及南部机动车排放量明显高于辽东和辽西.从城市层面来看,排放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和大连市.情景分析表明,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可以增强减排效果,且升级排放标准的时间越提前减排效果越好.综合情景将实现减排最大化,强化综合情景对CO、NMVOC、NOx、PM10、CO2和SO2的削减率达到了30.7%、14.3%、81.7%、29.4%、12.3%和12.1%.  相似文献   
906.
徐婷  金艳青  李勇 《环境科学》2017,38(12):5132-5138
研究了加装脱硫装置的沼气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对含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效能.在26~34℃的室温下,历时63d成功地启动了加装脱硫装置的MCAnMBR反应器.调试初期,通过调节气路平衡和采用甲醇驯化的方法有效解决了MCAnMBR反应器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时存在的跑泥和pH上升问题.结果表明,当控制HRT为120 h,有机负荷(以COD计)为3.61~4.36 kg·(m~3·d)~(-1),pH为7.18~7.61时,在23.3~25.4℃的室温下,对含SO_4~(2-)浓度为650~5 800 mg·L~(-1)的有机废水处理效果极佳,出水COD浓度最低可至23 mg·L~(-1),COD总去除率稳定在96.23%~99.77%,SO_4~(2-)还原率可达83.83%~95.51%.说明加装脱硫装置可有效解决硫化物的次级抑制作用问题,且通过梯度试验发现本反应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上限为:COD浓度18 000~21 000mg·L~(-1)、SO_4~(2-)浓度9082~9600 mg·L~(-1),COD/SO_4~(2-)为2.  相似文献   
907.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2002年-2013年间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的185篇文献,以期为CALPUFF模型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共有65种期刊刊登过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文献,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有17种,另有73.8%的期刊每刊只发表l篇这类文章;共有署名作者358位,这些作者隶属于134个机构,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最多。近几年国内对CALPUFF模型研究的关注度正在提高,与其它软件的耦合将是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908.
对京杭运河常州段8个研究点位水体中的氮形态(TN、NH4+-N、NO2--N和NO3--N)和环境因子(pH、T和DO)进行了连续9个月的动态监测,全面研究了各氮形态的随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各氮形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常州段水体月平均NH4+-N变化范围为(0.589±0.351)~(3.148±1.178)mg.L-1,TN变化范围为(3.373±1.379)~(7.373±2.307)mg.L-1,枯水期到丰水期各氮形态整体表现出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出境断面NH4+-N下降趋势平稳,NO3--N则是主导出境断面TN含量的主要形态。各点位NH4+-N的平均浓度范围为(1.202±0.492)~(2.813±1.566)mg.L-1,TN范围为(3.520±0.504)~(8.349±3.679)mg.L-1,各形态氮含量基本呈现出上游段(S)〈新运河(G)〈老运河(L)〈下游(X)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下游段存在一个重要的氮素上升突变段,NO3--N是对TN的贡献率(43.8%~57.4%)最大的无机态氮,其次是NH4+-N、ON、NO2--N,其中有机氮对TN的贡献率(13.3%)则以老河段最高。NH4+-N和NO3--N、TN、pH相关系数分别为0.397**、0.932**、0.261*,与DO相关系数为-0.344**,陆源输入及DO不足是京杭运河常州段氮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9.
国际湿地保护政策及形式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丧失与退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国际湿地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湿地开发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的政策转型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湿地全面保护期。湿地被围垦、转换为农地是湿地开发期最主要的特质,是导致湿地大量丧失与退化的主要肇因;《湿地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转型期阶段,倡导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而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成为继《湿地公约》签署后推动全球湿地政策发生深刻改变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全面保护期阶段。  相似文献   
910.
牡丹江作为松花江第二大支流,是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通过研究小流域的污染防治对策,可以解决牡丹江的污染及水质安全保障问题,在支流中起到示范作用,从而防止危害松花江的水质安全。本文以“十二五”规划思路为依托,以牡丹江流域为例,探讨小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