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研究在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调查基础上,利用国际前沿的理念—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 index,OHI)评价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指数的评估总分为61.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清洁水域,得分92.5分,其次为自然产品得分85.6分。海洋归属感和旅游休闲的得分也高于70分。但食物供给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得分不足60分,海岸防护、碳汇、海岸带生计与经济方面得分不足50分,传统渔民的捕捞机会的得分仅39.3分。上述结果说明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状况整体较差,特别在食物供给、生物多样性、海岸防护等得分不足60分的6个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2.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评价标准体系、仪器性能指标和其它等3方面对中国污染源水质在线监测比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质控样考核以标准品自身的不确定度为依据评判;考虑到实际水质的复杂性,实际水样比对相对误差统一设定为20%,同时取消低浓度质控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试验,引进新的实际水样考核指标,如标样加入试验、精密度试验等,让所有的实际水样考核数据都参与到最终的结果评估中.  相似文献   
163.
选取中国东北部某地级市地下水源地补给区,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水中所含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合气象、水文、地质、水质等资料,在地下水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水质预测模型,并校正模型.提出的建议对研究区地下水多为战略用水,多属风险防控区,其次是需加强地下水环境准入,以生态红线标准管理,以及加快落实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等污染防治责任.通过模型预测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地下水流及水质变化情况,为当地政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4.
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友  石林  柴妮 《环境化学》2011,30(3):698-702
采用生石厌与微波协同作用,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厂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投加生石灰,加入量为40 g·L-1时,污泥比阻由原来的4.72×1013m·kg-1降至1.9×1013m·kg-1,降低了约96%;单独使用微波调理污泥,在800W功率微波下辐射100s,可使污泥比阻由原来的4.72×101...  相似文献   
165.
多效唑对东魁杨梅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中、高剂量和不同施用频率的多效唑(paclobutrazol,代号PP333)处理对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实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无PP333施用记录、5年前施用后停用、连续5年施用300 mg·kgPP333和连续5年施用400 mg·k...  相似文献   
166.
香烟燃烧过程有害元素气固分配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烟燃烧过程中会有部分元素残留在灰相,另一部分元素随气相迁移进入大气和吸烟者呼吸道,本文借助稳定残留在烟灰中的元素K为桥梁,估算了三种品牌香烟中8个有害元素在香烟燃烧过程中随气相迁移和残留在灰相中的分配比例。Hg、Cd、As、Se是其中容易进入气相的元素,迁移比例为Hg89.40%、Cd73.92%、As67.12%、Se61.68%,Pb、Be、Ni、Cr则容易残留在烟灰中,迁移比例为Pb44.53%、Be23.90%、Ni19.60%、Cr19.56%。不同品牌的香烟中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迁移状况虽有不同,但元素总体表现一致。考虑元素在香烟中的赋存量和迁移进入气相的比例后,Pb、Cd是燃烧过程中释放量较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167.
基于改进蒙特卡罗方法的再生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进行单值点计算的确定性评价,为了解决再生水回用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的不确定性,利用Logistic混沌系统方法来产生可靠、简单、高效的随机数,进而改进传统蒙特卡罗方法中利用线性同余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以提高随机数输入的可靠性程度,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蒙特卡罗算法的再生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中的风险指标(As、Cd、Cr、Mn、Pb和Zn)为研究对象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各指标满足终生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概率分别为97.25%、93.48%、97.86%、98.69%、97.13%和96.38%,影响各指标进入人体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和终生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污染物浓度和胃肠吸收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水回用的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8.
Ni X  Meng J  Wu W  Ye J 《Die Naturwissenschaften》2007,94(3):237-241
Tertiary marsupial records are very scarce in Asia. A new peradectine marsupial, Junggaroperadectes burqinensis gen. et sp. nov.,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Oligocene Keziletuogayi Formation in the Burqin region, Xinjiang, China. This new species is based on a single right upper M2. The tooth possesses a straight centrocrista, a characteristic of peradectines. Its main cusps lean buccally, with the paracone being smaller and lower than the metacone. The conules and stylar cusps are weakly developed. These characters distinguish J. burqinensis from Euro-American Tertiary peradectines, but they also imply a clos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to Siamoperadectes and Sinoperadectes, two Asian Early Miocene peradectines.  相似文献   
169.
Coagulation followed by sedimentation, as a conventional technique in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 can be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exposures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to aquatic organisms and human beings, which has been rarely documen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of dispersant-stabilized CNT suspensions by poly aluminum chloride (PACl) and KAl(SO4)2. 12H2O (alum), with a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dispersant type, coagulant type and dosage. PACl performed better than alum in the removal of tannic acid-, humic acid-, and sod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stabilized CNTs, but worse for polyethylene glycol octylphenyl ether (TX100)-stabilized CNTs. Neither coagulant could effectively precipitate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stabilized CNTs. The removal by PACl first increased up to a plateau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continued increase of coagulant dosage. However, the removal rates leveled off but did not decrease after achieving their highest level with the continued addition of alum. The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of the CNT suspensions by PACl could be regulated mainly by the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charge neutralization, whereas the coagulation by alum mainly involved electrical double-layer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70.
海洋卡盾藻(香港株)溶血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涛  王锐  吴霓  江天久 《环境科学》2011,32(10):2920-2925
研究了海洋卡盾藻香港株(Chattonella marina,Hong Kong strain,CMHK)在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条件下的溶血活性特征.根据海洋卡盾藻的生长曲线,分别收集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的藻细胞进行溶血毒性的测定;采用不同营养元素结构的培养基对CMHK进行培养,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藻细胞进行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