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9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安全科学   243篇
废物处理   210篇
环保管理   251篇
综合类   1974篇
基础理论   58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63篇
评价与监测   159篇
社会与环境   171篇
灾害及防治   1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841.
PE微塑料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塑料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5组微塑料添加处理(0,1,2,4,6g/kg),研究了不同微塑料含量对湿润锋运移和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了主要入渗模型在微塑料污染土壤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湿润锋运移速率随着微塑料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特征,当含量达到T2时(微塑料含量2...  相似文献   
842.
中国钢铁行业大气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基于2015年在线监测等数据,分析中国钢铁行业主要工序(烧结和球团)排口烟气浓度情况,自下而上建立了2015年中国高时空分辨率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SEC, 2015),使用CAMx模型,定量模拟钢铁行业排放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贡献.结果表明, 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共排放SO_2、NO_x、PM_(10)、PM_(2.5)、PCDD/Fs、VOCs、CO、BC、OC、EC和F分别为37.48万t、 72.05万t、 33.48万t、 15.03万t、 1.91 kg、 84.29万t、 3 478.85万t、 0.64万t、 0.83万t、 0.08万t和0.77万t.从区域角度:上海和天津钢铁行业单位面积污染排放强度最大,对区域大气污染贡献比例较高.从工序角度:2015年烧结和球团烟气排口月平均浓度降低.从污染物角度:2015年钢铁行业排放NO_x对区域污染物浓度贡献最大,NO_x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843.
地震是广东河源市常见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震和作为城市重大风险源的新丰江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双重影响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提升河源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现状的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河源市在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进行的实践探索、待改善的方面,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河源市地震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4.
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中,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采用分类决策树(CART)分类算法对研究区内1998、2003、2008、2013及2018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并定量分析1998~2018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再利用生态服务价值(ESV)当量估算方法定量估算京津冀地区的ESV并结合15 km×15 km尺度格网探明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增加16. 67%)及草地(减少13. 73%)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水体(减少0. 2%)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小.②京津冀地区ESV总价值在1998~2003年间出现短暂增长(增加91. 97亿元),2003~2018年间持续降低(减少239. 07亿元),主要与建设用地面积在除1998~2003年的其余3个时间段扩张较快有关,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提供的ESV最高,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提供的ESV最低.③基于15 km×15 km尺度格网的ESV时空分析表明,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ESV中等区逐渐较少,ESV较低区及较高区逐渐增加,且ESV较低区增速高于较高区.④199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对价值系数的敏感性系数(SI)范围为0~0. 40,且均低于1,表明本文ESV对修订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证明本文定量估算ESV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应合理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对林地、草地、水体及耕地的保护.研究可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5.
重金属环境背景值是评价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和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和基础,为确定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水平,以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柱状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在分析重金属元素垂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筛选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沉积层位,根据数据分布类型计算得到17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范围):Sc 13. 85(11. 52~16. 69)、V 101. 03(94. 61~107. 45)、Cr 63. 50(55. 00~69. 20)、Co 14. 62(13. 70~15. 54)、Ni 29. 92(27. 23~32. 54)、Cu 21. 48(17. 95~25. 01)、Zn 118. 81(96. 39~141. 23)、Pb 41. 80(38. 41~57. 35)、Sr 97. 78(93. 22~102. 34)、Mo 1. 39(0. 59~2. 19)、Sb 0. 58(0. 53~0. 63)、Ba 407. 00(378. 15~427. 00)、Tl 0. 93(0. 72~1. 05)、Bi 0. 71(0. 51~0. 82)、Fe 32 610. 27(19 903. 73~53 428. 67)、Mn 393. 20(306. 67~793. 63)、Cd 0. 066(0. 056~0. 076) mg/kg。以上背景值与福建省海岸带土壤、厦门A层土壤、中国陆壳、中国浅海沉积物和全国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值相比,总体上比较接近,但Sr含量略低,Pb和Zn含量略高,说明可信度较高且具有地域性。影响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是陆源物质、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46.
一硫代磷酸酯杀虫剂的酶促降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降解菌YF11中提取了降解权衡利弊并测定了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降解特性。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酶促降解的最适pH均为8.0,杀螟松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2.5℃,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米氏常数分别为187.2,205.5和212.4mmol/ml。  相似文献   
847.
准好氧填埋结构耗氧半径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在准好氧填埋结构中,空气通过渗滤液收集主管道和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进行扩散,并在这些管道周围形成好氧区,在空气扩散不到的地方为厌氧区依据氧气浓度在垃圾层内的不同来决定它在垃圾层内的分布状态.并通过对单独的一根竖直通风管道进行氧气浓度插值分析,判断氧气通过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内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氧气的浓度分布顺序为上层>中层>下层.确立了本实验条件下准好氧填埋的好氧区域,通过二次曲面进行拟合,得到它的水平耗氧半径为7.3m,竖直耗氧半径为3.5m.  相似文献   
84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单元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整个处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渗滤液中部分污染物和无机离子能在预处理单元中得到较好的去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相似文献   
849.
以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分析了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并探讨了现行的水体微塑料去除技术及应用,为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50.
The adsorption of cationic-nonionic mixed surfactant onto bentonite and its effect on bentonite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objective wa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urfactant behavior on clay mineral for its possible use in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by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The cationic surfactant used was hexadecylpyridinium bromide (HDPB), and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was Triton X-100 (TX100). Adsorption of TX100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ddition of HDPB, but this enhancement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raction of the cationic surfactant. Part of HDPB was replaced by TX100 which decreased the adsorption of HDPB. However, the total adsorbed amount of the mixed surfactant was still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dica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cationic and nonionic surfactants. The surfactant-modified benton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Brunauer-Emmett-Tell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es. Surfactant intercalation was found to decrease the bentonit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surface roughness and irregularities, as calculated by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The co-adsorption of the cationic and nonionic surfactants increased the ordering conformation of the adsorbed surfactants on bentonite, but decreas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organobentonit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