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502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940篇
基础理论   16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7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为了改善氢辅助型原位沼气提纯系统中高氢分压对丙酸降解的抑制, 考察了不同颗粒型厌氧生物膜(有无载体、导电和非导电载体) 培养初期和末期的丙酸降解性能;并通过微生物形态和群落分析,探讨了颗粒型生物膜丙酸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导电碳毡厌氧生物膜和厌氧颗粒污泥能有效改善高氢分压下丙酸降解抑制问题.其最大丙酸降解速率分别达到2.2,1.2mmol/(L·h).碳毡厌氧生物膜可能主要通过产酸细菌(Thermovirga、Levilinea、Syntrophomonas属)和产甲烷古菌(Methanosaeta属)的电子直接传递(DIET)途径实现丙酸的降解;而厌氧颗粒污泥降解丙酸的途径可能主要依靠产酸细菌(Syntrophobacter属)与嗜氢型甲烷菌(Methanolinea 、Methanobacterium属)的共生营养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972.
Polyethylenimine (PEI)-modified chitosan was prepared and used to remove clofibric acid (CA) from aqueous solution. PEI was chemically grafted on the porous chitosan through a crosslinking rea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PEI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ime in the preparation on the adsorption of clofibric acid were optimiz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howed that PEI macromolecules were uniformly grafted on the porous chitosan, and the analysis of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more mesopores were formed due to the crosslinking of PEI molecules in the macropores of chitosan. The PEI-modified chitosan had fast adsorption for CA within the initial 5 h, while this adsorbent exhibited a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349 mg· g^-1 for CA at pH 5.0 according to the Langmuir fitting, higher than 213 mg· g^-1 on the porous chitosan. The CA adsorption on the PEI- modified chitosan was pH-dependent,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was achieved at pH 4.0. Based on the surface charg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harmaceu- ticals adsorption,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dominated the sorption of CA on the PEI-modified chitosan. The PEI- modified chitosan h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some anionic rnicropollutants from water or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73.
为使宁夏电网输配电网全景仿真实验室动态安全评估系统实现对调度生产运行的在线支撑,通过调控中心-实验室在线-离线一体化的功能设计,实现了系统对运行电网安全稳定性进行全方位、多场景、多角度的评估。调控中心在线系统接入电网在线运行数据,运用高性能计算机群并行计算分析,实验室离线支持系统对关键断面进行扩展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动态安全评估系统的实施,深度支撑了电网调度生产运行,同时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4.
采用UBM(unified bioaccessibility model)模拟胃肠消化的方法测试了来自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大连市的13个不同理化参数污染土壤中As的人体可给性,分析了考虑As人体可给性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样品模拟胃提取阶段As的人体可给性因子为3.9%~49.5%,平均值为19.6%;模拟肠提取阶段的人体可给性因子为1.2%~10.8%,平均值为6.0%,前者是后者的1.2~9.1倍. ②影响供试土壤样品胃提取阶段As人体可给性浓度的最显著性因素是w(TAs)(R2=0.94,P<0.01,n=13),其次为w(TP)(R2=0.82,P<0.01,n=13)和w(TMn)(R2=0.79,P<0.01,n=13);影响肠提取阶段As人体可给性浓度的显著因素依次为土壤w(TAs)(R2=0.83,P<0.01,n=13)、w(TP)(R2=0.80,P<0.01,n=13)、胃提取阶段As的人体可给性浓度(R2=0.76,P<0.01,n=13)、pH(R2=0.74,P<0.01,n=13)、w(TMn)(R2=0.65,P<0.02,n=13)以及w(TOM)(TOM为有机质)(R2=0.59,P<0.04,n=13). ③基于土壤w(TAs)和w(黏粒)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As在胃提取阶段的人体可给性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达到0.97,ME(平均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rp2(可决系数)分别为0.02、0.17、0.95;仅基于土壤w(TAs)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As在肠提取阶段的人体可给性浓度,R2达到0.90,ME、RMSE、rp2分别为-0.03、0.26、0.80. ④以供试土壤样品中w(TAs)为暴露浓度计算的健康风险分别是考虑As在胃及肠提取阶段人体可给性因子的2.0~15.0和7.3~81.0倍. 可见,基于土壤w(TAs)所制定的风险管理对策可能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975.
以某焦化类大型污染场地苯污染土壤为例,针对S1(单一用地)、S2(多种用地)、S3(考虑建筑设计)3种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S1情景下的苯致癌风险为9.2×10-5. 在S2情景下,规划的5个分区中仅E区(居住用地)苯的致癌风险(4.3×10-4)高于可接受水平(1.0×10-6), 考虑到各功能区累积致癌风险,则E区高污染可导致其他4个功能区〔A区(商业用地)、B区(城市绿地)、C区(居住用地)、D区(商业用地)〕的累积致癌风险(分别为6.5×10-6、2.2×10-6、7.3×10-6、2.2×10-5)均高于可接受水平,表明单一用地会低估污染物聚集区的风险. 在S3情景下,A、B、C区土壤中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2×10-7、2.7×10-7、2.5×10-7)均未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D区由于污染土壤被完全清除,不存在健康风险;E区开发后由剩余土壤产生的苯致癌风险为2.7×10-5,D区受E区影响产生的累积致癌风险(1.5×10-6)高于可接受水平. 进一步分析表明,场地的用地规划与建筑设计等因素将影响风险评估中关键参数(包括污染源浓度、水文地质参数、暴露参数、受体参数等)的取值,从而影响风险评估结果;此外,各功能区之间的风险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大型污染场地,结合用地规划进行暴露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76.
杨茜  孙耀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5):680-685
通过对东、黄海海域2006年4月、10月航次的调查,结合210Pb数据,测定了4个站位200余年来沉积物中生源要素(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埋藏通量。从时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 4个站位中,总氮(TN)的埋藏通量均自底层向表层逐步上升,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达到较大值后便呈波动下降趋势;总磷(TP)在各站位的埋藏通量的变化比较稳定,几乎没有明显的峰值,均自底层到表层逐渐降低。总有机碳(TOC)的埋藏通量自底层到表层逐步升高,其中10594,10694站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均出现了最高值,12694及H1-18站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相对高值,而后便呈下降趋势;从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南黄海各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平均值分布可能与黑潮流系的影响强弱不同有关,即黑潮流系影响越强初级生产力越弱,生源要素埋藏通量越低,反之则越高;而H1-18站位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变化特点较为复杂,原因可能与其所处海域水文条件复杂,受陆源影响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977.
978.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违反防护要求,擅自或强令他人(或机构)在没有适当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任何救援人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都不应暴露在能够或者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979.
提出了在常温下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研制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探讨了物料的成分配比、混料、成型和干燥的过程参数,并确定了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80.
湛江市大气环境容量与工业布局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姚建  李正山 《四川环境》1997,16(4):25-25
本文以湛江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箱模式计算区域不同我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充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工业的合理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