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34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938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沙尘源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出发,对2021年中国北方首次沙尘天气事件每日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沙尘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内异常增温,降水稀少的气候背景下致使大面积裸露松散的土壤含水量较低,为大范围,高强度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频繁活动的冷空气,是沙尘天气爆发的动力因子.沙尘在强风中沿东南方向向下游地区输送和扩散,中国西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地区和江南北部等地先后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迅速恶化,首要污染物为PM10.此外,沙尘气溶胶东移也波及朝鲜半岛,日本等下游地区.在输送过程中,内陆地区沙尘主要分布在1~6km,而下游地区的沙尘则集中分布在2km高度附近,粒径较大的沙尘出现在近地表的频率较高,较小的颗粒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中下层.  相似文献   
182.
黄婷  张山  苏明雪  李宁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7):3378-3384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探索不同热解温度(500~900)℃条件下所制备的污泥基生物炭结构变化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拉曼信号的荧光干扰与生物炭的理化特性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热解温度升高,拉曼漂移系数减小,这与污泥基生物炭挥发分含量、H/C和O/C比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漂移系数与挥发分含量和H/C的相关性指数分别是0.97和0.94,其变化规律可用来准确评估生物炭挥发分含量和H/C的变化.同时,生物炭在拉曼光谱中的特征峰强度比D/G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强,代表了污泥基生物炭无序化程度增加的过程.谷区域(V)与D峰强度比IV/ID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具有缺陷的稠合芳环结构的比例增加;另外,经分峰拟合后得到的ID1/IG1变化较小,而ID2/IG2呈增加趋势,证实了小分子侧链基团断裂形成的化合物部分沉积在炭表面,形成缺陷和非晶结构;IG1/IG2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了炭基材料键角有序与无序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拉曼光谱可用于表征污泥基生物炭的微观结构变化,反映其结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3.
谢培  孙宁  方源  王丽婧  李虹  乔飞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752-4757
采用EFDC模型计算2010~2018年三峡水库流域水龄.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水龄由上游库尾至下游库首愈来愈大,尤其坝前水龄高达100余天,湖泊属性增强,坝前支流受库区影响大,大坝调度对水龄影响较大,高水位运行期水龄将增长至2~4倍.基于水龄空间分布将三峡水库及其17条主要支流划分为河流型、河湖过渡型和湖泊型.水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表明,水龄与水位呈正相关,与流量呈负相关,泄水期变化速率较蓄水期明显,单位流量与水位内水龄变化幅度高达6~7d,变化区间介于30~100d之间.最后,提出基于水龄权重法的河湖过渡区总磷评价标准,该标准可揭示库区水体总磷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4.
Recentl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peroxodisulfate (LDH-PDS) as an advanced oxid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move organics by the pathway of free radical.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known if there is a potential risk regarding the formation of high toxic iodine byproducts through another pathway when LDH-PDS is used in high iodide waters at coastal areas.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henol degradation pathways and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to evaluate both removal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risk by LDH-PDS in high iodide wa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LDH-PDS system,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PDS, phenol degraded till below detection limit in 1 hr in the presence of iodide, while PDS and phenol were hardly degraded in the absence of iodide, indicating iodide accele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D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What is more, it reached the highest phenol removal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0 mg/L LDH, 0.1 mmol/L PDS and 1.0 mmol/L iodide. In LDH-PDS system, iodide was rapidly oxidized by the highly active interlayer PD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iodine including hypoiodic acid, iodine and triiodide instead of free radicals, which contributed rapid degradation of phenol. However, unfortunately toxic iodophenols were detected. Specifically, 2-iodophenol and 4-iodophenol were formed firstly, afterwards 2,4-diiodophenol and 2,6-diiodophenol were produced, and finally iodophenols and diiodophenols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2,4,6-Triiodophenol were produc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DH-PDS should avoid to use in high iodide waters to prevent toxic iodine byproduct formation although iodide can accelerate pheno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85.
为了解天津市采暖季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使用Xact-625重金属在线分析仪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对PM2.5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连续采样,分析10种重金属元素(Pb、 Cd、 Cr、 As、 Zn、 Mn、 Co、 Ni、 Cu和V)的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健康风险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天津市10种重金属元素的总浓度平均值为(261.56±241.74)ng·m-3,Cr[折算Cr(Ⅵ)]和As元素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年平均限值.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天津市主要受到来自西北部中距离气团(1号)、西北部长距离气团(2号)、西南部气团(3号)和东北部气团(4号)的影响.不同气团来向重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3号气团PM2.5浓度、10种重金属元素总浓度和5种重金属元素经呼吸途径暴露的终身致癌风险值之和均最高,2号气团10种重金属元素经呼吸途径暴露...  相似文献   
186.
吴一帆  许杨  唐洋博  贾宁  李玮  李翀  殷国栋 《环境科学》2023,44(3):1258-1266
研究区域CO2净排放,对“碳中和”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揭示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CO2净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社会发展与CO2净排放的脱钩效应,以期为差异化区域产业发展和碳减排路径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1999~2012年长江经济带CO2排放量上升了2 244.23×106 t,碳汇量在研究时间段增长了148.07×106 t;(2)长江经济带呈现“变绿”趋势,2013~2018年中高碳汇量区域(NPP>800 g·m-2,以C计)面积较1999~2012年上升了23.25%;(3)长江经济带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与CO2净排放脱钩效应较强,上、中和下游强脱钩城市占长江经济带强脱钩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2%、34%和54%.  相似文献   
187.
库岸岩质边坡底部受水的化学腐蚀及水位变化形成的干湿循环影响,其强度远低于一般岩体。泥灰岩作为一种强度较差的特殊岩体,更易受到地质、水文等因素的联合破坏。对三峡库区巫山段常见的泥灰岩进行化学溶液浸泡及干湿循环作用,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电镜扫描试验、数值模拟,并采用PSO-BP神经网络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泥灰岩在化学及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受力变形经历着裂纹起裂-扩展-延伸-破坏四个阶段,破坏时的裂纹扩展路径呈现多向发展的趋势;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黏聚力在酸性增强及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后都有明显下降,这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矿物组成有关,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热胀冷缩及化学作用下的腐蚀,加剧了泥灰岩内部裂隙扩展、孔隙增大;PSO-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预测泥灰岩抗剪强度参数在不同pH值、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值,误差较小,可将该方法运用到类似案例分析中。  相似文献   
188.
主要结合多年民航系统设备设施的雷电防护建设实践,在符合国家和民航局相关规定、技术规范的前提下,理论结合实际说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雷电防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9.
针对耒阳电厂用煤特点 ,在探讨除尘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现场对运行和检修的具体要求 ,提出了翻车机室通风除尘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0.
在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双重约束下。清洁生产成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清洁生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一是促进我国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了我国清洁生产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2005年12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做了重点说明,提出了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