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9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安全科学   483篇
废物处理   392篇
环保管理   635篇
综合类   2787篇
基础理论   1535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132篇
评价与监测   490篇
社会与环境   439篇
灾害及防治   17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7篇
  1975年   21篇
  1974年   16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01.
Recycling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as diluted H2SO4 after contaminants contained being removed was previously proposed, however, Cl(-I), a kind of contaminant contained in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is difficult to remove, which severely degrades the quality of recycled H2SO4. In this study, the removal of Cl(-I) using PbO2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volved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l(-I) reached 93.38% at 50℃ when PbO2/Cl(-I) mole ratio reached 2:1.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action products shows that Cl(-I) was oxidized to Cl2, and PbO2 was reduced to PbSO4. Cl2 was absorbed by NaOH to form NaClO, which was use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PbO2 from the generated PbSO4. Cl(-I) was removed through two pathways, i.e., surface oxidation and •OH radical oxidation. •OH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of PbO2 and O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 removal. The regenerated PbO2 had excellent performance to remove Cl(-I) after six-time regeneration. This study provided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n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Cl(-I) by the oxid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802.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是当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題,开发适宜性评价关乎其开发保护格局的优化。本研究以福建平潭大屿岛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评估海岛开发前(2014年)和开发后(2019年)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现状开发区域占2014年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适宜开发区的43.8%,反映现有开发空间格局尚待优化;对比开发前后,适宜开发位置基本不变,但部分开发前的不适宜开发地区转为开发后的限制开发区,说明2019年以后开发潜力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大屿岛的空间用途管制以及我国类似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3.
刘欣宇  卢江  孟璇  刘铮  宋鹏  李季  田光明 《环境科学》2023,44(8):4647-4654
收集整理1992年1月至2022年5月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并整合了其中农田土壤有机碳的资料.采用归一化处理和变化速率的分析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并比较3种耕作模式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差异,判断分析试验持续年限长短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我国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肥磷肥配施(NP)、无机氮磷钾肥配施(NPK)、单独施用有机肥(O)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处理均能增加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其中以NPKO处理为最大,而单独施用无机氮肥(N)则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旱田、水田和水旱轮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22、 0.24和0.16g·(kg·a)-1,3种耕作模式在土壤固碳效果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O和NPKO处理下所带来的有机碳相对快速增加效应在旱田土壤中的持续年限最高不超过28 a,而在水田及水旱轮作土壤中依然可以持续到28 a以上.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速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平均有机...  相似文献   
804.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PM) was collected at three sampling sites in Beijing, China, from February to June 1998. The concentr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and cobalt (Co), zinc (Zn), copper (Cu), cadmium (Cd) and lead (Pb) in the APM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Beijing, China, were compared to that obtained in Delft, the Netherlands, in 1997. The influence of coal combustion was consider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APM,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E and Co, Zn, Cd, Pb in the APM in Beijing, China,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Delft, the Netherlands. From the ratios of La to Ce, and La to Sm, which may be used as tracers for the origin of the RE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igins of REE in China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805.
Location and migration of cations in Cu(2+)-adsorbed montmorillonite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ocations of Cu2+ ion in Cu(2+)-adsorbed montmorillonite have been studi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supplemen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In the EPR spectra of Cu(2+)-adsorbed montmorillonite, thre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Cu2+ ion, have been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Some Cu2+ ions seemed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interlayer metal cations and some entered into the hexagonal cavities. A small fraction of Cu2+ ions penetrated into the octahedral vacancies. There were two way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2+ ion by montmorillonite--exchangeable and specific. On heating, the hydrated Cu2+ ion in the interlayer loses the coordinating water and then enters into the hexagonal cavities. When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further increased, dehydroxylation occurs, which facilitates Cu2+ ion in the hexagonal cavities to penetrate into the octahedral vacancies.  相似文献   
806.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的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Malmquist碳生产率指数,用以考察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通过该指数的分解,碳排放绩效的变化被分解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变化效应和配置效率效应,从而揭示了提升碳排放绩效的三个重要途径,即技术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改善。应用上述分析框架,论文分析了1997-2012年期间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及主要来源。结果显示,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研究期间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绩效总体上增长较快,碳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8%;碳排放绩效增长的主要来源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起到了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碳排放绩效增长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增长相对较缓。而且这种地区差异还有扩大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地区,而技术效率下降的速度快于东部地区。论文还实证检验了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了控制变量的空间交互作用,采用了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化程度、能源自给率对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外贸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国有化程度、人力资本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外贸开放度、能源自给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论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7.
