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人工湿地中基质与植物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针对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采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现场实验开展了不同基质、不同植物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基质采用炉渣和沸石2种,在一个湿地池种植单一植物茭白,另一个湿地池种植鸢尾+菖蒲混合植物,同时构建了无植物的对照组湿地。研究表明:(1)在运行初期,沸石和炉渣2种基质对TN、TP的去除率差异为12.5%和12.6%,吸附饱和后,2种基质对TN和TP的去除率差异缩小为3.2%和6.1%,从长期运行来看,炉渣和沸石2种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率差异将减小;(2)茭白单一植物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与鸢尾+菖蒲混合植物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两者之间差异不大;(3)人工湿地种植植物后对TN、TP的去除率比无植物状态时分别高出13.6%和19.5%,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对污染物的去除发挥了重要作用;(4)在本试验条件下,茭白吸收所去除的氮数量为湿地氮总去除量的8.95%,茭白吸收去除磷的数量为湿地磷总去除量的20.16%,在人工湿地中,茭白吸收对磷的去除效率比对氮的去除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2.
In this study, an inexact fuzzy-robust two-stage programming (IFRTSP)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tackling multiple forms of uncertainties that can be expressed as discrete intervals,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s and/or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The model can reflect economic penalties of corrective measures against any infeasibilities arising due to a particular realization of system uncertainties. Moreover, the fuzzy decision space can be delimited into a more robust one with the uncertainties being specified through dimensional enlargement of the original fuzzy constraints. A management problem in terms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has been studi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eful solutions for planning the air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have been generated. They can help decision makers identify desired pollution-abatement strategy with minimized system cost and maximize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33.
水稻土中半胱氨酸分解产生含硫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结果表明,该土壤中有硫化氢(H2S),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三种气体释放.当土壤中加入半胱氨酸后,COS和H2S气体的浓度有了明显增加,并有CS2和CH3SH测出,而DMS的浓度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的分解可能是 COS,H2S,CS2和 CH3SH的产生源之一.在好氧(正常大气)条件下,H2S,COS,CS2和CH3SH的释放量低于厌氧(氮气氛围)条件下的释放量,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这表明水稻土中半胱氨酸分解产生 H2S,COS,CS2和 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产生这四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产生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在光照条件下,各含硫气体的释放量普遍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释放含硫气体的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含水率为50%且对土壤的pH值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4.
间歇式运行对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湖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中试规模人工湿地间歇式运行与连续式运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场试验采用0.8 m3/m2·d的水力负荷.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增强了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出水溶解氧(DO)含量为2.6~4.5 mg/L,较连续进水方式平均提高了51.06%.间歇式进水对TN和NH4 -N的去除影响较大,与连续进水方式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1.5%和30.5%;而对NO3-N、TP和CODMn的去除影响较小.采用间歇式运行TN的出水浓度较连续式运行稳定,受季节变化和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小,出水浓度<2 mg/L;而间歇式运行对TP和CODMn出水浓度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5.
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1993-2006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环保建设举措,系统地分析了南海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南海区大气质量总体呈现逐渐好转趋势,但酸雨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是由本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特征决定.文章还总结了区政府近年来为改善南海区大气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广东珠江三角洲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放射性核素在饱和浙江红粘土中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分层土柱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在浙江红粘土介质中的迁移规律.通过为期28d的饱和土柱动态吸附-解吸实验,测定了137Cs、85Sr、60Co、144Ce、155Eu和237Np 6种放射性核素在浙江红粘土样品中的垂直剖面浓度分布及其迁移速度.为便于根据实际场址的入渗水通量确定这些核素的滞留因子,进行了氚弥散实验,测定了土壤有效孔隙率和土壤中水运移速度.根据土柱装填密度、有效孔隙率和土壤中水运移速度,计算出上述核素在红粘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红粘土对137Cs、85Sr、60Co、144Ce、155Eu和237Np 6种核素均有较大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对137Cs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分别为2388ml·g-1和7732,对85Sr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分别为1432ml·g-1和4645.  相似文献   
137.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释放挥发性含硫气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土中含硫气体产生和释放的途径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测定了南京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 .从该淹水土壤中测出 3种含硫气体 ;羰基硫 (COS)、二甲基硫 (DMS)和少量硫化氢 (H2S)气体 .当土壤中加入甲硫氨酸后 ,DMS气体的释放量有了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大量甲硫醇 (CH3SH)和二甲基二硫 (DMDS)气体测出 .而 COS在好氧条件 (普通大气淹水 )下的释放量明显增加 ,在厌氧条件 (充氮淹水 )下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 ;只有 H2S的释放量几乎没变 .这些结果表明 ,甲硫氨酸的分解可能是 COS、DMS、CH3SH和 DMDS的产生源之一 ,且释放含硫气体的种类明显不同于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在好氧 (普通大气 )条件下 ,DMDS和 CH3SH的释放量低于厌氧情况 (充氮气 )下的释放量 ,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释放量 .这表明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产生 DMDS和 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 ,产生这 2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 .产生 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 .土壤 pH值和含水量及光照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均有影响 .各含硫气体在持水率 50%、普通大气、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  相似文献   
138.
世界废弃印刷电路板的机械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废弃物中废印刷电路板的处置 ,一直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根据废电路板中各种组分的结合方式 ,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材料的分离 ,是经济适用并与环境相协调的处理手段。本文介绍了废电路板再利用技术中采用的各种机械设备 ,并总结了国外机械处置方法的实践进展。  相似文献   
139.
膨润土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质土壤腐殖质含量低,影响了土壤肥力.文章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利用膨润土的吸附和粘结功能,研究了膨润土不同用量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在促进松结态腐殖质分解、加速紧结态腐殖质合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土壤系统的内稳性.施用膨润土促进了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中HA的积累,提高了HA/FA比.胡敏酸红外吸收光谱表明,膨润土能使其脂肪族物质增多、芳化度降低.膨润土具有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特性,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0.
浑河治理的成功为国内外其它同类河流的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而治理过程中分析得出的河流恶臭控制因子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文就河流恶臭控制因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