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23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16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从微观分子的角度对硝酸羟胺(HAN)基电控固体推进剂(Electrically Controlled Solid Propellants,ECSP)的性能参数进行模拟与计算.方法 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ESP)对HAN分子2种可能的构型进行优化和稳定性分析.通过真空非周期性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聚乙烯醇(PVA)分子稳定构型,并以HAN基ECSP的主要成分按一定比例构建凝胶模型.基于RESP(Restraine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电荷生成更准确的凝胶模型拓扑文件,并进行凝胶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稳定分析以及模型参数计算.结果 凝胶模型总能量相对平均值的周期性波动不超过7%.由于三维PVA链的包裹,H2O分子的扩散系数被大幅削弱.氢键分析和径向分布函数表明氢键键长主要分布在0.282 6 nm附近,PVA与H2O间的氢键较少,H2O与HAN、H2O与H2O之间的氢键较多.模型密度为1.405 g/cm3,与实验值吻合度高.在283、293、303 K下,HAN基ECSP凝胶模型的拉伸模量依次降低,剪切模量先增后减.在15 K/600 ps冷却速率下,HAN基ECSP凝胶模型的拉伸模量和剪切模量均增大.结论 ECSP制备结束后,冷却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造成ECSP力学性能的快速下降,快速冷却可以提高ECSP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植物化感作用抑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已备受关注。多种生活类型的水生植物对藻类均有化感抑制作用,现已从一些水生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并对其抑藻特性和机理开展了一定研究。文章对化感作用的概念、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水生植物中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藻特性以及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还对今后植物化感作用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多学科结合,对化感物质对不同藻类的影响及其选择性抑制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西安地裂缝场地地铁动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地层动力响应特征,提出了基于ABAQUS的地铁振动响应三维模拟方法,实现了地铁多轮对荷载的移动。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整体式隧道的振动响应特征和振动波在地裂缝场地的传播规律,并将有无地裂缝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裂缝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单节车辆诱发振动沿纵向的影响范围不超过75 m;地铁运行诱发的振动以竖向为主,振动沿横向传播时水平振动衰减较慢;在本次模拟工况下,地裂缝的存在对地裂缝邻近约12 m范围内土体的振动影响较大,对衬砌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通过制作质控图控制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效地控制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试样的回收率为97~102%,相对标准偏差2.59%,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垃圾焚烧溶融灰渣,选择筛分不同粒径,混合配比添加木屑、烧结剂、淀粉等,烧结成透水性砖块,作性能试验考查弯曲强度和透水性能。本实验适用于垃圾焚烧灰渣、飞灰及下水污泥焚烧灰渣等的有效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Ferrate(VI) salt is an oxidant and coagulant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It is considered as a possible alternative method in greywater treatment. However, challenges have existed in putting ferrate(VI) technology into full-scale practice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due to the instability of ferrate solution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 of solid ferrate produc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new approach of greywater treatment with on-line batch production of Fe(VI) to which Fe(III) salt was oxidized at a weak acidity solutio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e(VI) on light greywater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 19.5 mg/L) and dark greywater (TOC = 55 mg/L) treatm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ith varying pH and Fe(VI) doses.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use of Fe(VI) and Al(III) salts was proved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using the Fe(VI) salts alone at greywater recycling. The optimum dosage of Fe(VI)/Al(III) salts was 25/25 mg/L for light greywater, 90/60 mg/L for dark greywater, respectively. The TOC values of both light greywater and dark greywater were reduced to less than 3 mg/L with the dosages. The cost for treating greywater was 0.06–0.2 $/ton at ferrate(VI) dosage of 25–90 mg/L and 0.008–0.024 $/ton at AlCl3 dosage of 25–60 mg/L. The full operating cost needs further assessment before the Fe(VI)/Al(III) technology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grey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东亚小花蝽是我国北方林木、果园和农田的优势天敌昆虫。为评估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害作用,首次测定了16种田间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24 h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所试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吡蚜酮对东亚小花蝽较为安全,3倍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的校正死亡率低于33.33%。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半数致死浓度LC0分别为36.567、15.798、4.992和4.487 mg a.i.·L~(-1)5,农田内风险可接受。噻虫嗪、联苯菊酯和呋虫胺对东亚小花蝽的LC_(50)分别为0. 002、0. 080和0. 968 mg a. i.·L~(-1),农田内危害商值分别为3 976.36、69.03和16.93,在农田内对东亚小花蝽造成的风险均不可接受。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东亚小花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