张建华  殷鹏  张雷  尹洪斌 《环境科学》2023,44(2):828-838
底泥疏浚对湖泊内源削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以太湖疏浚区为对象,估算了近十余年疏浚对内源负荷的削减量,并评估了太湖北部竺山湖和梅梁湖的底泥疏浚效果.结果表明,太湖累计疏浚的4 200万m3底泥,共计清除了底泥中氮约6.26万t,总磷约1.83万t,有机质约117万t,相当于清除了蓄积于底泥中二十余年的外源污染物输入量.对于外源控制较好的梅梁湖,底泥疏浚后5 a内水质改善明显,随后出现反弹,但仍有效削减了表层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相反,对于外源输入仍较大的竺山湖,疏浚十余年后,底泥内源又回复到浚前水平.对竺山湖疏浚区开展了长达6 a的底栖生物群落跟踪评估,发现疏浚初期对底栖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浚后2 a,底栖生物密度与生物量等指标已接近浚前水平. 6 a后,疏浚区与未疏浚区的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已无差别.结果也表明,底泥疏浚对湖体内源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疏浚效果维持程度与外源输入强度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来看,疏浚区底栖生物群落依靠自恢复能力可达到浚前水平,疏浚不会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08.
特殊的水文节律导致鄱阳湖形成面积较大的周期性环湖消落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极易在消落带中发生沉积,选择鄱阳湖典型河口型消落带,沿湖向按照不同植被类型设置采样断面,采集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样品(不同组织),分析不同时空下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Cr、 Ni、 Cu、 Zn、 As、 Cd、 Sb和Pb)的含量特征及富集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换特征,揭示鄱阳湖典型消落带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迁移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沿湖向表现为明显的分布规律,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即季节性淹水带土壤/沉积物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地带,Cu、 Pb和Sb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较高,其中Cu和Sb为显著富集(EF>5);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季节性淹水带总体处于轻度生态危害水平(70≤RI<140),显著高于淹水带和未淹水带.消落带沿湖向带状分布的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表现为显著的季节差异,生长季(4月)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含量水平,重金属不同介质和组织的分配大体遵循基质>根...  相似文献   
809.
复合污染条件下人为源VOCs的SOA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细颗粒物(PM2.5)仍是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PM2.5的贡献日益凸显.因此,深入认识复合污染条件下SOA生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进一步降低PM2.5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室模拟是深入认识SOA生成机制的关键途径,也是模式模拟参数化方案的可靠来源之一.主要综述了我国多污染物共存条件下典型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SOA生成研究进展,包括汽油蒸气VOCs、生物质燃烧VOCs和含氧VOCs形成SOA过程中,前体物浓度、芳香烃含量、无机气体、种子气溶胶和相对湿度(RH)等不同因素对SOA生成的影响;阐述了实际大气VOCs的SOA生成潜势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目前在SOA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10.
伍港繁  周航  唐棋  辜娇峰  曾鹏  廖柏寒 《环境科学》2022,43(12):5761-5768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因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和生物量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有机肥、复合肥和追施氮肥)联合施用强化象草修复重度Cd污染农田的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肥料调控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根际土壤总Cd含量较修复前降低了8.3%~23.3%,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了11.7%~34.6%;②不同肥料调控处理显著促进了象草生长和对Cd的吸收累积,象草地上部生物量增加29.2%~368.2%,象草Cd总累积量增加了37.8%~283.9%,其中有机肥+复合肥+追施氮肥处理(F3N)象草Cd总累积量达到了145.48 g·hm-2;③不同肥料联合对提高象草Cd累积量的效果为:有机肥+复合肥+追施氮肥>有机肥+复合肥>单一复合肥.因此,在重度Cd污染农田植物修复中,肥料调控可以强化象草对土壤中Cd的富集移除效果,进而加快对污染农田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