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933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722篇
基础理论   457篇
污染及防治   658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按照结构形式对常见的变电构架进行分类,根据其中受损杆件的不同损伤类型,建立了截面面积损伤率和截面惯性矩损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表达式,并以此来修改损伤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在随后的结构可靠度分析中,采用响应面法和Monte Carlo法与有限元程序结合,使构件截面几何参数产生大量不同损伤水平的样本,从而得到不同损伤水平下各类变电构架结构的响应及其可靠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可供变电构架的安全监控参考.  相似文献   
982.
随着污水回用大力开展,人们与再生水的接触机会增加,必须保障再生水的水质安全.资料调研发现,作为再生水水源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含有多种内分泌干扰物质,活性炭吸附、超滤、高级氧化技术及膜技术可有效去除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但鉴于经济和管理上的困难,目前仍不能全面推广.中国常用的澄清(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内分泌十扰物质,这对接触人群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对生物种群也有一定的影响.生物处理方法未来有可能成为去除内分泌干扰物质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3.
阿特拉津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及其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特拉津是中国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目前已存在于某些地区的湖泊和地下水中,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饮用水源造成潜在威胁.介绍了阿特拉津的应用概况,综述了阿特拉津在水环境中的残留状况及其对生物的生理生化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阿特拉津对生物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蓄积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阿特拉津与其他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4.
Effects of physical/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ne particle (PM2.5) exposure, outdoor-to-indoor transport and air exchange rate (AER) were examined. The fraction of ambient PM2.5 found indoors (FINF) and the fraction to which people are exposed (α) modify personal exposure to ambient PM2.5. Because FINF, α, and AER are infrequently measured, some have used air conditioning (AC) as a modifier of ambient PM2.5 exposure. We found no single variable that was a good predictor of AER. About 50% and 40% of the variation in FINF and α, respectively, was explained by AER and other activity variables. AER alone explained 36% and 24% of the variations in FINF and α, respectively. Each other predictor, including Central AC Operation, accounted for less than 4% of the variation. Thi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ER measurements to predict FINF and α. Evidence presented suggests that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home ventilation features affect particle losses as well as AER, and the effects differ.Total personal exposures to PM2.5 mass/species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personal activity and microenvironmental methods, and compared to direct personal measurement. Outdoor concentration was the dominant predictor of (partial R2 = 30–70%) and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20–90%) indoor and personal exposures for PM2.5 mass and most species. Several activities had a dramatic impact on personal PM2.5 mass/species exposures for the few study participants exposed to or engaged in them, including smoking and woodworking. Incorporating person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outdoor PM2.5) improved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personal activity model for PM2.5 mass/species;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personal activities and indoor sources is neede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especially for Ca, K, OC). Adequate accounting for particle penetration and persistence indoors and for exposure to non-ambient sources could potentially increase the power of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linking health effects to particulate exposures.  相似文献   
985.
Cu2+、Zn2+对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2+和Zn2+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遇到的金属离子。在驯化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研究了金属离子Cu2+和Zn2+在0~100 mg/L浓度下对活性污泥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发现Cu2+>5 mg/L、Zn2+>30 mg/L时,对硝化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同样浓度的试验条件下Cu2+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比Zn2+大。Cu2+≤0.5 mg/L时对反硝化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TN的去除效果;Cu2+>0.5 mg/L时,对反硝化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TN去除率逐渐下降。Zn2+不影响反硝化过程,仅在大于30 mg/L时,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重金属Cu2+对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明显强于Zn2+。  相似文献   
986.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垃圾焚烧的需要,按垃圾组分低位热值重新进行了垃圾分类,检验了各组分的正态分布特性,得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垃圾组分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进行了垃圾含水率的线性相关性分析,认为垃圾含水率与厨余的相关性最大,降水量对含水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7.
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用于降解腈纶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1,10菲啰啉和铁Fe2+溶液配成络合物负载到D113树脂上作为可见光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对腈纶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考察了该负载型铁氮配合物催化剂处理腈纶废水的影响因素。由实验结果可知,该催化剂处理腈纶废水最佳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为400 mg/L,催化剂用量为5 g/L,最佳pH值范围为4~9,COD降解率可达68.7%,实现了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即常温、常压、宽pH范围进行反应,充分利用了可见光来处理难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988.
地下储液罐抗爆炸地冲击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液罐的抗震性能虽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其抗爆炸产生的地冲击作用的研究还十分罕见。本文通过建立流固耦合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爆炸地冲击作用下地下立式储液罐的动力特性,包括储液晃动波高、罐壁的应力和应变、底板的提离和浮放储液罐的"象足"变形产生原因及破坏机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储液罐在爆炸地冲击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有明显区别,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储液罐抗震验算方法不适用于爆炸地冲击荷载。  相似文献   
989.
上海市居民食物碳消费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居民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1980-2007年上海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粮食、畜禽肉、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但碳消费结构仍欠合理;②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受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的影响,食物碳消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③使用person乘积相关分析法得出食物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人均食物碳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模式和减轻食物消费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0.
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张勤  高亦飞  高娜  郭建素  王宝坤 《灾害学》2009,24(3):133-136
城镇社区是构成城镇的基本单元,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依托,也是城镇防灾减灾的基本单元.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是地震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社区地震应急能力、建设地震安全社区和促进城镇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