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40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7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为避免地铁车站火灾事故的发生,帮助地铁车站管理部门做好火灾风险评估工作,提出基于PCA-RBF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将降维后的主成分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训练RBF神经网络,并用检验样本测试训练效果;最后,输入待测样本数据得出火灾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实例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评估模型在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对类似项目火灾风险评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
蝉中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葫芦岛氯碱-有色冶金化工区蝉汞、膜翅汞及蝉蜕汞的含量,比较了蝉与其它昆虫汞含量的差异,探讨了汞在蝉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蝉汞含量很高,平均值为2.64 mg.kg-1,远高于对照点地区蝉汞含量(平均为1.00 mg.kg-1);蝉中汞的分布特征为蝉汞膜翅汞(平均为0.98 mg.kg-1)蝉蜕(平均为0.50 mg.kg-1);不同性别蝉体质量、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雌性蝉体质量(平均为1.11 g)显著高于雄性(平均为0.54 g);雌性蝉汞含量(平均为1.34 mg.kg-1)要显著低于雄性汞含量(平均为3.38 mg.kg-1);不同采样点中蝉汞含量差异明显,但是膜翅汞含量差异较小;蝉汞含量与土壤汞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蝉汞含量低于生命周期较长的蜻蜓汞含量,但是却远高于生命周期较短的其它昆虫,反映了环境汞污染在长生命周期昆虫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3.
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丹江口水库水位抬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问题是水位抬高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难题,存在政策法规、移民资金、安置措施、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制定可行的移民规划,确保移民的稳定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艰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源与污染总量日益增加、水质下降、支流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将困扰水库的运行与管理,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方位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4.
除草剂乙草胺的毒性及其内分泌干扰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对乙草胺的急性及其慢性毒性、内分泌干扰活性毒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乙草胺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快速、在线连续监测等优点,近年来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此技术的原理、相关概念、特点、进展、技术难点及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
王继军  李慧  苏鑫  杜娜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87-189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通过对吴起县、安塞县和宝塔区共建的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米脂县等3个典型区域所代表的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运算,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外力作用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基本揭示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互耦合这一本质规律,但现状耦合模式并未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效果较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对系统耦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4和0.16,农业产业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28,即农业资源没有很好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果不明显,存在着局部相悖的态势,潜伏了林草资源与其相关产业链网缺失现象。为此,需要强化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互动过程,特别要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促进林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使系统耦合效果的不断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
Proliferation of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frequently leads to operational failure for activate sludge systems.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could grow in compact granular structure with 5% sodium chloride in the substrat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xperiment, coccoid and rode-like bacteria predominated in the yellowish-brown granules, and later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granules were developed by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The filamentous granules exhibited low porosity and fas...  相似文献   
98.
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同时处理废气和废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李杰  鲁娜  吴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400-1404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依据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废气和废液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同时处理废液和废气的反应器,并对模拟废气甲苯和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对甲苯和染料废水分别单独处理和两者同时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苯在单独处理和同染料废水同时处理时都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两者同时处理时甲苯的降解效率可达88.6%.并且在甲苯降解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染料废水的同步降解,其中处理50 mg·L-1活性艳蓝60min时,降解率可达95.4%,每小时处理量为35.8 mg.通过同时处理甲苯和染料废水提高了反应器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
多频管中电流法通过计算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来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的状态,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丘陵山地的埋地输油气气管道,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有一定差距.通过研究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分布电容、管道分布电感在GDWFF处理软件中对防腐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尤其是管道分布电感是关键参数.为此,修正了多频管中电流法评价软件给出的管道分布电感推荐值,并采用现场开挖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评价结果更符合山地实际.  相似文献   
100.
长期施肥对棕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棕壤有机碳在0~60 cm土层的含量和储量特征以及土壤固碳速率.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氮磷肥有机肥配施(M_2NP)、氮肥有机肥配施(M_2N)、单施有机肥(M_2)、单施氮肥(N)、氮磷肥配施(NP)和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经过31年长期不同施肥,各处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储量的剖面分布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规律.本试验条件下M_2NP、M_2N、M_2、NP、N、CK处理的耕层有机碳富集系数分别为0.465、0.455、0.407、0.48_2、0.393、0.471,表明耕层土壤对有机碳的保持强度最强.在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M_2NP、M_2NM_2、NPNCK,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与试验前相比,CK处理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显著降低.各处理碳库管理指数(CPMI)表现为M_2NPM_2NM_2NNPCK.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固碳速率可知,与试验前相比,CK处理表现为碳的净释放,固碳速率达-401.4 kg·hm~(-_2)·a~(-1);固碳速率最高的为M_2NP,M_2N,分别达到489kg·hm~(-_2)·a~(-1)、440._2 kg·hm~(-_2)·a~(-1).综合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配施所产生交互效应更有利于棕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及固碳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