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648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1569篇
基础理论   336篇
污染及防治   396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52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宣娇  孙羽  刘明  郝书敏  杨涛  张磊  白金  韩蛟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330-4334
采用水热法、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CeO2催化材料,并将其用于湿式空气氧化苯酚水溶液过程中,探讨了CeO2形貌结构对催化湿式氧化苯酚水溶液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CeO2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O2催化材料表现出较好催化性能,主要原因是水热法合成的CeO2呈现交错的纳米棒状结构,主要暴露(220)晶面,且沿着(220)晶向生长.在反应温度为200℃、空气压力为2MPa、苯酚初始浓度500mg/L的条件下,最终(240min)COD的去除率为95.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沈阳市郊区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于2017年8月24日—9月2日采用2,4-二硝基苯肼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沈阳市郊区醛酮类化合物进行观测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部分有毒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比值法对醛酮类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日均值范围为23.16~38.38 μg/m3;质量浓度最高的4种醛酮类化合物依次是丙酮、甲醛、正丁醛和乙醛,其质量浓度日均值的平均值分别为8.71、5.90、5.48和2.95 μg/m3.对·OH消耗速率(LOH)贡献较大的醛酮类化合物物种是正丁醛、甲醛和乙醛,臭氧生成潜势贡献(OFP)较大的醛酮类化合物物种是甲醛、正丁醛和乙醛,在研究区影响醛酮类化合物光化学反应活性的物种主要是甲醛、乙醛和正丁醛.研究区观测期间,环境空气中甲醛和乙醛的致癌性风险值分别为1.18×10-5和5.91×10-6,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乙醛的非致癌风险值为0.05,对暴露人群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在研究区的一次臭氧轻度污染过程期间,环境空气中的甲醛和乙醛受天然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二次转化的影响减弱,甲醛、乙醛和丙酮受到炼焦工业和机动车等人为源排放的影响增强,而正丁醛主要受当地精细化工产业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沈阳市应加大对炼焦工业、精细化工和机动车来源排放醛酮类化合物的管制,以降低环境空气中活性醛酮类化合物及有毒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新型防腐涂层对直升机典型结构用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在热带海洋性气候环境下的防护性能,并与原防护涂层进行对比。方法通过测试涂层腐蚀后的形貌、光泽度、色差、电化学阻抗等,对比新/原涂层对直升机典型结构用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结果经过2年腐蚀后,新涂层表面无明显变化,而原涂层表面有轻微腐蚀,光泽度和色差下降较大。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暴露前后涂层结构无明显变化,涂层阻抗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原涂层阻抗下降更快。结论新涂层对直升机典型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有更好的防护性,更加适于海洋性环境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油气储罐在水压试验时的腐蚀行为特征。方法选用9Ni钢、Q235碳钢、304L不锈钢储罐用材料以及3.5%NaCl模拟海水溶液,采用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方法研究三种储罐用钢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特征,同时结合浸泡质量损失试验和微观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 9Ni钢、Q235碳钢、304L不锈钢稳定后的开路电位(vs.SCE)分别为-0.55、-0.64、-0.10m V,Rt值分别为2 792、1 765、125 100,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0.070 6、0.160 3、0.002 5 mm/a。微观腐蚀形貌显示,9Ni钢和Q235碳钢表面发生明显的腐蚀,而304L不锈钢只发生轻微的点蚀。结论在3.5%NaCl模拟海水溶液中,304L不锈钢最耐腐蚀,Q235碳钢最易腐蚀,9Ni钢居于两者之间。因此在9Ni钢和Q235碳钢储罐海水试压过程中需要采取临时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温条件下结构的高速碰撞试验技术。方法基于理论和试验方法,研究影响试样加热/保温、碰靶速度和姿态的关键因素,利用次口径发射技术和电炉技术实现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加速。采用间接方法测试试样碰靶时的温度,联合应用次口径发射技术和靶体,控制试样的碰靶姿态,并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其进行测试。通过薄壁圆柱筒的高温高速碰靶验证高温试验技术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加热、加速和姿态控制一体化的高温高速碰撞试验技术,获得了不同尺寸薄壁圆柱筒不同姿态碰靶时的高温冲击动力学响应。正碰时,撞击端镦粗,尾端收缩,尾端的凹陷大于碰撞端的变形;侧碰时,圆筒呈马鞍状;角碰时的变形为楔形。随着圆筒的强度和刚度的降低,圆筒的变形增加,整体发生坍塌,出现大量的皱褶。结论建立的试验技术切实有效,可以用于高温条件下结构高速碰撞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建筑活动是破坏环境资源、污染环境的主要活动之一,如何有效达到施工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有效防治施工环境污染,文中首先对典型施工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施工环境污染防治目标的动态控制流程,并从设置动态控制目标、重视主动控制、多方面釆取有效措施方面对目标的动态控制进行分析。通过对施工环境目标的动态控制分析,使动态控制原理在项目环境管理领域有效运用,降低了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1994 in Singapore on two occasions: once in June during the norm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later in October during a long haze period caused by the heavy forest fire in Indonesia. Filtration and impaction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simultaneously so that detailed elemental analysis of bulk as well as of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could be performed. Accelerator based nuclear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RBS) and Nuclear Microscopy (NM)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hese techniques are fast, truly multielemental and perfectly suited for routin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aerosol samples. Typically all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the following 24 elements: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Ti, V, Mn, Cr, Fe, Co, Ni, Cu, Zn, Ga, As, Br, Rb, Sr and Pb. Detection limits for bulk analysis were generally below ng/m3 and for single particle analysis absolute detectable mass was approximately 10-17 g. Additionally, trace elements such as Cd, Sn, Sb and Ba whose characteristic X-ray lines were normally "obscured" by the lines of other more abundant elements, were detected when analysing by nuclear microscope in single particle mode.Judging b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lead and sulphur which are good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component of air pollution the situation in Singapore is satisfactory. Pb was typically found in concentrations of 5 to 50 ng/m3 and sulphur in concentrations of 1 to 2 µg/m3. These concentrations are well below limits set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1500 ng/m3 and 40 µg/m3,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during the haze perio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elements like S, K, Ti, V, Mn, Ni, As and Pb were found to be 3 to 6 times higher than usu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文章在对国内重点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总结了国内污染源在线监测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引起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赤潮发生的机理、赤潮管理与减灾等方面论述了赤潮研究的现状 ,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