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能够驱动基因在特定的时期和部位表达,克服组成型启动子启动的外源基因在受体植物中非特异、持续、高效表达所造成的浪费,是基因工程技术最重要元件之一.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了幼穗分化特异表达基因RFL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 001 bp的启动子序列,命名为pRFL.生物信息分析显示,该片段含有36个转录起始核心启动子元件TATA-box和多个启动子增强子区顺式作用元件CAAT-box,以及多个光反应调控元件和植物激素响应元件等.将其与GUS基因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水稻"日本晴",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显示,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茎均无GUS显色,花序及发育中的小花有较强表达;荧光定量PCR测定幼穗GUS基因转录活性,显示pRFL驱动的GUS基因表达量比actin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表达量高2.9倍.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pRFL为幼穗分化特异性启动子.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改性制备核桃壳对石油烃吸附程度,以化学改性制备核桃壳为吸附剂,考察了溶液p H值、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核桃壳吸附石油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p H为7.0,0.2 g改性核桃壳吸附处理100 m L浓度为60 mg/L的柴油溶液,80 min后吸附量最大,可达到12.57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达到0.9999。在3种温度(298,308,318 K)条件下的吸附等温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通过热力学计算证实,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的过程,一定程度上的升温有助于石油烃的吸附。  相似文献   
53.
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志民  安霞 《环境工程》2013,31(4):102-104
把生态理论引入太钢,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产品、废弃物等全部视为钢铁生态链中的一个物种,通过循环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全流程的清洁、高效和企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4.
分别以五氧化二钒为钒源、双氧水为溶剂和以偏钒酸铵为钒源、稀硫酸为溶剂,通过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五氧化二钒纳米带和纳米板。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产物均为正交的五氧化二钒晶型,纳米带宽度100~300 nm,厚度约100 nm左右,纳米板形状规则,分布较为均匀,厚度在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55.
将适应性环境管理的模式应用于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对生态环境保障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任务逐项跟踪管理,定期评估各部门绩效,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工作方案和阶段性目标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环境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经过六个月的实践应用,大运赛事期间深圳市生态环境保障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6.
假单胞菌N7的萘降解特性及其降解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HPLC和UV分析技术,以萘为代表性多环芳烃污染物,研究了假单胞菌N7对水中萘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营养盐、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使萘的降解率提高23.65%;溶解氧高于4.3 mg/L时萘降解率达95.66%并趋于稳定;随萘浓度增加降解率逐渐下降;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降解效果较好,萘降解率均在82.88%以上.在30℃、转速为165 r/min的摇床中处理pH7.5、萘浓度为100 mg/L的水样72 h,其最大降解率为95.66%.通过检测菌株N7处理含不同底物水样时其吸光度、pH和底物的变化情况,证实菌株N7亦能降解甲苯、二甲苯、苯酚、2,4-二硝基苯酚、苯甲酸、1-萘酚和水杨酸,并以其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繁殖,表明该菌株能适应环境中芳烃类物质种类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降解多样性.经UV-Vis和GC-MS分析各降解阶段的中间产物,初步确定了该菌对萘的降解途径:一条是邻苯二甲酸途径;另一条是水杨酸途径,萘先被氧化为1,2-二羟基萘,再开环生成水杨酸、邻苯二酚和2-羟基粘康酸半醛,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TCA).  相似文献   
57.
Several global corporations have been severely criticized by different lobbying groups for the impact of their operation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n the local communities. Because corporate operations cannot be studied in isolation but rather as a part of a large network often referred to as a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link between supply ch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country level. In particular, the linkage between supply chain strength,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the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in a country, and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amel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s assessed. Using archival data fro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2005) and the 2005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a statistical assessment of the linkage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pply chain strength is positively linked to all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微塑料生物膜的群体感应效应,利用液液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微塑料上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膜分泌的11种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优化后的前处理方法采用酸化的乙酸乙酯(0.01%冰乙酸,V/V)对微塑料生物膜样品中AHLs类信号分子进行萃取,萃取方式采用冰浴超...  相似文献   
59.
清代江浙沿海台风影响时间特征重建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威  王美苏  满志敏 《灾害学》2011,26(1):123-127
根据清代-民国的历史文献,在判定台风现象记录的基础上,建立了1644-1911年苏、沪、浙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天数Td序列,显示研究区在此期间内年均有2d左右受台风影响;19世纪中期之后,台风影响时间有所延长,指征了该地台风活动趋于活跃的现象。小波分析显示1640-1690年代和1800-1830年代,Td变化分别存在4~8a和6~8a的准周期现象,但其他时段周期性规律很不显著。MTC与ATC之间缺乏年际和年代际的对应关系可能是导致本研究Td分布无明显规律的重要原因。台风影响陆地时间与全球冷暖变化并不完全对应,仅发现17世纪早期的增暖与Td值放大在时间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0.
以沉淀-回流方法于磷酸银(Ag3PO4)中掺杂氮化碳(g-C3N4)制备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图(XRD)等手段对合成催化剂的形态特征、晶型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以碘帕醇(IPM)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改变催化剂的使用条件考察了氙灯光照下催化剂对水溶液中含碘类造影剂(ICM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且分析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可能的污染物降解途径以及转化产物.结果表明,合成后的催化剂结构稳定,相对于使用单一催化剂(Ag3PO4或g-C3N4)条件下,复合催化剂对ICMs的光降解性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条件优化后,确定Ag3PO4与g-C3N4的质量比例为0.15∶0.1时降解效果最佳,但不可超过0.2∶0.1,且降解性能与催化剂的投加浓度呈正相关,浓度在0.7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